世事政情

FOCUS
05/10/2021

【FOCUS】拜登政府首提「持久的共存」 對華政策勢更務實

#貿易協議 #產業補貼 #戴琪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有關「額外採購2000億美元」限期屆滿僅餘4個月之際,上任逾9個月的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周一(4日)就美中貿易政策願景發表演講,明言「中國未能全面履行」協議內容,強調必須制定新路線(new course)來改變雙邊貿易互動的軌跡。值得留意的是,其將中美關係描述為「Durableco existence(持久的共存)」,是拜登政府首次。

 

完成擴大採購2千億美元幾不可能

 

  時間飛逝,中美去年1月在白宮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快屆兩年之期,備受關注的有關「在2017年基數上,擴大自美採購和進口產品和服務不少於2000億美元」的承諾,到底進展如何?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周一(4日)就美中貿易政策願景發表演講,明言「中國未能全面履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內容。

 

  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數據,截至8月,中國已完成的採購量為1646億美元,落後目標進度逾千億美元;換言之,若要達到協議目標,9至12月的總採購量需達至少1876億美元,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儘管戴琪無提及到底哪些層面「未能全面履行」的細節,但其重點並不在採購金額,而是以大量篇幅回顧過去幾十年美中貿易關係的演變,列舉中國向鋼鐵、光伏、半導體等行業投入大量資金,「強化了世界經濟中的零和狀態」。

 

就應對北京「國家中心體制」尋新路線

 

  顯而易見,跟特朗普將「our great farmer(偉大的農民)」、「decoupling(脫勾)」掛在嘴邊相比,戴琪一方面表示,拜登政府不謀求激化與中國的貿易緊張關系,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停止相互貿易並不現實;另一方面又斷言,「愈來愈清楚的是,中國的計劃不包括有意義的改革,以解決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共同關注的問題」,矛頭直指中國以國家為中心的經濟體制。

 

  但她明確,不會就中國的國家補貼和其他結構性問題尋求第二階段談判,而是強調美國需「探索開發新工具,制定新路線」。在找到新工具、新路線之前,拜登政府在亞洲地緣戰略布局的之外,似乎有意就對華經貿議題伸出橄欖枝,並專注國內如基建、創新、製造業等政策實施。

 

  在「持久的共存」的大背景下,中美繼孟晚舟事件塵埃落定之後,再以雙邊貿易為突破口打破過去一年多僵局,例如開始針對性的關稅排除流程,恢復高層建設性接觸或指日可待。

 

27/05/2021

【FOCUS】劉鶴戴琪首度通話 後續談判恐一波三折

#戴琪 #貿易協議 #結構性改革

  白宮易主,中美去年1月簽署的首階段貿易協議何去何從?就在周四(27日),拜登新任命的貿易代表戴琪與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首度通話,從雙方各自發布的簡短聲明看,「撤回關稅」議題恐仍是鐵板一塊。而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估算,截至4月,中國購買美國商品為目標金額645億美元的73%。

 

雙方認交流坦誠,未提關稅

 

  特朗普口中「任何人見過的最大協議」生效一年有餘,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最新攀升至單月逾280億美元水平,拜登任內將何去何從?就在周四,中美貿易官員終於迎來首次交流。

 

拜登新任命的貿易代表戴琪與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周四首度通話。

  

  中國商務部公告,「雙方本著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態度,進行了坦誠、務實、建設性的交流。雙方認為發展雙邊貿易非常重要,並就彼此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同意繼續保持溝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的公告則稱,「雙方討論了美中貿易關係的重要性。在坦誠的交流中,戴琪闡述了拜登政府以工人為中心的貿易政策的指導原則,以及她正在進行的美中貿易關係檢視,並提出一些關注。」不過,就是否取消關稅皆語焉不詳。

 

料重點施加結構性改革壓力

 

  據首階段協議,美國仍維持對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25%關稅。不過穆迪及美國稅務基金會的報告就指,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九成以上費用,實際由美國進口商承擔,額外成本或高達800億美元。鑒於此,貿易數據監測顯示,美企就部分傳統商品已轉而向亞洲其他國家尋求供貨,例如,去年越南對美家俱出口按年大增31%,總值超越中國。

 

  既然關稅無收窄對華逆差,也未實現「製造業回歸」,何解拜登政府仍似打定主意延續此「損人不利己」的前朝政策?按戴琪的說法,關稅讓美方在談判中增加了「槓桿力」。那麼,她在跟鶴叔交流時提出的「關注」具體何指?分析認為,未來談判議程的重點,已不再是美中之間的逆差,而是對北京承諾的結構性改革施加壓力。

 

  中美貿易官員後續談判會否重演特朗普時代的一波三折、乃至步步驚心?看看拜登最新要求美情報界「加倍努力」,在90天後報告就新冠起源的「更加接近一個明確結論的信息」,以及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宣稱「跟中國接觸的時代已結束,美中將進入激烈競爭期」,前景不容樂觀。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