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新秩序

智城物語
16/12/2022

ChatGPT爆紅!AI問答解惑、寫論文、寫程式統統辦得到!有望取代Google搜尋霸主地位?

#Smart Living #ChatGPT #AI #人工智能 #智能聊天機械人 #OpenAI #打工仔 #Google #LaMDA

  人工智能(AI)取締人類,是不少科幻電影的情節。近日,OpenAI 推出新一代智能聊天機械人「ChatGPT」,能以貼近一般人的對話方式回應用戶提問,展現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超凡解惑能力;甚至乎要求它寫詩、寫論文、或寫程式,都可以一一辦到,看來文字工作者與編程人員的飯碗可能也要不保了。更有人認為,ChatGPT有可能會取代Google搜尋引擎。如此厲害的AI聊天系統是否毫無破綻呢?日後如要獲利,可以有甚麼商業模式呢?

 

基於當今最大語言處理模型

 

  ChatGPT是AI 研究實驗室OpenAI基於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模型「GPT-3.5」開發而成。GPT-3.5是當今最大的語言處理模型之一,坐擁1,750億個參數,內容大部分來自互聯網,包括數十萬條維基百科條目、社交媒體貼文、以及網上新聞。

 

OpenAI是美國一間AI研究實驗室,由非營利的OpenAI Inc.與營利的OpenAI LP所組成。它的目標是通過與其他機構和研究者的自由合作,向公眾開放AI專利和研究成果。目前已推出的產品除ChatGPT外,還有AI產圖工具DALL·E 2。(圖片來源:OpenAI官網)

 

  OpenAI採用「人類回饋增強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方式來訓練ChatGPT:人類訓練者同時扮演著用戶和ChatGPT的角色,創造一定數量的對話數據,讓AI認識到對話的基本策略。

 

  人類訓練者會對AI生成的不同語句作評分排名,藉此告訴AI回答內容的質素高低。這些正面與負面回饋可以讓AI改善產出內容,並更新其回答提問的策略,逐步作出改進。ChatGPT透過學習大量對話和文本數據,得以理解文字的含義,進而判斷上文下理來生成相應的對話;而且它又可以記住用戶先前的對話內容,作出跟進回應,讓表現更為人性。

 

ChatGPT透過由人類提供回饋的增強學習訓練而成。AI可以在不斷的試錯當中,藉著每次挑戰所獲得的正向與負向回饋,找到能夠通關的策略。(圖片來源:OpenAI官網)

 

相關文章︰

AIGC成科技界新寵!Stability AI、Jasper淡市中獲巨額融資!AI產圖技術到底有何商機?

 

下一頁︰吟詩作對編寫程式瓣瓣掂

 

加入道德原則拒絕不當請求

 

  更重要的是,OpenAI為AI模型加入注重道德倫理的原則,只要用戶輸入文字隱藏一點惡意,或含有暴力、歧視、犯罪等意圖,一律拒絕提供有效答案,只會給出標準回應,並試圖轉移話題,例如:「對不起,我只是一個無辜的語言模型,提供這種資訊有悖我的編程語言和設定目標。我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準確有用的資訊。如果你有其他問題,我樂意提供幫助。」

 

  現時用戶只要註冊OpenAI帳戶,即可免費與ChatGPT互動。它能夠支援多國語言,甚至中文也能理解。ChatGPT自2022年11月30日開放公眾,一個星期內已吸引逾100萬用戶使用。

 

  事實上,不少網民為挑戰ChatGPT的解惑能力,不惜絞盡腦汁,提出各式各樣的難題。譬如有連登網民發問了以下相當具體的專業性問題:「How to use STAR method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what is the most challenging technical problem you have solved?」然後,ChatGPT真的按照「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結構作出詳盡回答。

 

有連登網民要求ChatGPT以「STAR」方式回答問題,AI可以完全理解其要求,並按照「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四層式結構生成回應文章。(圖片來源:連登討論區)

 

吟詩作對編寫程式瓣瓣皆精

 

  最叫人驚喜的是,ChatGPT的中文理解能力,除較正路的問題如「有沒有外星人?」、「如何將大象放入冰箱?」外,無厘頭式提問如「點解你講完=無講?」,AI都懂得回應;甚至有連登網民要求寫「廢話」,它也竟然明白甚麼是「廢話」,並照辦如儀。

 

有連登網民提出一些刁鑽的中文問題如:「有沒有外星人?」、「點解你講完=無講?」、「如何將大象放入冰箱」等,ChatGPT都回答得頭頭是道。(圖片來源:連登討論區)

 

  外國資訊科技網站Slashdot要求ChatGPT用比特幣(Bitcoin)為題,以莎士比亞風格來寫詩:「Write a poem about why bitcoin so important in the style of Shakespeare.」結果ChatGPT創作出來的詩既有對仗,又講求工整。

 

科技資訊網站Slashdot要求ChatGPT以莎士比亞風格賦詩來讚頌Bitcoin,同樣難不倒它。(圖片來源:Twitter@Slashdot帳戶)

 

  又有網民提出有關Python的編程問題:「How to sort a list of dicts in Python?」跟著ChatGPT就逐步演示Python的語法句式,並附加簡單說明。最終贏得該名網民大讚:「以後d programming問題可以直接問ChatGPT, 唔洗問google。」

 

編程人員通常透過Google與StackOverflow技術資訊網站,尋找現成程式碼,再修改套用,但卻要耗費不少時間。ChatGPT的出現,有助編程人員減省搜尋程式碼所需的時間。(圖片來源:連登討論區)

 

  當大家遇到問題時,通過Google搜尋答案,只會看到一連串可供點選的網頁清單,然後用戶要自行從網頁清單中找出合適的內容;如改向ChatGPT提問,AI能夠依據自身彙整網頁內容,直接生成單一答案,還能結合前後文意,進行多輪解說,確是方便得多。因此,有不少論者認為,ChatGPT將會成為Google搜尋引擎的最大潛在威脅。

 

相關文章︰

AIGC成科技界新寵!Stability AI、Jasper淡市中獲巨額融資!AI產圖技術到底有何商機?

輸入文字生成大師級作品!AI製圖工具掀新熱潮,背後卻隱藏種族性別歧視、版權問題?

 

下一頁︰ChatGPT可以取代Google?

 

ChatGPT可以取代Google?

 

  Google母公司 Alphabet執行長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公司內部員工會議上表示,該公司也擁有類似ChatGPT的AI聊天技術,但如果AI在解答時給出錯誤答案,將會對用戶造成極大損失,所以當下人們更相信從Google搜尋引擎找到的答案。

 

  Google AI部門負責人傑夫·迪恩(Jeff Dean)警告稱,假如Google倉促推出AI聊天系統,可能會損害公司聲譽。他指出,對於類似搜尋的智能聊天服務,資料真實性非常重要,惟現時AI模型仍未成熟,如果它對某事物不是很確定,可能會自行編造一些東西,當作答案提交給用戶。

 

Google也有一個類似ChatGPT的AI智能聊天系統「LaMDA」,能夠對提問作出總結性回答。其實Google內部也認為這種回答模式會是搜尋的未來,但公司高層擔心可能會對公司聲譽造成損害,因此未敢貿然推出。(圖片來源:Google官方網誌)

 

  事實上,有不少用戶發現,ChatGPT有時會一本正經地提供錯誤答案。OpenAI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坦承,目前ChatGPT只是一個技術預覽版本,仍有一定局限性,建議用戶應仔細審閱它的回應,更直言在任何重要事情上依賴ChatGPT的回答都是不當的。

 

ChatGPT顯然不曉得「溝女」的意思,於是胡亂拼湊一個答案作回應,讓人啼笑皆非。(圖片來源:連登討論區)

 

  相比起搜尋引擎,用戶可以從多個資料來源作出交叉對比,足以區分資料真偽,故此在資料真實性上還是可靠得多。

 

  美國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就ChatGPT會否對Google構成威脅發表了研究報告。首席分析師布萊恩·諾瓦克(Brian Nowak)指出,未來AI語言模型可能會蠶食搜尋引擎的部分市場份額,並損害Google作為互聯網門戶的地位。但摩根士丹利依然對Google的市場優勢充滿信心,因為該公司除不斷改進其搜尋功能外,還積極研發類似ChatGPT的AI聊天系統「LaMDA」。

 

下一頁︰AI回答似是而非、含有錯誤

 

AI回答似是而非、含有錯誤

 

  如今AI聊天技術尚未成熟,OpenAI亦毫不避諱地列舉ChatGPT的不足之處。有時候,它會提供看起來像是真,惟卻是完全荒謬的答案。這可能因為AI在增強學習時缺乏某些事實來源資料,或者監督訓練時被人為誤導;此外,訓練模型過度謹慎,以致它有時過於保守,反而拒絕回答可能正確的答案。

 

  ChatGPT的回應有時會過於冗長或不停重複某些詞語,這可能出於訓練資料偏差。人類訓練者通常喜歡由完整句子組成的全面回答,加上語言模型過度優化,致使ChatGPT傾向重複語句。

 

  當用戶提出模稜兩可的問題時,ChatGPT傾向猜測用戶意圖,但有時估錯了,便會給出錯誤答案。較理想的做法是,用戶提問意思不明時,AI 模型應向發問者提出疑問,以釐清問題。

 

  縱使OpenAI為ChatGPT加入道德原則,讓它能夠拒絕不當請求,但有時仍會給出含有偏見或失實的有害答案。於是OpenAI在ChatGPT介面上加入審核舉報功能,一旦用戶發現有不當回答,即可舉報;任何有價值的舉報都有機會獲得OpenAI API積分(價值500美元,約3,900港元)。

 

日後ChatGPT或要收費使用

 

  現時ChatGPT每次AI對話的平均成本只有幾美分,看似是非常划算。不過,當有網民問及,ChatGPT 是否永久免費使用時,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回應指,由於整體運算成本過於龐大,所以未來不得不在某個時間點以某種方式收費。

 

  可是,ChatGPT真的有可能收費嗎?市場上已有免費的Google搜尋引擎供大家尋找答案,估計大部分人都未必願意付費使用AI問答服務。正如不少初創科技項目要實現商業化,唯有繼續免費提供服務,務求盡量擴大用戶基數,跟著推出需收費的高階功能版本,希望用戶群中有一小撮人願意付費使用。

 

  這項可吸引用戶付費的增值服務,可以是專精於某個知識領域的AI問答服務,譬如就生物科技的提問,能夠提供博士級論文水準的回應,相信會有不少生技醫藥廠都會樂意付費採用喔!

 

31/05/2024

iOS 18 | WWDC 2024最強預告:iOS 18將整合ChatGPT?Apple與OpenAI聯手掀iPhone智能變革?

#Smart Living #蘋果 #WWDC #OpenAI #IOS #開發者大會 #智慧生活 #Apple #AI #生成式AI

  每年6月舉行的Apple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一直都是行禮如儀:發布新版《iOS》作業系統,介紹有甚麼小修小補的新功能就完事。但有分析師認為,WWDC 2024將是蘋果過去十年來最重要的一場盛會,預計屆時會宣布與OpenAI的合作關係,並發表整合ChatGPT功能的《iOS 18》,有望讓Phone 16迎來超級銷售週期,令公司市值有望在2025年突破4兆美元大關。到底蘋果AI將會為大家帶來甚麼驚喜呢?

 

AI助你自製獨一無二表情符號

 

  今屆WWDC開發者大會將於2024年6月10日登場,預計將宣布Apple已跟OpenAI結盟,攜手為iPhone帶來生成式AI功能。屆時蘋果會端出一套代號為「Project Greymatter」的AI工具,預計將整合到《Safari》、《照片》、《備忘錄》等核心App上,提供不同的生成式AI功能。

 

WWDC 2024將於美國時間6月10日至14日舉行,最受注目的蘋果AI發表會預計在香港時間6月11日凌晨一點以網上方式登場。(圖片來源:Apple官網)

 

  綜合網上消息,蘋果AI新功能包括:語音備忘錄轉錄、電郵或短訊的建議回覆、強化版的《Safari》網上搜尋、更快更準確的Spotlight機內搜尋。另一亮點功能是生成式表情符號(emoji),系統根據正在發送的短訊內容,可讓用戶即時自製獨一無二的表情符號。

 

  還有一項值得期待的新功能是智能回顧,可為用戶提供他們錯過的通知或短訊摘要,以至網頁文章、新聞報道、筆記、文件、以及其他形式媒體內容的摘要。此外,蘋果開發者工具《Xcode》亦會獲得AI優化。

 

AI強化Siri能夠理解上文下理

 

  更重要的是,Apple將運用生成式AI來重塑iPhone語音助理Siri,為用戶帶來更自然流暢的對話體驗。2023年初,蘋果軟件工程資深副總裁克雷格·費德里吉(Craig Federighi)、AI策略資深副總裁約翰‧詹南德雷亞(John Giannandrea)試用了ChatGPT數星期後,深刻體會到Siri已被遠遠甩在後頭。

 

  兩者的最大差別是,ChatGPT能夠理解說話的前文後理,而Siri則無法了解對話脈絡。例如,當用戶詢問ChatGPT:「日本有哪裏好玩?」獲得回覆後再問:「韓國呢?」ChatGPT可理解用戶是詢問韓國的旅遊景點,但Siri卻可能不明白用戶在說甚麼。於是蘋果高層下定決心,要徹底改造Siri。

 

  新一代Siri將以生成式AI為基礎,具備理解語言和上下文的能力,可以與用戶來回對話,而不是回答單一問題。據悉,蘋果工程師已透過API將ChatGPT連接至Siri,測試Siri能否回應更複雜的提問、甚至提供即時繙譯。另外,Apple Watch亦會搭載AI強化版 Siri,讓用戶與Siri的互動變得更加自然。

 

WWDC 2023開發者大會的焦點是MR眼鏡Vision Pro,預計WWDC 2024的主角則是內建生成式AI的《iOS 18》與相關iPhone Apps。 (圖片來源:Apple官網)

Apple透過WWDC大會率先將蘋果AI介紹給開發者社群,鼓勵他們開發具備生成式AI功能的iPhone Apps。(圖片來源:Apple官網)

 

蘋果自研晶片專供AI雲端運算

 

  為保障用戶私隱,蘋果將需要較少處理資源的AI功能放在iPhone上運算,這樣就無需把用戶輸入的資料傳送到雲端伺服器進行處理,以免機密外洩。至於較複雜、需耗用較多資源的AI功能,則交由Apple雲端數據中心解決。因此,預計《iOS 18》會預載能夠判斷各個AI功能是要由手機端或雲端處理的軟件。

 

  即使AI功能交給雲端運算,蘋果也要想盡辦法保護用戶私隱。該公司推動「Project ACDC」(Apple Chips in Data Center)晶片開發計劃,研發自家處理器用於Apple數據中心。蘋果採用「安全區域」硬件技術,在晶片中增設一個與主處理器分離的物理區域,用作儲存敏感數據,以防黑客入侵。

 

  再者,蘋果自研晶片又支援「機密運算」方案,藉由在伺服器上建構一個隔離環境,即是「虛擬黑盒」來處理敏感數據,確保資料在處理過程中始終保持著封閉狀態,即使是蘋果員工都難以存取。Apple首款AI伺服器晶片是「M2 Ultra」處理器,已於2023年隨同Mac Pro、Mac Studio電腦一起發布;下一款是「M4」晶片,剛於2024年5月伴隨新型iPad Pro面世,內建更強大的神經網絡處理器(NPU),設計上與生成式AI相容。

 

蘋果龐大用戶群成最大競爭優勢

 

  自ChatGPT爆紅後,Microsoft、Google、Meta等科技巨頭無不豪擲數十億美元,搶攻生成式AI市場,唯獨Apple一直毫無作為,故此投資者已對蘋果感到很不耐煩,迫使該公司不得不急起直追,甚至不惜放棄籌劃多年的Apple Car計劃,將資源與人力集中在AI研發之上。

 

  Wedbush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認為,Apple將會在WWDC 2024上交待與OpenAI的合作關係,並發表雙方合作推出的生成式AI功能,這將吸引更多人購買新一代iPhone 16,形成超級銷售週期(Supercycle),或會帶來逾2.7億部的巨大銷量,有望在2025年進入「4兆美元俱樂部」。

 

  無論Apple是跟OpenAI或傳聞中的Google合作,都可以為她爭取更多時間來研發自家AI模型。盡管蘋果在AI領域處於落後位置,但卻擁有一項對手無可比擬的優勢——遍布全球的20億部Apple裝置。當蘋果AI釋出後,這些裝置的用戶即可試用其AI新功能,讓該公司在一夜之間躍居為全球最大的AI玩家。因此,蘋果能否成為AI霸主,端看WWDC發布會的反應如何了!

 

2024年5月舉行的蘋果財報會議上,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強調:「我們相信AI的變革力量與前景,相信我們擁有在這個新時代脫穎而出的優勢,包括蘋果在硬件、軟件和服務無縫整合的獨特組合。」(圖片來源:Apple官網)

 

延伸閱讀:

蘋果造車夢碎!為何蘋果要放棄Apple Car?全力押注生成式AI是明智之舉,還是另有隱情?

AI手機崛起!生成式AI成智能手機市場新戰線!Samsung奪得先機,Apple能否逆勢反擊?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