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威少看世界
15/09/2021

加州公投與結果公平

#紐森 #罷免公投 #加州州長 #限聚令 #特朗普 #埃爾德

  9月14日美國加州選民就罷免民主黨籍州長紐森(Gavin Newsom)舉行投票,結果是反對罷免的選民佔多數(至本文截稿時反對票接近66%),紐森將繼續擔任州長,並可能在明年的州長選舉中尋求連任。這次公投對民主黨來說意義重大,總統拜登、副總統賀錦麗、前總統奧巴馬等民主黨最有影響力的人物紛紛出馬,或飛去加州為紐森站台拉票,或通過廣告向民主黨選民發出呼籲,請他們為加州的前途投下反對票,防止「特朗普的追隨者在加州掌權」。

 

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 (AFP)

 

  加州是全美首屈一指的「深藍州」,大多數選民支持民主黨,紐森在2018年的州長選舉中獲得62%的選票,因此很多人對這場公投感到意外。對選民而言,這場公投的核心是如何看待紐森領導的政府在處理新冠疫情時的做法和成效,如何評價他上任後推行的「偏左」的社會政策,以及如何看待他本人在疫情期間的違規行為。但從政治角度來看,這也是明年國會中期選舉前民主黨與共和黨的一場政治較量。

 

州長違反限聚令惹公憤

 

  美國有19個州的法律規定:若州長在任內失職,該州選民可以發起簽名,用公投的形式罷免(recall)州長。但要成功舉行這類公投,多數州都要求簽名人數必須達到上屆州長選舉總票數的20%或25%。由於門檻較高,美國歷史上只成功舉辦過四次罷免公投,而加州就佔了兩次,因為加州的門檻是12%,遠低於其它州。2003年,不得人心的民主黨籍加州州長格雷因未能處理好供電危機事件,在公投中被選民罷免,結果共和黨籍的荷里活動作片巨星阿諾舒華辛力加憑其高知名度在一百多位候選人中勝出,成為美國第一大州的州長。

 

  與無能的格雷不同,紐森就任州長後推動加州議會通過了提供經濟適用房、援助無家可歸者等多項資助低收入家庭的法案,同時逼使加州最大的電力和煤氣公司PG&E為引發森林大火向受難者賠款並且三年內不得向該公司股東派息。這些舉措令他比較得人心。新冠疫情爆發後,紐森是全美頒布「口罩令」的第一位州長,而且加州的防疫工作也很有成效。但隨著新冠疫情出現反覆,紐森的政令也變得有些混亂,而去年11月他違反限聚令一事則令其形象大受打擊。當時他和夫人在加州紅酒產區納帕的一家豪華餐廳參加朋友的生日會,被人拍到一大桌人聚餐,並且未戴口罩,嚴重違反他本人頒布的限聚令。媒體曝光事件之後,紐森做了解釋,也公開認錯,但反對派抓住時機,利用媒體熱炒此事,指責他是「偽君子」。知名共和黨政客也趁機向加州選民推銷罷免案,導致簽名支持公投的人數迅速上升,讓本來不太可能的公投變成了現實。民調顯示,反對罷免的選民只有53%,紐森可能會被罷免,民主黨陣營內產生了危機感。

 

「借」特朗普作「影子對手」

 

  準備在罷免紐森之後取而代之的幾十位候選人中,出現了一位「領軍人物」埃爾德(Larry Elder)。他是強烈支持特朗普、反對強制戴口罩的電台節目主持人,在民調中遙遙領先其他候選人。輿論普遍認為,若支持罷免的票數過半而導致紐森下台,則埃爾德最有可能成為加州新州長。這對共和黨來說似乎是個好消息,但同時也讓紐森陣營看到轉機,因為給特朗普的支持者一個機會出任州長,這對加州民主黨選民來說是絕對不可接受的。於是紐森陣營利用選民的這種心態,在各種場合及廣告中反覆強調一點:雖然我們打敗了特朗普,但他的追隨者仍在,公投成功就意味著特朗普的勢力將捲土重來。

 

  對選民發出危險信號比向他們宣傳自己的政績更容易刺激選民投票,這是美國選舉中屢試不爽的戰術。紐森抓住機會把特朗普變成了自己的「影子對手」,變相讓選民在他和特朗普之間做出選擇。對「深藍州」的大多數選民來說,對罷免投反對票還用考慮嗎?

 

紐森雖然闖關但「制度缺陷」仍在

 

  紐森的這一波攻勢非常見效,他在民調中獲得的支持度迅速回升,再加上民主黨大佬們紛紛來加州為他站台拉票,被動員起來的「深藍選民」主動以郵寄的方式提前投票,確保紐森闖過這一關。

 

  儘管公投失敗,但仍有輿論認為,罷免州長的相關法律存在「制度性缺陷」,因為一旦罷免案獲得通過,得票最多的候選人將接任州長,而事實上這位獲勝者往往只得到很少的選票(埃爾德這次僅得到兩成左右的選票,其他人則更少)。這等於是用兩成的選票來推翻六成多選民的抉擇,這種「多數服從少數」的做法公平嗎?缺少民意授權的人做州長能說是體現了選民意志嗎?

 

07/12/2023

走了基辛格,來了紐森?

#大國博弈 #美國前國務卿 #基辛格 #紐森 #習近平 #加州 #佛州 #拜登 #中美關係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以百歲高齡去世,引起中美兩國輿論高度關注,是個值得探討的現象:
 
  它一方面說明,基辛格在冷戰高峰期間推動尼克遜政府對華相向而行,放下意識型態鬥爭實現關係正常化,即使是在冷戰結束近半個世紀後,中美關係高度緊張的當下,兩國輿論對此仍然給予高度肯定。
 

紐森在訪問北京期間登上長城(美聯社)


  另一方面,在美國把中國列為頭號「鬥爭對象」的當前,它又發出了一個警號,即這位美國「現實主義權力平衡大師」的去世,是否預示著在美國牽引對華交往的火車頭上,一副最主要的蒸汽機從此熄火,兩國關係前方軌道將更難更險?
 
紐森全面考察中美合作領域
 
  就在基辛格去世前不久,民主黨籍加州州長紐森率領州代表團訪華,為我們提供了從現象來探討中美關係走向的機會。開門見山,這個現象就是,紐森在為期一周的訪問中,坦率地向美國公眾表達了與中國保持合作交往的重要性,而他在此行結束後的人氣直線上升,迅速走到民主黨政治前台,成為未來問鼎白宮的頭號政治新星。

 

基辛格曾在百歲生日之際訪問北京(美聯社) 


  在美國媒體不斷渲染仇中情緒的政治氣氛下,紐森作為美國人口和經濟最大州的州長,必然清楚他的訪華之行,將處處觸犯國內民粹浪潮的鋒尖。因此,他此次訪華從美國黨派政治的角度而言,可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出乎意料的是,紐森在此次行程中態度鮮明,全然沒有兼顧「政治正確」的考量。


  從10月23日起,紐森訪問團以粵港澳大灣區為起點,首站選擇香港,再乘車前往深圳、廣州。在試駕比亞迪電動車時,他在美國媒體鏡頭前對無人駕駛技術豎起大姆指;訪問團然後乘飛機前往北京,紐森獲國家主席習近平高規格接見,並登上長城,讚嘆這是史詩般的建築。

 

習近平在北京接見紐森(美聯社)


  最後,訪問團改乘高鐵南下江蘇、上海,親身體會以高鐵為核心的中國基建水平,並參觀了江南的綠色保育項目和上海特斯拉車廠。紐森訪問團在一周時間內近距離考察了涉及中美政治、科技、經貿和社會來往的各個領域。連隨團記者都在報道時表示,搭完長途飛機抵達香港後隨即展開馬拉松式的行程,連記者都感到吃不消。
 
  在北京訪問期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紐森夫婦在參觀育英學校時,相繼走入籃球場展示球技。紐森與一群小學生切磋籃球時,因為穿著皮鞋而不慎滑倒,差點壓倒身邊一名小學生。只見他抱著這位小學生,迅速轉身自己先著地。這個動作引來了中、美兩國公眾的好感,認為紐森是位有愛心的政治領袖。訪問結束後,共和黨陣營急不待加以鞭撻,但美國公眾卻傾向正面看待紐森之行。
 

紐森與北京小學生打藍球(互聯網)


加州與佛州路線對決
 
  尤其是在民主黨基層眼中,紐森在訪華行程中展示了該黨政治人物應該具備的領袖特質,並可望為中美關係帶來新方向。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紐森代表的加州路線,和德桑蒂斯代表的佛羅里達州路線,將是未來民主黨與共和黨的主要交鋒前沿,前者代表開明與務實,後者代表排外與民粹。
 
  由於紐森此次訪華,是在2024美國總統競選年揭開序幕前夕,顯然為民主黨在競選期間的對華政策定調,進行了一次火力偵察。而這次偵察的結果是,無論是從中方的接待,還是從美國國內反應等各方面來看,中美兩國仍存在關係回暖的基礎。
 
  時隔大半個月後,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訪美,與拜登舉行雙邊首腦會談時,前往機場接機的美方官員,一位是拜登的經濟總管耶倫,另一位就是紐森。這既說明了白宮對華政策的重點,也說明紐森在民主黨對華交往中扮演的角色,已經不限於州長級別。
 
  紐森在美國政治前台的出現帶出了兩個現象:一個是華府政圈黨派鬥爭壓倒對外關係穩定的當前,中美關係的焦點改為向地方政府和民間發展;另一個較為引起美國國內公眾關注的問題是,紐森顯然已經成為民主黨問鼎白宮的政治新星,但他甚麼時間參選?
 
  按照慣例,拜登既已入主白宮,民主黨應推舉他競選連任。因此一般認為,紐森會等到2028年才參選。但這個結論仍下得過早,從選舉程序來看,紐森目前仍有足夠的時間加入2024年民主黨初選。因此何時參選,既看他本人對個人政治前景的判斷,也看民主黨內對拜登競選連任勝算的判斷。
 
  拜登的健康狀況路人皆知,不要說應付潛在對手特朗普的民粹式挑戰,就連能否有足夠精力穿州過省拉票都成問題。此外,美國在處理俄烏戰場和以巴衝突的問題上亦深陷泥潭,民主黨內要求拜登「賢讓」的呼聲早已四起。拜登早前在APEC峰會上演講時,曾公開讚賞紐森說:「他可以幹我的工作。」這句話事實上已經為未來的人事交接創造了契機。
 
  從中美關係來說,雖然中美高層經近期互動再次出現回暖跡象,但以拜登之老邁,且華府內部指揮混亂,政出多門,恐難大幅度扭轉乾坤。中美兩國持續交惡,對雙方政治、經濟等領域的影響,已經由中短期逐步走向結構性變化。從近期中方的各種表態來看,北京仍願意等待華府回心轉意。如果紐森出戰2024年,則美國國內亦確有改變政治風向,與北京重塑合作互補關係的可能。若不然,中美關係再鬧四年?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