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行政人員
09/03/2017

【京都直擊】400年清酒廠 守傳統 尋創新

#日本 #清酒 #品牌故事

  米和水,兩種簡單材料,釀造出日本人的一種傳統。

 

  日本清酒界有個說法:「清酒萬流」,有各處鄉村各處例的意思。釀造清酒的流程、需要的材料大致相同,但每一間酒造要釀造出自己個性,卻可以有千變萬化的秘方。

 

  京都是日本其中一個最古老的釀酒城市,大部分酒造集中在伏見區,任何一間都上百年歷史,經歷過日本和清酒業的興衰起跌。記者到京都採訪了有340年歷史的家庭式酒造「山本本家」,以及有380年歷史、大規模機械生產作全球銷售的「月桂冠」,兩間酒造規模有別,繼承人也各有使命,但面對傳統清酒銷售逐年下降的現實,他們都花了很多心思,研發酒精度較低的果味清酒,甚至發展非清酒的業務,挽回年輕一輩的心,延續祖先留下來的金漆招牌。

 

 

京都伏見 清酒飄香 

 

  兵庫縣的灘、京都的伏見、廣島縣的西条,日本人稱為清酒的三大產地,其中有「男灘女伏」的說法,意指灘和伏見兩地出產的清酒一剛一柔,剛柔之別在於水源的礦物質含量。礦物質含量高的稱之為硬水,釀造出來的酒比較辛辣,相反地,軟水的礦物質含量低,發酵速度較溫和,釀造出來的清酒甘甜易入口,一般認為較適合女性飲。

 

京都伏見區佔地61.66平方公里,釀酒區在中心地區,附近的景點伏見稻荷大社和桃山都是遊客熱點。

 

  位於京都以南約10公里的伏見區,幾乎沒有高樓大樓,站上5層高的屋頂,足以遠遠望見連綿山景,包括區內最有名的桃山;雨水從山向下流,滲入地底,受地形的優勢,區內的地下水存量相當豐富,而該區土地的礦物質如鉀和鈣含量比例平均,形成礦物質偏低、較溫和的水質。

 

  根據「伏見酒造組合」的資料,該區現有23間酒造(日本人對酒廠的稱呼),相比60年代的逾50間,數量大大減少一半以上,但環顧全日本的造酒區,伏見的酒造可說是相對集中。

 

  想每間酒造「到此一遊」,在伏見區花一整天都不太可能,同有超過300年歷史的月桂冠和山本本家位處區內中心地帶,前者設有博物館可參觀,後者則附設餐廳,因此較多遊客前往,另外相距不遠的黃櫻、蒼空都自設酒吧,可品嘗到最新鮮的清酒。夏天到伏見的話,更可乘坐十石舟,從河道上觀賞兩旁數百年歷史的建築物,櫻花季節兩岸更會開滿櫻花。

 

美酒配佳餚 傳揚清酒文化

 

  在伏見的民居群中,有一間340年歷史的酒造「山本本家」,酒造、倉庫、門市、居酒屋,甚至山本一家的住所都在3分鐘的步程之內,數百年來沒有太大變代,感覺特別「街坊」。

 

傳統酒造如山本本家保留人手釀酒的工序

製麴房保持攝氏35度以上高溫,麴米的核心超過40度

居酒屋旁有個水井,每日都有居民前來取水回家使用。

 

冬天釀酒保留天然工序

 

  34歲的山本本家繼承人、山本晃嗣先帶記者到酒造二樓的平台,迎來一個驚喜,一排矮身木架鋪了綿密的麻布,上面放了蒸好的酒米,工人一面檢查米身狀態,一面用手指搓散飯團,翻動酒米,「這是蒸米後的冷卻程序,大約要30分鐘,現時冬天的溫度和冷風剛好。」採訪當日,氣溫大約攝氏3度,意料之外是現時仍有酒造保留天然工序。

 

承繼家業的山本晃嗣沒有安於現狀,積極為酒造改革創新,也保留祖先留下的「神聖」清酒品牌。

 

  「冷卻時間太長,米粒會太硬。」工人匆匆將酒米帶入室內,倒入造酒母的大桶,另一個工人不停翻動,混合當中的米、水、酵母,再用大膠紙封頂,直至酒母逐漸由固體變成米糊狀。山本晃嗣說製麴是釀造清酒的重要環節,總釀酒師在攝氏36.8度的木製房間內,不時監察麴的狀態,調節溫度、麴菌量等,「釀造過程大約需要10%至15%的麴,與米、酵母等一同發酵,不同類型的酒會用不同酵母。」在發酵初期,材料會沉澱成一層一層,因此釀酒師要不時翻動混合物。

 

  在不遠處是酒造的門市和居酒屋,是山本晃嗣的爺爺在40年前開業的,即是酒造300周年的時候,他笑說:「爺爺真是很會做生意。」居酒屋現時在全日本有5間分店,開店的主要目的是山本家秉持的宗旨:美酒應配佳餚。「日本有很多美食,全世界有很多人喜歡日本食物,配日本酒最適當不過。」

 

  午飯時間進入居酒屋,食客大都是當區居民,不減街坊風味。在居酒屋正中央放了一個大鐵桶,拉下手柄,就可飲用當造清酒,無論是清新的味道或感覺都似在酒吧飲用生啤,「我們繼續造酒的目標是希望令人從飲清酒得到開心。」

 

  山本晃嗣對家族傳統的手藝產品擁有一份自豪感,不過,與香港老店的命運相同,清酒正面對市場的無情打擊,整體日本飲清酒的人愈來愈少,特別是年輕人,而酒造今年釀製90萬公升清酒,但10年前的產量是144萬公升,即是減少了近四成,但山本做出的成績表並不差,「現時出口的酒佔約5%,共15個國家,我接掌酒造前只是5個,我想秉持家族的理念,透過日本菜將清酒帶出海外,但我從來不賣酒給陌生人,全都是外地人來到,試飲過我們的酒,提出入口到其國家。」

 

山本本家的門市與居酒屋相連,很多食客會走到門市選購,除了清酒以外,還有清酒製的糕點、酒粕等。

 

山本本家

成立年份:1677年(340年)

現任社長:山本晃嗣

產品種類:清酒、梅酒、果酒、居酒屋

銷售點:出口國共15個,例如韓國、台灣、巴西、美國等

 

承傳的堅持

 

  山本晃嗣一出生已背負了家族命運,因為自懂性以來,他已知道自己的使命,也從來沒有質疑過自己的「使命」,對自己的事業更是從無異心,「因為酒造應該要一代傳一代的」,所以在初中的作文功課,他想也不想,已寫下承繼酒造的理想。在京都完成大學課程後,他已部署先打工一兩年,汲取別人的營運經驗,然後回老家繼承家業。

 

酒造不乏有年輕人加入,實踐山本晃嗣的創新理念。

 

  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山本本家現有50種產品,山本晃嗣說要突出自己的產品並不容易,有些酒造甚至會說其他酒造的壞話,但他堅持不出惡言,「少爺仔」回老家後目標清晰,第一步是創新,釀造酒精度較低的果味、抹茶清酒,但首要面對與老師傅磨合的挑戰,在傳統上「整色整水」,他的確花了不少工夫,經常臉掛笑容的他說:「最終都是成功」。

 

 

380年品牌 月桂冠 年產4500萬公升

 

  日本有人計算過,每釀造1.8公升清酒,需要14.4公升的水,京都的伏見區有先天之利,單是月桂冠範圍內有5個水井,供應每年4,500萬公升的產量。

 

  月桂冠釀造部部長山中洋祐先帶記者到廠房的天台,說明伏見區的盆地地勢,如何造就區內的造酒業,區內有大型建設如興建天橋,需要深入地底打樁,事前都要先得區內大型酒廠的同意,「因為造酒、清洗機器都用地下水,必須確保水源不受污染。」酒造每年會驗水一次。

 

參觀完月桂冠大倉博物館可立即品嘗其出品。

 

月桂冠

 

成立年份:1637年

現任社長:大倉治彥(第14代)

資產值:4.96億日圓(約3,388萬港元)

2015年銷售額:282億日圓(約19億港元)

產品種類:清酒、梅酒、果酒、味醂、煮食用酒、進口紅白酒及啤酒

 

釀酒由靠經驗到科學化

 

  月桂冠一向不是受推祟的高級清酒品牌,品牌主要產品走大眾化路線,但論產量、論歷史、論接觸面都在日本前列位置,釀酒師樂於釀造平民化的清酒,因為「清酒本來就是日本人的日常飲品,價格應該相宜,讓更多人接觸清酒」。

 

  平民化不代表質素差,山中洋祐帶記者走遍各個平日只有相關職員可進入的釀酒區域,努力講解每個細節,從選材、溫度控制、發酵過程等的掌控,可以看得出一名釀酒師對產品的執著。而現實是,釀造高級清酒的純利可能較低,以最高級別的純米大吟釀為例,生產量和銷量比普通酒少,而市場上多用最貴的酒米山田錦,最少磨走米的50%,甚至要磨走65%,再加上推廣費等,成本更高。

 

博物館內保留的舊烙印是以前在酒桶打印之用

 

  有380年歷史的月桂冠是京都市內歷史最悠久的酒造,13歲已承繼家業的第11代繼承人大倉恒吉為清酒史帶來很多突破,「以前造酒靠的是個人經驗,人的頭腦,但自從大倉恒吉成立研究所,將釀酒變得科學化,產量也大增。」國際貿易部經理永田將大說,月桂冠的發展策略一直沒有變,現時仍會透過技術創新產品,自行研發酵母、麴菌,並開發非清酒的業務。以2008年推出的零糖質清酒為例,在發酵過程中,讓酵母吸取糖分,將每100毫升酒的含糖量控制在0.5克之內,降低飲清酒吸取的熱量。

 

古時釀酒以木製品為主,大木桶外會圍上大麻繩,以保持溫度。

 

產品多元化為吸年輕人

 

  另外,月桂冠早於1901年出口至美國,直至現在,拓展海外市場仍是品牌的主要策略,產品出口為主,永田將太負責海外市場,他說香港市場著重包裝設計,主要銷售對象是餐廳酒吧,台灣和歐洲市場分別偏好平價的普通酒和貴價的高級清酒。

 

  「清酒本身佔全日本酒市場不足一成,而整體市場是持續萎縮,2016年與前一年比較跌了約5%,因為年輕人都不太喜歡酒精濃度高的酒,又覺得清酒是上一輩才會飲的。」永田將太說品牌的清酒在日本銷售量仍可維持,但需要更多市場推廣策略吸引年輕人,在採訪當日,品牌剛開設Instagram戶口,相片風格走型格路線,附以釀酒過程的說明,讓新一代了解這傳統技術,開發果酒、有氣清酒等酒精度低的新產品,以開拓年輕市場。

  

月桂冠4個世紀發展史

 

1637年-創辦人大倉治右衛門在笠置里(現址京都府相樂郡笠置町)開始經營酒廠,當時的商號是「笠置屋」,酒名為「玉之泉」

 

1901年-開始出口至有不少日本人居住的美國檀香山

 

1905年-註冊「月桂冠」的商標

 

 

1909年-第11代繼承人大倉恒吉開設清酒研究所

 

 

1910年-傳統上以散裝銷售的清酒,大倉恒吉首創在鐵路售賣不含防腐劑的帶杯樽裝酒

 

 

1917年-成為皇室供應商

 

1961年-成立日本首間可全年運作的清酒釀造廠

 

 

1987年-公司改名為月桂冠株式會社

 

 

1989年-成立美國分公司

 

2011年-在上海成立中國分公司

 

清酒5個關鍵溫度

 

  米和水是清酒的核心,有靚米、好水,還要有合適溫度。清酒經過蒸米、製麴、發酵等程序,每一個程序都要嚴守溫度,「控制溫度是造酒的關鍵。」月桂冠釀造部部長山中洋祐帶記者走遍廠房,體驗冷熱交替的製酒程序。

 

  10 C-將玄米磨成精米,需經過洗米、浸漬步驟,打開洗米房,吹來陣陣涼風,房間本身要保持低溫,米粒在機器上高速被沖洗、浸漬以吸收水分至軟身,所用的水需保持在攝氏10度。

 

  100 C-之後米會送到隔離房的大型蒸米機,看一看機旁的溫度計,高達攝氏100度,有時候更要攝氏105度。打開蒸米機的大門,湧出來的蒸氣已相當熱,但眼前的蒸米機並非大型電飯煲般簡單,家中電飯煲是濕蒸,山中祥祐說製酒用的是乾蒸,以防米粒過分軟身。

 

 

  >33 C-20%的米不經冷卻,直接進入製麴過程,需時兩日,期間要一直保持高溫、高濕度的環境。過程需在米中加入麴菌,舊式酒造會在高溫製麴房中,憑釀酒師的經驗翻滾米和真菌的混合,再放入大桶內存放製麴,但月桂冠全由大型機器控制溫度和翻動麴,確保溫度穩定。

 

 

  <10 C-進入最後的大直路,整個發酵房「涼浸浸」,山中洋祐說發酵溫度由攝氏5度至10度不等,視乎清酒的質素而定,愈高級的清酒,發酵的溫度愈低,原因是低溫令酵母不太活躍,令過程中產生的化學作用較溫和,得出的味道順滑易入口。

 

 

  2 C-3 C-蒸好的米立即運到相連的冷卻機器,透過冷風極速吹涼,溫度急降至攝氏2度至3度,米身亦會稍為變硬。

 

人手釀酒 保留傳統

 

  離開機械化的酒造,在月桂冠大倉博物館內有個神秘「黑房」,沒有預約是不能參觀的。門外掛有一個枯黃的草球,這在很多酒造門外可見,草球由杉樹的葉製成,傳統的釀酒期由每年秋季至翌年初夏,在釀酒初期草球保持綠色,直至期尾枯黃,代表一個酒期的結束,但現時並非所有酒造會每年造一個草球。

 

 

  「黑房」其實是酒書房,存放了數千件傳統的造酒工具,大多是木製品,包括以往製麴、發酵所用的大木桶。以往靠人手將一桶一桶沉甸甸的米,爬上木梯倒入大木桶製麴,不停大力翻滾當中的混合物,甚至企入桶內,由於溫度很高,釀酒師都要穿上厚厚的草鞋以防熱傷;到發酵階段,釀酒師每日要檢查發酵程度,所以整個造酒期隨時「無覺好瞓」。

 

  這些傳統造酒器具並不是只作展覽用途,在每年大約12月,總釀酒師相川元庸(圖)與拍檔兩人仍會以最傳統的手法,釀造少量手工清酒,用作參賽及在博物館內售賣。由於是人手製造,每一批次的味道都可能略有不同,但這正是人手釀造的特色。

 

酒米之王 山田錦

 

  飲過清酒都聽過兵庫縣的酒米山田錦,幾乎每間酒造都用到。與葡萄酒、威士忌一樣,有單一酒米或混合米的兩種做法,價格較高的清酒多用單一酒米,而山田錦多用來釀造等級最高的純米大吟釀,甚至有「酒米之王」之稱,近年有個趨勢將山田錦在磨米階段將其磨至最細,旭酒造旗下的「獺祭」就造出精米步合23%的清酒。

  

  在月桂冠廠房放有品牌使用的7種酒米,釀造部部長山中洋祐指出,來自關西岡山縣的酒米「雄町」可說是山田錦的近親,同樣適合釀造高級清酒,另外五百万石和京都產的祝都適合單一使用,「這4種酒米有較多澱粉,較少蛋白質,米粒軟身而較大顆,技術上亦較易磨米,最少可做到50%至60%的精米度。」

 

 

  圖左起3種酒米多用來釀造不獲評級的普通酒,有時會混合一起來釀酒。

 

磨成不同精米度的酒米,蒸過後的麴米可食用,味道帶甜。

 

 

糧油店變 街坊酒館

 

  伏見有幾間食店、酒吧可品嘗區內釀造的清酒,有些是酒造經營的,也有與酒造合作的,只售賣該酒造的出品。從京阪本線的伏見桃山站下車,正是區內的主要大街「大手筋通」,在大街上的一間酒舖「油長」,售賣清酒、燒酎、葡萄酒和威士忌等,近門口位置放滿清酒的一面牆相當壯觀,清酒愛好者應興奮不已。

 

「油長」在300年前是賣油的,至今轉為酒舖仍保留原來的店名,可見日本人對家族傳統的尊重。

 

選清酒看口味種類 

 

  走進店內一點,有一列吧桌,坐下來打開酒單,滿滿的一頁又一頁,一杯大約是150日圓至300日圓不等(約10至20港元),「這裏有80多種清酒。」每次點酒要選3種,附上一小塊豆腐和味噌醬,有酒量可全部試飲,不過是數百港元,已可嘗試到伏見區內20間酒造的代表清酒。

 

店內放滿附近酒造的清酒,現場可飲用的有近90款,店長奧田浩二說可以向酒造少量取貨,運送都方便,所以種類較多。

 

  這酒舖比部分酒造的歷史更長,在300年前開店是售賣油燈用的油,所以小店取名「油長」,直至20世紀,很多人轉用電或氣體,油店轉賣糧油乾貨,又隨著超級市場、獨立包裝產品興起,在20年前再轉型為今日的酒舖,現任店長奧田浩二在數年前承繼家業,對前來的酒客有問必答,細心向記者說明如何選清酒。「主要是兩個方向,首先是口味,大致分為偏甜的甘口和偏Dry的辛口,另一方向是種類,有不添加酒精的純米酒,或不同的精米度、過濾方法、有否經過殺菌等。」他又說,清酒在早期並沒有如此細分,現在的分類亦不絕對代表質素的分野,而是代表不同的味道及人的口味,「添加酒精的清酒不代表不好,不加酒精的純米酒只代表較甜、順滑。」

 

酒客對放滿牆上的清酒花多眼亂,奧田浩二都因應客人喜好為其選擇。

 

日本人多愛喝新酒

 

  與葡萄酒、威士忌不同之處,清酒大多是新酒,即酒造的貯酒年份大多不超過一年。由於清酒多在冬天釀造,所以冬天飲的酒特別新鮮,亦有未經高溫殺菌的生酒或原酒,深受清酒迷和日本當地人的歡迎,「最適合食串燒時飲,因為生酒的酒精度高、味道較強烈。」奧田浩二說,從清酒的顏色可得知其貯藏年期,顏色愈偏黃,年份愈長,顏色愈透明代表年份愈短,「超過一年已算熟成酒。」採訪當日,他給記者試飲呈金黃色的長期熟成酒,一打開酒蓋,即傳出強烈的老酒味道,個人而言,始終是新酒較好飲,「其實很多日本人都不喜歡熟成酒。」

 

  酒舖開店之初,大多是區內的居民前來小酌,近年多了外國和日本其他地區的遊客前來,指定試飲有當區限定或有京都特色的清酒,「如果客人要我推介,我會選用祝這種酒米釀造的,因為這是京都才有的酒米,其他就要視乎客人口味而選。

 

29/04/2024

執屋方法 | 屋企點執都亂?日本列不整潔房子必有的7樣物件!讀過的書?聖誕交換禮物?即Check屋企有無

#打工仔 #Pantry熱話 #房間 #收拾 #生活百科 #執屋 #屋企 #收納 #日本 #整理

  你覺得自己的房間整潔嗎?很多人都想要一個乾淨的環境生活,但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大家很多時因為生活太忙,回到家中已經不想收拾了,所以家中就變得愈來愈亂!曾有日本網站列出了不整潔子必有的7樣物件,大家一齊看看吧!

 

延伸閱讀:

5大收納法整理衣服、家居!日本達人教3種衣服必須扔!即學怦然心動整理法 / 751整理法 / 日本333法則

 

  生活太忙,有時回到家中食飯後,已經不想動了,莫說要打掃及收拾。而有時出外購物後,大家都會把紙袋收好,家中的紙袋就愈來愈多,所以家中就變得愈來愈亂!曾有日本網站找到一位寫了很多關於極簡生活的書籍的作者Fudeko,告訴大家不整潔子必有的7樣物件。這些物品很多時都是不必要的,留在如果大家主動解決了這些物品,生活就會變得更整潔!

 

不整潔房間必有的物件1.紙袋

 

  你的家中堆了多少紙袋呢?當大家購物後,都有機會收到一個紙袋,拿回家後總想著之後會有用,更加不捨得扔掉。日積月累之下,家中的紙袋就愈來愈多,變成「紙袋山」。所以建議購物時帶一個環保袋,減少拿紙袋的習慣!

 

 

圖片來源:Unsplash @freestocks

 

不整潔房間必有的物件2.讀過的書本

 

   如果大家看完一本書,把它放回書架,可能就不會重讀。長時間之下,書架又會滿了,大家又會亂放其他書本。所以除了幾本最喜歡的書外,一年內不會再讀的書,就送別人吧!

 

 

不整潔房間必有的物件3.空盒+空瓶

 

   和紙袋一樣,空盒和空瓶出現後,你常常會想可以廢物利用,或者有其他地方可以用上。但事實是,要把空盒和空瓶,通常都要花些時間,而你未必有這樣的時間,所以都是把它們拿去回收比較好!

 

 

下一頁:睇埋其他不整潔房間必有的物件

 

不整潔房間必有的物件4.文件+信件+紙張

 

  第4樣是「文件、信件、紙張」,通常超亂的房間都有機會有很多紙張,可能是文件、信件,四散的紙張很薄、沒有太多存在感,但其實真的會令到你的房間變到很亂。所以,大家只留下重要的文件就好了,其他都扔掉吧!

 

圖片來源:Unsplash @Alexander Grey

 

不整潔房間必有的物件5.手帕和毛巾

 

   「手帕和毛巾」是今次的第五樣,不過,香港人就較少用手帕,所以大家要留意一下多餘的毛巾。通常使用毛巾,習慣使用2條後,之後半年都有機會輪流使用,很少再用第3、第4、第5條。而未被用過的毛巾就有機會放在櫃子中,長時間之下變黃,你又不會想再用了。

 

不整潔房間必有的物件6.用不到的小禮物

 

   第6樣物品是「小禮物」,不論是聖誕交換的小禮物或者是公司抽獎、商場送的小禮物。這些很多時拿了回家都未必有用,但扔了又覺得很可惜,所以便會放在家中的一角,一年又一年,它們扔在角落中。

 

 

不整潔房間必有的物件7.不穿的衣服

 

  大家有沒有一些衣服買回來是很少穿,或者是沒有穿過的呢?常常都覺得扔了很可惜,總想著「有一天我可能會穿的」,但可能這些衣服一年又一年只藏在衣櫃中。衣櫃被塞滿後,大家又會有機會把衣服放在椅子上了!

 

圖片來源:Unsplash@ Adrienne Leonard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