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有種生活
22/02/2019

【歧視中抱緊自由】別用膚色定義我!港產印裔社工深入重慶大廈見證共融

#人物專訪 #社工 #少數族裔 #難民 #歧視 #重慶大廈 #尖沙咀

  他皮膚黝黑、一頭短髮抹油後全部往後梳,露出了整個大額頭,明明白白地證明了:他就是一個印度人。

 

  現年33歲的Jeffery Andrews(Jeff),是基督教勵行會的註冊社工,也是香港首位印度裔社工。「做社工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因為很多大學都不會讓少數族裔讀社工課程……經常說香港是我家,但社會卻會把我們分別出來,說這份工不適合你,你不懂寫中文、不懂看中文,你就沒得做。」

 

Jeff在香港土生土長,其實已是第三代印裔港人。

 

縱然早就知曉Jeff會說廣東話,但當看到他能自然流利地講廣東話時,小編還是被驚艷到了!

 

不是印度人,也不是香港人?

 

  身懷印度血統的Jeff,其實自爺爺一代已在香港落地生根,是個名副其實的正宗香港仔。「但有很多人覺得,你不能說自己是一個香港人。你的皮膚顏色都不對,你不適合香港人這個身分。」這樣的「大條道理」,並非人人都明白,最起碼Jeff自小就沒有這樣的察覺。直至他六、七歲時,才開始發現自己的「與別不同」原來會引來區別對待——球場上的小朋友都不再願意跟他玩。「所以我經常問媽媽,為甚麼把我生得這樣黑?」可惜Jeff一直得不到他滿意的答覆,久而久之,更陷入了身分認同危機。「你問我是甚麼人,我都不知道。因為印度人覺得不是,香港人也覺得不是。」

 

  身分的迷失,更令Jeff誤入歧途。中五離校後,因為會考成績不理想,加上不懂中文字,Jeff並沒有太多工作選擇。面對前路茫茫,他跟著朋友加入黑社會,每天跟隨「大佬」打架、偷竊。直到有一次,他因為搶電話和打人而被警察扣押,竟沒想到,身邊所有的兄弟全都拒絕來保釋他。Jeff又不敢告訴家人,徬徨無助之際,幸好有一直跟進他的社工、融樂會前幹事王惠芬前來相助。

 

被保釋回家的當天,Jeff迎來的不是家人的責打,而是眼淚。當下他才明白,他的行為是多麼的令家人失望和傷心,終於決心改過。

 

  迷途知返後,Jeff輾轉做過酒店房務員,又在電視台做過剪片,後來加入基督教勵行會當個案工作員,在重慶大廈協助少數族裔和政治難民融入香港。隨後一年,他報讀了明愛專上學院副學士社工課程,至2014年學成畢業,成為香港首位印裔註冊社工。

 

每次提及少數族裔和難民,很多人總會第一時間想到「打劫」、「強姦」、「黑社會」等負面字眼,但這真的是他們的全部面貌嗎?

 

  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聚集了不同國籍、族裔的人,可是在追求「多元共融」這個核心價值的路上,種族歧視還是時有發生。「很多難民都對我說,很多人一看到他們,就會馬上耍手擰頭,恍如見到外星人一樣。為甚麼香港人要這樣對待我們?」Jeff不諱言,這些人的內心都充斥著痛苦和憤怒,無法排解。「我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所以現在的我很希望能充當一道橋樑,讓他們都知道,所謂的歧視,其實都是源自不了解。」

 

一場言語不通的奇妙交流

 

  所以他總是鼓勵少數族裔人士,要勇敢踏出第一步,讓香港人認識和了解自己。「就以包頭布為例,就照直說這是我們的宗教文化,請不要歧視我們。」Jeff認為,一個香港人的身分建構,並不是基於膚色,而是基於價值觀和態度的一致。「除了要學好中文,還要明白和遵守人權、自由、民主等香港核心價值,學懂為社會作出貢獻。」

 

Jeff不時召集少數族裔人士服務社區,例如年初一到深水埗派早餐給露宿者、掃街人員等。

Jeff自覺是香港人與難民之間的橋樑。

 

  去年颱風山竹襲港過後,街上一片狼藉。於是Jeff召集了超過二十名少數族裔人士到土瓜灣公園收拾樹枝。「他們沒事做,就想著要出點力,幫忙清理社區。」Jeff莞爾一笑,說當時公園裏還有些在做運動的婆婆,卻在他們整潔公園期間忽然消失了……「是不是嚇到她們了?但原來她們特意去買了菠蘿包和維他奶給我們吃。很印象深刻的是,雖然雙方言語不通,卻是一場很奇妙的互動交流。那天還有個非洲難民對我說:Jeff,我從未遇見過一個本地婆婆會給我買菠蘿包和維他奶。這是我第一次飲維他奶。」

 

Read More:【聽樹哭的聲音】塌一棵少一棵!植物界杏林高手靠「目測」斷症

 

早前國泰頒發「國泰領航者」紀念獎座予Jeff,表揚他致力為少數族裔爭取權益。「我二十多歲才有機會和華人一起讀書(社工課程),希望在往後的日子,少數族裔自幼稚園開始便有這樣的機會。」

 

重慶大廈是文化大熔爐

 

  因為工作關係,Jeff每天都在重慶大廈流連,接觸不同的國籍、宗教及政治背景的人。當身邊的朋友都判定,那是個龍蛇混雜、治安不佳之地,根本不宜走近或進入;他卻甘之如飴地表示,重慶大廈是一個文化大熔爐,最能反映香港多元文化特色。「最深刻的是伊斯蘭教徒的齋戒。很多人都會把『伊斯蘭教』和『恐怖襲擊』劃上等號,但如果你在齋戒月來到這裏、你看到他們在祈禱,便會感受到當中的平和。」Jeff續說,他還會看到伊斯蘭教徒、基督徒、佛教徒在這裏一起分享食物,「就像一個國際宗教中心。」

 

「無論內地人、本地人、印度人、非洲人,都散發著融合和睦的氣氛,很多人常常看輕重慶大廈,但我們想告訴全世界,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地方。

雖然童年時曾因「膚色不同」而在球場上被排擠,但Jeff今日已成為了社工足球隊的其中一員。

 

  雖然做社工不易,做印裔社工更難,但Jeff感恩身邊有一班似朋友般的同事。「我很喜歡踢足球,所以參加了足球隊。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我是當中唯一一個少數族裔,但我們都是社工。」他又笑說,他平時也會和同事相約一起打邊爐、唱K、夾band。「我很喜歡Beyond,因為他們不光是唱情歌,也唱出自由、堅持不屈的價值觀。我有時也會問我的非洲朋友:你們知道誰是Beyond、誰是黃家駒嗎?」

 

Read More:【寫生如畫自畫像】難忘街坊自薦做model!用畫筆記錄消失中的香港面貌

 

22/12/2023

聖誕燈飾全城打卡!本地設計師昔日將電影場景、演唱會舞台化身商場聖誕燈飾!懷念富溫度感裝置,設計師湯兆榮:希望令大家變返一個小孩!

#張學友 #聖誕 #xmas2023 #xmasplay2023 #打卡熱點 #職場人語 #人物專訪 #演唱會 #聖誕燈飾 #如果愛 #裝飾 #設計師 #打卡 #聖誕裝飾 #湯兆榮 #尖沙咀 #本地設計師 #商場裝飾

  踏入12月,香港每個角落都被聖誕節點亮,這個商場有戶外太空熊,那個商場中庭放置巨型北極熊,就連平日摩登感十足的高樓大廈也掛滿閃爍的燈飾!今年聖誕,你到過多少個地方打卡?每一個發光發亮、無論小型得可觸碰,還是如整座山般巨型的裝置,在鏡頭一秒拍下之前,不知經過多少設計師和人員的努力!設計師Andy湯兆榮以往設計過大大小小的商場聖誕裝飾,或許你和我都曾在他的心血面前拍照留念。究竟從設計師眼中,聖誕裝飾傳遞著甚麼訊息?他最想為人帶來怎樣的體驗?怎樣的聖誕裝飾最令人難忘?

 

 

 

自小對「美」執著埋下讀設計的願望

 

  每次見到Andy都是一身斯文的打扮,衣服上只要有一條皺褶,也要立刻處理好。原來這種整潔與愛美的心,早於幼稚園就開始萌生。Andy回憶起小時候與媽媽的對話:「當時上學的鞋子是布鞋,縫線位置有點皺了,我嚷著一定要換一對,否則不上學」。長大後對藝術產生濃厚興趣,中小學的壁報板成為他展現天賦的舞台,更主動請求視覺藝術科老師讓他報會考,整理自己的作品集!在學期間,一次偶然參觀大學的設計學生畢業展,對於中學生的Andy而言,無疑是大開眼界,對於設計學生的作品嘆為觀止,於是立志要考入設計系!

 

  中學畢業後,Andy果然成功投考香港演藝學院的舞台設計科,幾年間在不分晝夜埋頭苦幹,一手一腳建造出屬於自己的設計、模型,逐步把天馬行空的想法活靈活現地呈現於人前,過程辛苦卻無比享受。

 

 

下一頁:不限制自己的設計路 演唱會、劇院設計也可搬到商場?

 

不限制自己的設計路:演唱會、劇院設計也可搬到商場?

 

  在設計界打滾幾十年,做的同樣是設計,但Andy不時都會轉換範疇,初出茅廬時做過電視台、零售店舖的櫥窗設計,期後做過大型的紅館演唱會舞台設計,許多當紅的歌手可以在台上發光發亮,Andy可說是幕後功臣之一。

 

  連紅館也可以成就解鎖,自認坐立不定的Andy形容每個範疇有一點成就後,就想涉獵其他方面的設計,他當時不禁在想:下一步要「解鎖」甚麼?想著想著,一次機緣巧合碰見合作過的商場負責人,請求他仗義幫忙處理聖誕裝飾,Andy便找到他的答案——開展了商場聖誕裝飾設計之路;以往很多銅鑼灣、尖沙咀等大型商場的裝飾也出自Andy手筆!

 

  Andy一邊與商場洽談,一邊很想融合自己舞台設計的經驗到商場中:「當時商場有一套電影《如果愛》的合作(項目),我們就把商場本身的樓梯設計打造成一個劇院般,上面有一座水晶燈,面向港人最愛的維港景色,十分華麗。」Andy始終沒有獨攬功勞,過了數年,他依舊雀躍地說出這是商場得天獨厚的先天環境優勢,造就了這個大型且奢華的聖誕設計。除此之外,另一年Andy又大膽地把外國的火車站「搬到」同一個商場,兩邊裝飾到如英倫的紅磚設計車站,讓路過的消費者頓時置身車站中,感受「外國」的節日氣氛!

 

電影《如果愛》聯乘尖沙咀商場聖誕裝飾
(受訪者提供相片)

 

(受訪者提供相片)

 

  除了高貴典雅的聖誕裝飾,有時Andy內心也住了一個小孩:「當時剛剛開始做聖誕裝飾,經驗尚淺卻很想把雪景帶到從不下雪的香港,於是想到用化工原料營造仿真雪,看到像真度甚高十分興奮,立即鋪滿整個商場。」Andy一心只想營造既浪漫又歡樂的氛圍,萬萬沒想到成為了設計師的噩夢!「那時想著只要以圍欄圍著仿真雪,大家就會只遠觀而不動手,豈料大家太興奮,小朋友又情不自禁地拿下雪球四處擲!」一天過後,商場關門,留下的是踩到滿地黑色的腳印及污跡,Andy也要親力而為幫忙「剷雪」及清潔!

 

下一頁:設計怎變宗旨仍未變

 

設計怎變宗旨仍未變

 

  經過疫情、經濟環境轉變,加上潮流追求「快、靚、正」,連聖誕裝飾也要「打卡友善」,很多商場的大型兼有主題性的聖誕裝飾不復見,轉為一個個小型裝飾,大家只要用電話,輕鬆按一下按鈕就能拍下聖誕照片,Andy認為不同年代有不同需要。「當現在的金錢預算並非無限量時,寧願做幾個富有話題性的小型裝飾,反而可以製造更多迴響,供人拍照的熱點又多了,還可以試試市場反應。」雖然Andy現時已沒有為香港商場設計節日裝飾,但仍有為內地商場作設計顧問,他說:「其實內地接受程度慢慢變大,今年就為上海的商場打造了一個巴黎為主題的裝飾,同樣受大眾喜愛」。

 

Andy為內地商場聖誕裝飾設計擔任顧問。
(受訪者提供相片)

 

Andy為內地商場聖誕裝飾設計擔任顧問。
(受訪者提供相片)

 

  不過,無論他的設計放在何方,仍然離不開一個宗旨——溫度感。「每做一項設計,都想遊客得到共鳴,希望大家不只覺得聖誕裝飾很華麗、很漂亮,還想他們會被觸動,無論日常生活多繁忙、有多少重擔,來到都可以變回一個小孩,好像進入夢幻世界般放下一切。」

 

  聖誕前、中、後期忙得團團轉,Andy還會如大眾般對聖誕節充滿期待嗎?他說現在放下這些設計工作,多數會去旅行渡佳節,但以往即使完成工作,也不會怠慢,還有一件必做的事,「以往裝飾正式開放後,我會以一般遊客身份走進打卡的人群中,聽聽他們的感受,無論好壞也會十分感恩他們的討論。」作為設計師,Andy習慣長期處於幕後,即使裝飾大受歡迎,大家多數也不會主動了解背後的設計概念及設計師來頭,Andy只希望大家以往遇過出自他手筆的設計時,曾有過歡樂的時光。

 

下一頁:以「香港設計師」身份為榮!

 

以「香港設計師」身份為榮!

 

  無論在商場聖誕裝飾設計,抑或在其他設計範疇,Andy都奪過無數個大大小小的獎項,但他最自豪的始終是「香港設計師」這個身份。他回憶起當時有份為尖沙咀商場賣力的幾年,他不禁說:「看著這片香港人有共鳴的維港景,自然地產生了使命感,當時一心只想著不能丟香港設計師的架,很想讓人知道本地設計師的實力絕不遜色」。

 

  轉換方向,專注室內設計的Andy,有沒有對這些大型裝飾項目感到不捨?他娓娓道來:「最不捨的應該是遊客們拿著相機拍照的開心笑臉,希望有更多新晉設計師嶄露頭角,令香港的聖誕節更閃爍」。Andy沒有想過轉行,亦沒有想過何時退休,他說:「就算有天沒有人找我工作,我要在街頭賣藝作畫也好,我仍然是對設計及藝術感到熱情無比」。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