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有種生活
24/04/2020

【笑看人生】笑彈是良藥!棟篤笑表演者:疫境下Do the Next Right Thing!

#人物專訪 #心理情緒 #抗疫 #新型肺炎 #棟篤笑 #笑話

  香港人本來已不愛笑,近幾個月更難見到笑容,或是被口罩掩蓋所致,或是大家根本就無心情笑。在疫情陰霾下,好像要比平日更用力,才能擠出丁點笑容。當笑不出時,笑話就是一道最直接、有力的藥方:

 

「最近疫情關係大家Home Office

我都到戶外透氣兼工作

有一日在電腦打字時

突然有隻昆蟲飛到螢幕上

我使勁地吹,無反應

再吹,都無反應

我才發現

原來我一直都戴著口罩」

 

  這則笑話看似平淡,卻令人不爭氣地笑了一聲。戴著口罩,有人會聯想到悶熱,有人會聯想至疫情,有人會想起死亡,十有八九都離不開負面情緒;但當中亦有人如棟篤笑表演者吳婷婷(Mary)般,聯想起趣事;「笑好像很無用的一件事,但每次去到人生最低點、最難捱,應該是笑才會幫到你。」

 

 

女校青春翻出搞笑一面

 

  在社會「低氣壓」之際仍能「搞笑」,想必天生思路異稟,骨子裏充滿「搞笑基因」吧?實情是Mary從不是外向的小孩,小時候害羞無比,不會主動與人說話,連打電話給同學都要對著空氣練習一次:「『喂你好,我叫吳婷婷,我想問你呢……』眼前沒有人,但我要自己預習一次。」從含羞答答的女孩演變成眼前大剌剌的女生,全靠中學在「女人堆」打滾的時光。

 

  Mary一段棟篤笑片段在網上獲得逾三十萬點擊率,說的就是這段女校青春歲月。其中她在片段內教觀眾在日常生活中分辨女校出身的女生,提到她們搬重物、做粗活時,捲起袖子就去做;即使男生提出幫忙亦會拒絕,畢業時個個練出一雙「起(月展)的手瓜」。笑話說得興起時,她舉起咪架,長喊一聲「我嚟」、接著一句「唔使」,活演出女校生的「男人魂」,引來台下笑聲連連。「以前很多領導的角色都是男生,不知是否因為處身於女校,或者環境全是女生而很舒服,我有更多機會玩話劇、擔任領導的角色,發現自己原來都懂得說話。」

 

 

帶著笑話濾鏡看回憶

 

  找到自己的「口才」,Mary不是走在人前表演,而是站在鏡頭後以一把嘴、一支筆,質問這個社會。「做記者是我的理想,是計劃了很久的事,做棟篤笑完全是意外。」新聞系畢業後她跑過財經版、國際版、港聞、拍紀錄片……在新聞界打滾十年,見盡荒謬之事卻無力改變,甚至在做一些連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最後黯然離場:「以前覺得要做一世記者,所以才這麼久都沒有走,但是想一想,既然得一世,無理由逼自己往牆角。」

 

 

 

  在做傳媒途上,她偶然參加了一個棟篤笑工作坊,覺得很有趣、很放鬆,就一頭栽進棟篤笑裡。「做記者經常在想這個社會有甚麼問題,長期處於一個嚴肅的思維;當玩棟篤笑時,就會換另一個思維,我覺得整個人更開心,看事物的角度亦不同了。」面對職場荒謬之事,她以「笑」抗之:「當老闆說些無稽之事,或者令人生氣的說話,我第一時間想:『正,我又可以用來寫笑話』,但以前我就會不斷跟人說很生氣……事情本身可能帶有很多情緒,或是難過或是生氣,但將它變成一個笑話,再與人分享、讓人笑,整件事就會變成一個開心的回憶!」

 

想笑就笑,何必左思右想?

 

  「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棟篤笑最好的題材,必然是來自生活。「香港觀眾較喜歡聽上班的內容,可能大家都有很大怨氣;例如老闆講完不認數、好縮骨但又扮大方,大家聽完很有共鳴;而去到某個年紀,又會喜歡聽童趣的內容。」她馬上扮聲,開始演繹:

 

  「我姪女的廣東話一般;有一次吃完西多士很開心,我教她說:『我剛剛吃了西多士』其實她不知自己說甚麼,只重複道:『我剛剛吃了西多士……』。待奶奶回家,她很興奮地奔向奶奶,說:『奶奶,我剛剛吃了……士(與「屎」同音)』

 

 

 

  記者又不小心大笑起來。Mary隨口一個笑話,靠的不是臨時「爆肚」,而是每日的練習。「我會每一日都寫笑話、構思笑話,有時逛街都會邊行邊想;我會將做楝篤笑形容如一個運動員一樣,每日都要練習。」寫完笑話未夠,還要試笑話,Mary形容為「基本動作」:每月定期在觀眾面前表演,再根據他們的反應調整笑話,增加笑話的成功率。

 

  無人笑,怎麼辦?Mary自覺沒有人笑是正常,笑才是額外得著!「無論像我這些經驗淺的表演者,還是很有名氣的人,做棟篤笑無人笑都是必然的情況;無論笑話本身有多好笑,若你的觀眾剛好不知道這件事,或者不喜歡你說的事,他就不會笑。」而在香港,不笑更是一種文化:「我們小時候是『槍打出頭鳥』,在笑之前,總是想很多:沒有人笑我應不應該笑?我笑點是否很低……我見過有些人明明笑得很開心,但掩著嘴,不敢放聲大笑,他笑到好像想嘔般;我說,其實你不用掩著嘴,你可以放聲笑出來。」看穿笑聲背後的迷思,在摸索棟篤笑的路上,她不再如以前做記者般「執著」,單純抱著好玩、輕鬆的心態就去試。「嘗試兩至三年,做不到就去賣麵包!」

 

 

Mary除了舉辦自己的棟篤笑表演,還會教小朋友棟篤笑,自小培養他們的喜劇精神。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迷失在「疫」境:Do the Next Right Thing! 

 

  Mary牌麵包,坊間暫時未有出售,但她的笑話,就可買票入場欣賞。成為全職棟篤笑表演者兩年,Mary的生活很有規律:每日「度」笑話、定期表演棟篤笑、試笑話、入學校教棟篤笑班……2020年未到,她已在年曆上寫滿上半年的計劃,然而一個新型肺炎,將她所有計劃歸零。農曆新年期間,內地疫情大爆發,香港亦未能倖免。為了應對疫情,政府宣布全港學校停課,企業轉為在家工作,街上人流驟減;沒有表演,沒有教班,沒有收入,Mary當時心想:「我係咪玩完啦?!」

 

 

 

  習慣的生活節奏一下被截斷,但日子仍要過。剛好家裏有一本空白的年曆,她將原來已填滿的舊年曆擱置一旁,改在新的年曆重新開始。反正長留在家無所事事,她用了三星期學完原本需時三個月的編程語言、嘗試曾經不喜歡的網上瑜珈課程、為小朋友和成人開辦網上棟篤笑課程,生活才逐漸回來。「那種狀態我覺得好,是因為大家宅在家,會嘗試找新事物去做,然後發覺都不是無路可走。」

 

  近幾個月,香港人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人在家化身「廚神」,有人重拾運動習慣,有人找回家庭樂……這些或許都是原有生活軌跡中,未曾存在的事,卻因疫情而成為生活一部分。「當轉變來到時,給自己少少時間適應,然後找回新節奏,你都可以繼續好好生活。但如果不斷想要回舊的年曆,我想我到現在都會很不開心。」

 

 

Mary起初以為網上棟篤笑不可行,沒想到有參加者主動聯絡她表示有興趣,意外地zoom住教棟篤笑。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未有人預視到疫情何時到盡頭,2020甚至可能只存在「抗疫」一件事;而即使疫情緩和,失業率上升、企業減薪裁員、商舖倒閉,2020在眾人心中,仍是很糟糕的一年。「當你不知道怎樣走出困局,最簡單是Do the next right thing。不要去想從原點走到那棵樹有多難走,但如果你覺得行前一步,或者繼續呼吸是可行的,就做住先。你一路行一路走,雖然最終可能無路,但起碼一直試,或會有意料之外的事發生。」就如Mary當日栽進不相關的棟篤笑之前,曾經想「做一世記者」的自己,大抵沒想過只有放棄這個很執著、很用力的夢想,才能找回笑容。

 

  「我自己的要求很低,現在最重要是保命。其實明天起床後有飯吃、能呼吸,沒有染上病已經很好;所以你問我沒有課程、沒有表演怎麼辦,其實真的是很小事,真的很小事、很小事啊……」

 

  過往很多以為是人生重心的事,在生命面前其實是小事一樁;今日仍可呼吸、仍可笑,已是最好的瞬間。給正在為疫情或社會事情擔憂的每一位。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