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樓市亮話
10/03/2021

政府如何全方位搵地

#樓市 #買樓 #郊野公園 #土地供應 #明日大嶼 #填海 #地積比率

  上星期去了電台做節目,知道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在隔離房做直播,又知道黃局長話政府會全方位搵地,主持人在閒談時問我,甚麼是全方位搵地,全方位的意思是上天入海,修改土地用途,主持人話,修改土地用途他明白,財政預算案亦有提及,但上天入海不明白。

 

  香港每一幅土地都有一個地積比率,容許該幅土地的建築面積是土地面積多少倍,上天的意思就是政府容許某些土地的地積比率擴大一些,即是可以起多些建築面積,代表該幅土地上的建築物要起高一些,入海當然是填海,我相信黃局長所指的是明日大嶼填海計劃,我相信填海計劃最終都會落實進行,但在填海計劃未能提供供應之前,政府又如何搵地?

 

  在陳茂波的財政預算案中,有五幅位於啟德的商業用地改為住宅用地,可以提供5800個住宅單位,這是一個突破,政府不是未修改過土地用途,但每一次都會在無聲無息中進行,在財政預算案中明刀明槍表明修改就應該未試過,估計類似的修改會陸續有來,而且不單止是商業用地,甚至工業用地都會修改,但即使政府大刀闊斧修改土地用途,我估計距離滿足市民的需求仍然甚遠,而將商業工業用地修改成為住宅用地,亦只不過是土地修改用途的前奏曲。

 

  在外國,某一個城市要增加土地,在多年前已經設定一個堆填區,經過十年以上收集,當推填區飽和時,政府就會在上面興建一個郊野公園,在多年之後,該城市土地短缺,就會開發那個郊野公園,換句話說,郊野公園就是土地儲備的別稱,香港就比較奇怪,即使住宅用地短缺,郊野公園的面積就不斷擴大,當屆政府仍然不敢推翻以前的規劃,將郊野公園土地改為住宅用地,有不少調查早已顯示,只要動用1%郊野公園土地,足夠容納70萬人居住,估計政府全方位搵地的意思,除了明日大嶼,其他都是項莊舞劍,郊野公園才是政府的目標。

 

02/05/2024

【FOCUS】內房「去庫存2.0」啟幕,憧憬「專款」扭預期

#內房股 #政治局會議 #樓市 #去庫存

  素有「承上啟下」意味的4月政治局會議塵埃落定,一句首次亮相的「消化存量房產」,被視作開啟「去庫存2.0」大幕。相比2015年的「去庫存1.0」高舉棚改貨幣化大旗,今次政策底牌仍處於「統籌研究」階段,但過去一周內房股價鷄犬飛升、大佬另類唱多聲音漸起、上海外灘再現豪宅「日光盤」等,都似在老調重彈--磚頭、磚頭、磚頭……

 

打破惡性循環需政策干預

 

  自去年7月政治局會議定調「房地產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慘淡的一手銷售、飆升的二手掛牌,擊沉無數人房價「只升不跌」的信仰。然而,2015年「漲價去庫存」埋下的大坑--開發商為賺盡「六個錢包」激進負債擴張,令商品住宅庫存從2019年底的2.2億平米,再扶搖直上至首季末的3.9億平米,僅龍頭地產商的庫存賬面值就高達6.5萬億元人幣。

 


  眼下,購房者不知樓價何時見底而選擇持幣觀望,開發商因債務/資產比例限制無法將現有庫存「白菜價」甩賣,雙方陷入僵局既惡化房企信用風險,又施壓經濟增長前景,如何打破惡性循環?

 

  顯然,下調利率、放開限購等鬆綁措施,都不足以徹底打消潛在買家對房價未來預期、房企財務穩定的顧慮,唯有第二次(上一次為2015年)將「去庫存」上升至「國家任務」高度,才能力挽狂瀾。

 

1.7億農民工或成突破口

 

  鑑於今次政治局會議就「消化存量房產」細節的口風仍是「統籌研究」,換言之,現時部分城市推行的商品房以舊換新、拆遷戶房票安置、地方回購商品房用於保障房供應等,或都並非終極大招。

 


  回想2015年的「去庫存1.0」,作為突破口的三四線城市,於2016、2017年通過官方PSL(補充抵押貸款)加持的棚改貨幣化,估算分別去庫存1.4億、1.8億平方米,今次的突破口又在哪裏?答案或指向1.7億尚未在城鎮落戶的進城農民工和隨遷家屬。不過,要喚醒此巨大的潛在需求,首務當扭轉人們對開發商房屋交付的信心,而來自中央層面的專款料是選項之一。

 

  鑑於此,三年前罕有下調當時風頭無兩的恒大評級的瑞銀,已轉為看好中國樓市;直言不諱著稱的中銀國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亦指未來一兩年大城市房價上漲空間不可小覷。而近日融創旗下豪宅項目「外灘壹號院」二期創下開盤首日售罄,廈門、蘇州、寧波亦齊誕地王。

 

  樓價轉漲或許令人心生道德厭惡,但相比下跌的選項,讓磚頭保值,最終恐需不得已而為之。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