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7/2021 11:20

《洞析樓市-魏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讓便利店重回地鐵

  便利店重回北京地鐵上了熱搜,可見公眾對於地鐵便利店回歸的熱烈期待,事實是,地鐵便利店這一方便使用地鐵通勤人員的便利設施從2004年便消失在大家的視野中了,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折射出了北京零售業亟待升級的現狀。
 
  北京人到上海會驚詫於上海人生活的高便利度,隨處可見的便利店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畢馬威發布的《2020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中,北京便利店數量為2250家,在四個一線城市中墊底,而深圳、廣州和上海的便利店數量為7524個,5317個,和6430個,分別為北京數量的3﹒3倍、2﹒4倍和2﹒85倍。從單店覆蓋人口數量來看,北京每8889人才能擁有一個便利店,而在深圳和上海,這個數字是1731人和3769人。
 
  影響便利店發展的因素有很多,對比北京和上海,上海的核心區密度高於北京,街道相對狹窄,樓間距小,步行人流集中,容積率高,夜生活發達,這些都有利於便利店提高單日進店人數。而在北京,由於日照時間的關係,普遍居住密度小,樓間距大,街道由於規劃的原因更寬闊,地面步行人流集中度低,這些對於便利店的納客數量都是挑戰。
  此外,便利店主要針對的客群是白領一族,對於上海而言,由於一直在全球經貿中心的道路上發展,因此城市中產白領一族數目龐大,這些人群是上海便利店發展的基石。反觀北京,過去在確立城市功能上始終有搖擺,卻始終擺脫不了政治中心的主要功能,這造成了北京很大一部分的消費來源於官員、企業管理人員,北京之前的城市由大院和胡同兩種文化組成,政府及軍隊的大院自成一個微型社會,便利店是沒有生存空間的,而內城的胡同居民消費能力偏低,對於便利店也沒有需求。九十年代之後外企的進入才在北京逐漸形成了市場經濟化的新北京,這部分主要集中在東北部的朝陽區域,比如說國貿,大望路,建國門,亮馬橋,亞運村,麗都,望京等,也就是在這之後,北京的便利店才逐漸發展起來。不過對比上海,北京可供便利店開業的街邊物業可選余地本來就少,加之過去兩年對開牆破洞的嚴厲打擊,使得臨街店面大幅減少,造成能選擇的店面租金提升,一些便利店的租金甚至比上海貴出一倍以上,讓便利店盈利能力減弱。
 
  北京作為首都,民眾的消費能力還是很強的,一個例子是北京SKP的銷售額常年雄踞全國首位,2020年疫情之下SKP全年銷售額達到177億元,超過了英國哈羅德百貨問鼎全球店王。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來看,北京2019年實現1﹒23萬億元,僅次於上海位居全國第二,不過不管是從零售業態的多樣性還是多層次性來看,北京同上海都有明顯的差距,從樂觀的角度來說,北京的消費是有很大的挖掘空間的。
 
  便利店的短缺只是北京零售業的一個縮影,雖然北京剛剛獲批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但從城市的零售配套而言,目前的零售物業現狀難以滿足其消費中心城市的定位。北京由於其特有的首都地位,對於品牌極具吸引力,一些高端餐飲、國際時尚潮牌、高奢品牌等都在覬覦這個市場,不過尷尬的是,這些品牌無一例外的選擇是國貿和三里屯,其他區域由於沒有與之相匹配的物理空間難以吸引這些品牌進入,而國貿和三里屯則基本處於滿租狀態,品牌要進入需要排隊,或者靠運氣,這極大的妨礙了整體零售水平的提升。
  政策的靈活性是另外一方面,舉個例子,星巴克夢幻工廠店2014年在西雅圖開業,之後試圖進入中國,在北京和上海均禁止零售店鋪的前店後廠形式的前提下,上海經過研究對該項目進行了特批,2017年成功引入了全國首店落戶上海,並成為了咖啡文化普及地和網紅打卡地,而北京直到2020年出台的相關文件中才開始提出探索「前店後廠」的經營模式。
 
  今年,北京同其他三個一線城市及天津共同獲得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稱號,這之後將會有各種與消費、稅收相關的優惠政策支持並落地,同時,北京市政府在2020年6月即發布了《關於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從細節入手強力打造消費城市,挖掘內需潛力,希望通過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北京的零售市場和零售物業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讓北京的消費者的消費體驗更加豐富,更加便利。
《戴德梁行北中國區研究部主管 魏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人氣評論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