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24-05-24

小米季績欠驚喜股價跌,惟獲大行力撐可如何部署?

  科技股相繼公布業績,其中小米集團(01810)今年首季經調整淨利潤按年升1倍至65億元人民幣,遠勝市場預期,收入則升27%至755億元人民幣,亦勝預期,毛利率也改善至22.3%。不過,集團對於汽車業務的新資訊不多,只將小米SU7全年交付目標上調至12萬輛,沒太大驚喜,縱使績後獲大行唱好,小米今日(24日)仍最多跌逾半成。

 

(Shutterstock)

 

首季經調整淨利潤倍升至65億人幣 收入升27%

 

  小米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首季純利41.82億元人民幣,按年跌0.5%,仍勝預期的40.72億元人民幣。以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經調整淨利潤64.91億元人民幣,升1倍,遠勝預期的51.08億元人民幣。期內收入755.07億元人民幣,升27%,勝預期的733.88億元人民幣;毛利168.3億元人民幣,升45.2%。

 

  集團首季智能手機業務收入為46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32.9%,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4060萬台,按年增33.7%。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收入為204億元人民幣,按年增21%;互聯網業務收入達80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按年增14.5%;廣告業務收入為5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25%。2024年3月,小米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達到6.58億,按年增10.6%,其中中國大陸月活躍用戶數達1.6億,增長9.7%。智能電視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達6760萬,增長11.6%。


  另集團首季整體毛利率達22.3%,按年提升2.8個百分點。當中智能手機業務毛利率為14.8%,升3.6個百分點;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毛利率為19.9%,創歷史新高,升4.1個百分點;互聯網業務毛利率為74.2%,升1.9個百分點。

 

盧偉冰:SU7有望全年交付12萬輛 料下半年手機出貨量續升

 

  另外,小米公布電動汽車Xiaomi SU7系列累計交付新車達到1萬輛,目標今年6月Xiaomi SU7系列單月新車交付量超過1萬輛。小米總裁盧偉冰表示,產量處於爬坡期,有望挑戰全年交付12萬輛;汽車工廠由6月起會由單班生產改為雙班生產。而此前小米方面披露的SU7交付目標為超過10萬輛。


  小米首季手機出貨量按年增33.7%至4060萬部,當中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佔比按年提升1.4個百分點至21.7%。盧偉冰預計,今年上半年手機出貨量按年增長1500萬部以上,相信下半年會延續升勢。對於單價下降,他指以中國市場而言,部分原因是季節因素影響,例如今年小米14較去年小米13提前上市。而小米手機在4000至6000元人民幣價段站穩,下一步計劃突破6000至1萬元人民幣,尤其海外市場高端化進展良好。海外業務發展方面,小米可調整歐洲產品結構,提升當地利潤水平,同時小米在中東、拉美、非洲和東南亞潛力巨大,估計單論產品及品牌力,小米在各個海外市佔率應要達到20%,惟現時受限於組織能力等,未能完全發揮實力。


花旗上調小米電動車出貨量預測 目標價升至22.4元

  花旗發表研報指,小米首季業績好於預期,主要受惠於強勁的物聯網業務毛利率和電動汽車業務虧損減少。預計集團物聯網業務毛利率、海外互聯網業務收入和電動汽車銷售/毛利率將成為提振小米今年利潤的積極因素,智能手機出貨量保持在預期軌道上,但平均售價可能受到產品結構向新興市場轉變的影響。該行將小米2024、2025、2026年的電動汽車出貨量預估分別上調至12萬輛、23萬輛、30萬輛,電動汽車毛利率分別調至8.2%、11.3%及11.9%,將目標價由21.9元上調2.3%至22.4元,並上調今明兩年電動汽車出貨量及毛利率預測。

 

  美銀證券指,小米第一季業績勝預期,公司第一季經調整利潤按年增101%至65億元人民幣,較該行及市場預期為高,收入為75.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27%,大致符合預期。展望第二季,管理層指「618」促銷表現符合預期,該行預計,隨著智能手機出貨量的連續增長和物聯網銷售的改善,銷售額將錄得按季增長,維持全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在1.65億台左右,並預計由於基數較高,下半年的按年增速將相對持平,上調2024年經調整利潤預測3%。而小米電動車勢頭強勁,但由於國內競爭激烈,特別是考慮到小米的交貨時間較長,該行對此仍保持謹慎態度,維持目標價20.5元,重申「中性」評級。

 

大和看好小米增長勢頭及電動車交付 升目標價至21.5元

 

  大和表示,小米首季收入基本符合市場預期,由於財務收入高於預期,季度經調整淨利潤65億元人民幣,較預期高約22%。撇除新項目投資,其核心營業利益率達8.6%,創紀錄新高。小米首季手機出貨量按年增33.7%至4060萬部,海外市場出貨量復甦尤其強勁,平均售價(ASP)按年亦保持穩定,第二季手機出貨量或將持續改善,預計季度出貨量為4130萬部。另小米首款電動車銷售正步入正軌,最新目標在6月交付逾1萬輛汽車,於今年全年交付12萬輛,相關目標樂觀,惟首季銷售及營銷開支按年增長34%,高於預期,因此輕微下調今年第二至四季的經營溢利預測,以反映電動車相關的宣傳成本。繼續看好小米在海外市場的手機及IoT增長勢頭以及電動車的交付表現,重申「優於大市」評級,目標價由21元升至21.5元。

 

  大摩認為,小米首季業績強勁,智能手機、AIoT、互聯網業務均實現出色的收入增長和利潤率回升,成為盈利大幅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而電動車業務成功將具長期積極意義。小米新款電動車已取得早期訂單成功,預計將從第二季開始帶來收入和毛利貢獻,予目標價20元,評級「增持」。

 

溫鋼城:業績無驚喜股價累積升幅大 近17.3元可小注吸納


  iFAST Global Markets投資總監溫鋼城於今日《開市Good Morning》節目指,小米首季業績沒太大驚喜,電動車SU7的利好作用亦暫未反映於業績中,市場也已預期SU7未來銷量理想,因相關數字已公布。另市場原本估計小米首季每股盈利有19.7分人民幣,結果稍低於預期,大概只有18分人民幣,營收表現則稍為好一些。而當市場較淡靜時,若公司業績無驚喜,投資者就寧願轉炒另一隻股。

 

(《開市Good Morning》節目截圖)

 

  溫鋼城又指,小米股價之前已升了很多,短期較有力的支持位可能要去到17.3元,今日正測試20天線約18.6元的支持,最多曾跌至17.88元,故17.3元未必沒機會到,該處若失守就要小心,否則可繼續持有,若無貨則可挨近17.3元買些少。事實上,小米近期在科技股中尤其硬件方面表現較好,特別是那部電動車確予人驚喜,明年也會推出SUV,但股價由2月時只有12元,升至之前最高20元,可能需要調整,若要回吐三分一升幅,跌至17.3元可能也未夠,但17.3元亦是2023年11月時高位,先看能否守住該位置。

 

  小米今日跌3.38%收報18.3元,成交33.46億元。其他科技股也普遍下跌,其中騰訊(00700)跌1.26%報377元,阿里巴巴(09988)跌0.64%報78.15元,美團(03690)跌2.68%報116.3元,百度(09888)跌1.16%報97.9元,京東(09618)跌3.31%報119.6元,惟網易(09999)升0.42%報142.1元。新能源車股亦普遍下挫,比亞迪(01211)跌1.7%報208元,理想(02015)跌0.82%報78.25元,小鵬(09868)跌3.05%報31.8元,蔚來(09866)跌6.51%報37.35元。

 

(經濟通HV2報價系統截圖)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採訪組 整理:李崇偉

 

重溫《開市Good Morning》溫鋼城分析,請按此


其他小米相關新聞:
大行報告 | 小米、聯想、網易、微博、貝殼績後大行點評價,一表列齊好清晰
【小米績後】大和升小米目標價至21﹒5元,料強勁勢頭持續
【小米績後】美銀證券:小米首季表現勝預期,上調盈利預測
【小米績後】花旗升小米目標至22﹒4元,上調電動車出貨量預測
【小米業績】小米盧偉冰:電動車SU7有望全年交付12萬輛

延伸閱讀

財經熱話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