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17-06-15

【科技股狂熱】買IT股如中六合彩?!

 

由網上到現實 大數據賣書 Amazon狂人締造奇蹟

 

  Amazon(US︰AMZN)和Alphabet(US︰GOOGL)股價衝破1,000美元的競爭,鬥得難分難解,不少分析認為,不論股價及企業前景,Amazon都稍優勝。

 

Amazon在紐約Columbus Circle的高級購物中心開實體書店,但只擺放網上熱賣書的做法卻不獲紐約媒體認同。

  

創辦人Bezos大膽創新

 

  Amazon率先升破1,000美元大關,此前只有14間美上市公司能達到這里程碑,更厲害的是,Amazon現時市值是過去那14間企業總值的4倍,認真誇張。

 

  Amazon成功背後的男人Jeff Bezos,行事大膽創新,將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的想法成真,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開設了無人超市Amazon Go。他的行事作風成功帶領Amazon由一間網絡書店成為全球市佔最大的網絡零售商。

 

Prime會員制箍實消費者

 

  今年4月,Amazon公布首季業績收入達357億美元,零售增長23%,Amazon Web Services(AWS)雲端服務增長42%,令市場對Amazon前景充滿信心,Barclays更將目標價定在1120美元,高於Alphabet 1,040美元目標價。

 

每本書都附有網上評價,保留Amazon特色。

 

  Barclays在3月時曾以「超重」(overweight)來形容Alphabet股價,但當時尚未破千元大關;相反Barclays卻十分看好Amazon,大讚其雲端服務表現厲害,而老本行零售業務亦愈來愈好,尤其會員制Prime推出後,吸納7,500萬付費會員(年費99美元),成功整合旗下不同服務的消費者,並以會員優惠,提高顧客的忠誠和消費次數。

 

  美國零售業步入寒冬,多家大型百貨公司業務倒退,零售店大量關閉,惟Amazon能在同業之間一枝獨秀,全靠Amazon Prime覆蓋範圍廣泛的服務。付99美元的會員年費絕不便宜,但仍能吸納如此數量消費者入會,顯示網購在美國的普遍。加上,入會除免運費及種種購物優惠,甚至可觀看Amazon平台的電視節目和電影, 以及試用Amazon Music Unlimited的音樂串流平台等,這些周邊服務都使Amazon Prime的吸引力大增。

 

開實體店的另一目的就是招攬Prime會員。

 

  Barclays形容Prime是近年Amazon零售業務最重大的改革,獨有而且龐大的服務範籌,令競爭對手望塵莫及,預計零售業務2021年可望增長至800億美元。

 

實體書店炮製新購物體驗

 

  為進一步吸納會員,Amazon由網上走到現實,並在美國積極嘗試經營實體店。Amazon總部所在的西雅圖,早前開設首家無人自助超市AmazonGo,上星期在紐約更開了全美第7間實體書店Amazonbooks,這是紐約市首家分店。

 

  記者率先體驗這間位於紐約黃金地段Columbus Circle的實體店,店內佔地雖然不大,藏書只有3,000本,較紐約型格獨立書店McNally Jackson及Literati的2.5萬至6萬藏書要少,但Amazonbooks的選書都是透過大數據精挑細選,全是網上商店顧客評分4星以上的書。而每本書擺放方法絕不只以書脊對人,全部封面朝外,讀者可把封面看得清清楚楚,加上每本書下附有在Amazon網站上網民寫下的評論,保留網站特色。

 

  Amazonbooks店內每本書都沒有列出價錢,書迷除了可自己在電腦掃描條碼查詢價錢,亦可使用Amazon手機App,透過鏡頭拍攝書封面,便可得知價錢,而且可看到Prime會員優惠。

 

店內還有大熱的智能家居設備Amazon echo、平板電腦fire及電子書kindle。

 

  開設實體書店,Amazon零售書副總裁Jennifer Cast形容,那是「藝術與科學的融合」,書架除了一般類型分類,更加有一些透過大數據分析的類別,例如「紐約暢銷小說」、「Kindle讀者三天便讀完的書」等等。店內不接受現金購物,只支援電子貨幣,Amazon期望實體書店可為書迷帶來新的購物體驗。

 

  靠著Amazonbooks提高銷售的策略,暫時未知成效,但紐約這文化都會,傳媒始乎都對這書店並不受落,《The New Yorker》以「Amazon實體書店並不為真正書迷而設」為題撰文,《New Republic》更以「Amazon書店並不邪惡,但愚蠢」狠批。他們都認為過分依賴科技選書,會使書迷逛書店尋書的樂趣消失,人人讀著熱門選書,令冷門書和新晉作者曝光更困難。傳媒都嘲笑書店似在宣傳 Amazon Prime,多於真正為書迷服務,因此寧願到傳統舊式書店打書釘,才能享受閱讀趣味。

 

店內每本書擺放都不以書脊對人,全部封面朝外,讀者可把封面看得清清楚楚,而且透過Amazon App鏡頭拍攝書封面,即可查閱價錢及會員優惠。

 

  Amazon的零售業務雖然贏得第一,但要連口碑都贏則似乎仍需繼續努力。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生財有道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