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5-10-02

最接地氣華人男高音 莫華倫:對歌劇前景有信心

  【晴報專訊】眼前的莫華倫,格仔上衣襯休閒褲,看上去就是普通港佬,沒人想到他是享譽世界的華人男高音歌唱家。「我沒有架子,可以去五星級酒店吃自助餐,也能在街邊吃碗麵,沒所謂啦,都是人一個。人要擔演很多角色,你要隨時調整,永遠只做一個角色,唔落得台,如何向前走?」他笑呵呵說道。

 

 

  歌劇乃西方藝術,主角以白人居多,華人想插足已屬難事,而莫華倫早在1987年於世界十大歌劇院之一的柏林德意志歌劇院演出,並瞬即成為首席男高音。以為他生於音樂世家,自小受歌劇薰陶,非也!他生於北京,七歲來港,父母均是醫生。「小時候唯一薰陶是(父母)拿些醫療標本,告訴你,這是人肝,肝有甚麼功能;這是腎,腎有甚麼功能。唱歌劇,想都沒想過。」

 

有心唔怕遲

 

 

  直到去夏威夷讀大學,他才第一次睇歌劇。「那時十八、九歲,睇過一次就愛上。」加上選讀的會計專業,他完全不感興趣,讀了半年便轉去音樂系。「音樂,甚麼時候接觸都不算遲。一個人的路,無論學甚麼,多大年紀,只要覺得適合的,就去試,不試永遠不知道結果,只有後悔。」

 

2011年與戴玉強、魏松組成「中國三大男高音」,經常同台演出,這次《托斯卡》,也會再度合作。

 

  莫華倫試對了。只是,在蜚聲國際後,他竟選擇回流香港,這個歌劇至今仍不發達的地方。「歸屬感吧,作為中國人,回到自己的地方,發展空間更大,而且,我想在大中華區推廣歌劇文化。」1992年,首度回港演出;翌年,在《歡樂滿東華》唱《O SOLE MIO》(《啊!我的太陽》)震爆杯,引起轟動;迄今,他為推廣歌劇已勤勤懇懇努力逾20年,2003年還創立香港歌劇院,並出任藝術總監至今。「文化發展方面,香港是遠遠落後的,先不說西方國家,就跟北京、廣州、深圳也比不上。我覺得,香港人不要那麼多爭論及講那麼多無謂的政治,搞好民生、經濟、文化,才最重要。」

 

 

曾為謝安琪站台,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之後,偶爾合作同台唱歌。

 

非曲高和寡

 

沒有藝術家脾氣,常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演出,例如為某品牌烏冬賣廣告。

 

  展望未來,在香港推廣歌劇的工作依然任重道遠,尤其,它還是曲高和寡的藝術。「其實是錯覺,21世紀甚麼都有中、英文字幕,不用擔心聽不明,何況故仔在入場前已於簡介上看到,進去是聽音樂、美聲,那種力度、吸引力是任何音響都做不出來,我也是被它吸引入行,哈哈。」

 

  莫華倫直言香港有很多歌唱發燒友。「香港有很多合唱團,很多人白天返工,晚上一起排練,他們的熱情令我對歌劇的前景愈來愈有信心。」下月便57歲的他,最大心願是:「西九在十年內建好,歌劇院可以長期入駐,香港有世界一流的歌劇院,我就可以榮休,然後帶著孫仔去睇歌劇,那就美滿了。」說完,他會心地笑了。

 

90年代中搬回香港定居,並娶妻生子,兒子Leighton今年已19歲。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律政司就《願榮光》禁制令上訴得直,法庭批臨時禁制令,你認為能否有效阻截歌曲傳播?► 立即投票

更多娛樂情報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