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8-07-30

兒子捐糞移植 治好爸爸腸道頑疾

  【晴報專訊】糞便也可以是藥。有港人感染難辨梭菌,最嚴重日瀉10次,後靠10多歲兒子的糞便移植,治好惡菌;也有患克隆氏症男士月花萬多元使用生物製劑治病,其後接受糞便移植解決腹痛及肚瀉等問題。但中大腸胃科專家表示,有關技術的長遠影響仍屬未知數,曾有病人移植後對酒精敏感,外國亦有捐贈者把肥胖問題「移植」到受贈者;若胡亂移植,亦可變相移植傳染病、癌症。

 

醫生會取捐贈者糞便,加入生理鹽水,以大腸鏡、胃鏡及灌腸等移植;亦可製成膠囊藥丸植入。(iStock)

 

  人體內有100兆種腸道微生物,中大於3、4年前起透過糞便移植治療難辨梭菌感染,至今有30、40名患者接受治療,治癒率達8至9成。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指,難辨梭菌感染連抗生素都無法有效治療,有關技術先抽取經篩選的健康人士50至100克糞便,加入100至150毫升生理鹽水,再透過大腸鏡、胃鏡及灌腸等,將糞便內的好微生物植入病人腸道,半小時內完成。

 

染難辨梭菌 日屙七八次

 

黃秀娟指雪糕、花生醬等食品含多種添加劑,影響兒童腸道微生物群,增長大後患腸道病風險。

 

  她憶述,曾有60多歲伯伯,3年前確診感染難辨梭菌,每天屙7、8次,嚴重一天屙10多次,更有腹瀉至脫水及死亡風險,3年內服食多種抗生素,仍效果不佳。後往中大移植糞便,其兒子僅10多歲,擔心冀便量不夠,儲足3天不排便,捐贈時冀便量高出正常量一倍。現時伯伯再沒腹瀉腹痛,每天正常排便。

 

  另一患罕見腸病克隆氏症的30多歲男士,一年至少12萬元用生物製劑治病,1個月前接受糞便移植,不再有腹痛、腹瀉及發燒,但近日仍有些少肚瀉,接受第二次移植來預防。

 

  中大兩年前設「糞便銀行」,接受市民捐贈糞便。黃表示,捐贈者須符合多項條件包括18至45歲、不肥胖(BMI <=25)、無長期慢性病,及無食物或藥物敏感等,經抽血及糞便檢驗,通過後持續3個月到中大「如廁留糞」,亦不可出國。初期有13人願捐,僅7、8人合格,現有5名捐贈者,均屬中大職員。

 

歐美流行DIY移植 專家:恐致癌症

 

  近年歐美流行DIY,YouTube有數千條影片教人自行移植糞便。黃直言,外國流行動手製作注射器,將冀便以灌腸形式注射體內,雖可行,但絕不建議,因有機會移植不同疾病,甚至是傳染病及癌症。她又說,雖暫未有病人出現嚴重副作用,但中大4年前有首個難辨梭菌的移植個案,病人原愛飲酒,移植後對酒精敏感;外國研究亦曾有捐贈者有肥胖問題,受贈者移植幾年後亦變肥,故需嚴格篩選捐贈者。

 

 

轉載自: 晴報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更多時事要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糞便移植 #克隆氏症 #腹瀉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