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0-06-26

短訊查問近況 直播教做運動 長者服務IT化

  【晴報專訊】長者年老體弱,易受病毒攻擊。疫情下長者服務亦要轉型,不少服務單位改用「高科技」接觸長者,以手機傳短訊、拍片繼續服務,甚至推出「直播做運動」等模式助長者維持健康體魄。雖然不少興趣班改為「小班制」,令長者實體社交網收窄,但有醫生觀察到不少長者使用智能手機進步神速,「無得打牌,一樣可練下腦力。」

 

  疫情促使長者服務IT化。醫學會會董陳念德表示,會方素有舉辦社區學堂與長者聯繫,並由義工進行定期探訪,惟疫情下不便聚集和上門探訪,服務亦轉向「WhatsApp化」:「例如用短訊問長者是否夠口罩、漂白水等防疫用品,再安排送上門;亦會拍短片傳授健康資訊,例如怎樣保持社交距離買餸等。」

 

長者更懂得用智能手機

 

  陳醫生稱,不少70、80歲長者在疫情催迫下,使用智能手機技巧有提升,「有時唔識打字,便錄音發問」。他又說:「有長者覺得嗅覺轉差,擔心『中招』。我們會問他是否聞到其他食物味道,並告訴他失去味覺、嗅覺通常是年輕新冠肺炎患者才有,慢慢令他沒那麼擔心。」

 

  此外,疫情亦令社區活動人流大減,陳醫生坦言,過去安排20人活動,現在只有約5、6人,且以低接觸為主,「一個踏單車、一個睇報紙,很少聚在一齊,更加不可以唱歌仔和唱大戲」。

 

明愛長者中心拍攝短片教長者做運動。(受訪者提供)

 

  明愛元朗長者社區中心督導主任馬玉霞稱,中心改行「預約制」控制人流,學習班和記憶訓練班亦採用小班制,每班不超過8人。另外,除通過短片、短訊聯絡長者,中心更開直播活動,鼓勵長者齊齊做運動,「雖然中心重開,但不少人怕聚集而不想來,用直播可增加互動性,令他們在家維持做運動等習慣」。

 

採預約制控制中心人流

 

  她續說,為了防疫,亦暫停唱歌、煮食等高危活動,改以靜態或運動類活動為主,且因注意到不少人長期留家抗疫致情緒繃緊,故增加靜觀活動助長者紓壓。她指出,疫情亦促使長者有更大動機打破科技壁壘,學用智能手機在WhatsApp群組查問有何服務。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表示,雖然疫情期間有提供服務,但不少長者不敢「落樓」。(受訪者提供)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總監唐彩瑩表示,疫情下中心的支援認知障礙症等服務如常,但不少家屬或長者怕被傳染而拒來,故特意加強上門訓練服務,「比平日多了約十分一人有此需求」。

 

  社署透露,因應疫情發展,會調整資助福利服務運作安排,現時長者地區中心和長者鄰舍中心均可透過預約參加小組和活動,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或單位服務名額亦恢復至約平常的一半。

 

社交活動減少 認知障礙易惡化

 

  疫情下為了保社交距離,原來亦令患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情況惡化。唐彩瑩說,長留家中令不少長者身體及認知能力退步,「部分人因減少活動,令小腿肌肉退化,本身識得自行去廁所和食飯,現在也要着尿片和餵食」。

 

  另外,因認知障礙症患者怕改變環境,令他們疫後重返中心亦有困難。唐解釋:「他們慣了留在家,有些人會發脾氣,不肯到中心進行訓練。」

 

 

下一頁 昨增14宗輸入個案 醫療專機菲來港 55歲男搶救3日不治

轉載自: 晴報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更多時事要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林鄭月娥 #疫情 #IT #檢測 #口罩 #新冠肺炎 #長者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