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5/2023 16:00

《匯市縱橫-蕭啟洪》不用還就借

  相信大家每天都接到不少莫名奇妙的來電,有些是電話調查,有些是騙徒來電騙財,但更多的是推銷產品的來電。我們經常聽到有很多人被網上的騙徒騙走了錢,有時金額甚大。讀者都會認為自己沒有那麼笨給人家騙財的,但當你看到被騙的人有大學教授、高薪上班一族及富裕的中產人士,就不能掉以輕心了!
 
  網上騙徒猖獗令大家對陌生來電高度警覺,大多數人採取不認識的來電不接的應對方法。但筆者覺得只要保持頭腦清醒,凡事分析一下、多問一下,中招風險定必可控。且在筆者的經驗中,還是銀行及財務公司的推銷產品來電較多。筆者並不介意接到這些推銷來電,因筆者覺得總有需要資金周轉的時候(尤其交稅期近時)。另外,畢竟筆者身為銀行從業,對於銀行的推銷活動應該予以支持。因此,若時間允許筆者會讓她說完後才禮貌地拒絕。若碰巧筆者有急時之需,便更理想。但有時筆者總愛搞笑的回復:不用還的就借!
 
  借貸就是在未來某一個時點(或指定的某段時間內)借款人把借款全數歸還出資人。這樣,借貸就是先洗未來錢了(透支未來的現金流)!借款人需預計自身未來的現金流能滿足還款要求。同時出款人往往會考慮借款人未來的還款能力才借出資金。市場上亦衍生了很多風險管理模型,當中歸納借款人的各類背景而得出的還款能力指標。如有職業比無職業好,公務員較為優勝,在同一公司入職愈久便愈理想,教育程度高會好一點等等。這些條件選擇發揮著大數據的優勢,往往比個別的盡職調查還靠譜,且需時較短,效率較高。
 
  但若果借貸方是一個國家又如何量度他的還款能力呢?首先,債務是本幣結算較好,因為現今世界,絕大部分的貨幣供應為信用貨幣,即是通過政府或政府授權印鈔機印出來的。搞不好它只是紙一張而矣!因此還款能力是不用質疑,問題是收回來的「錢」能不能買東西或能買多少的東西了!前者是貨幣仍有沒有信用,後者是貨幣在通脹下的購買能力有沒有改變。
 
  一個國家的信用得看其國家的經濟及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美國作為現今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及全球重要貿易國家,加上過去一個世紀的經營,美元已成為國際最大的結算貨幣了。從這角度看,美國的信用短期內不容置疑。其實現在美國的債務佔比(GDP)為107%,相對於日本的237%、意大利的135%、新加坡的126%及葡萄牙的117%,還有很大的上行空間。在國際地位穩如泰山及通脹仍可控的前提下,美國的舉債能力確實還有很大空間。剩下的只是內部的問題了,即共和黨與民主黨的政治討價還價的問題了。在假設我們不會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債務上限談判只是一場政治秀,對金融市場不應該有太大的影響。
 
  回到根本的問題是儘管美國債不會違約,但債務是否會被通脹蠶食而變得一文不值也是關注重點。如前述,除了國家實力外,對國債最大的威脅是通脹,日本現通脹率(按消費物價指數)約為2.7%、意大利為4.5%、新加坡為5.7%及葡萄牙為5.8%。若以通脹率來衡量國債的價值,通脹愈低支撐的債務佔比愈高。目前美國的通脹為4.5%,因此我們可以相信美國國債到135%水平也可。因此,美債還是穩健的!
 
  筆者有個觀念:通脹是一個貨幣現象,即貨幣供應增加將推動通脹上升,前提是新增的貨幣能從某些管道下流至普羅大眾手上。日本雖然貨幣供應超乎想像的增加,但下流不暢令日本通脹率仍在2.7%的低位徘徊。因此,大家需多留意美國的工資增長,此為財富下流的重要指標。目前美國平均時薪以年率4.45%上升,雖然已是年半低位,但仍高於疫前的平均3%水平,值得關注。美債的威脅仍未解除。
 
  美債的問題不在於債務上限,而是貨幣濫發令通脹成隱憂令美債有進一步下跌的風險。當通脹上升,美國政府債務負擔便愈來愈輕。因此美國在可見的將來信用不會動搖,通脹在4.5%水平的前提下,美國人仍然可以以債養債。這就真的做到「不用還」,當然就可以繼續借了!
 
*本周策略*
 
  離岸人民幣:早前建議於6.9400水平沽出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已於7.0200平倉,損失800點子。
 
  歐元:早前建議於1.0850水平買入歐元兌美元已於1.0700平倉,損失150點子。
 
  澳元:本周建議候高於0.6700水平沽出澳元兌美元,目標0.6500,止蝕0.6820。
 
《招商永隆銀行環球金融市場部總經理 蕭啟洪》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即時新聞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