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
2018-07-04

貿易戰公路上奔馳

  駕著美國著名電單車品牌哈利(Harley-Davidson)在美國公路上奔馳,是不少美國公路電影的橋段,也是不少人心目中的「美式」旅程。然而面對貿易戰,哈利也放棄了「美國製造」。哈利周一(25日)宣布,計劃將部分生產線由美國轉移至海外,目的是避免受到歐盟對美國實施的報復性關稅的影響,成為首間因歐盟對美國入口實施關稅而縮減本地生產的美國生產商。圍繞美國對外貿易紛爭自3月至今仍未休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不過有分析就看好亞洲新興市場股市表現,下半年將撥開雲霧。

 

面對貿易戰,哈利(Harley-Davidson,圖)也放棄了「美國製造」。 (iStock圖片)

 

  哈利預期,稅務成本累計全年將達9,000萬至1億美元,將令每部電單車價格平均增加2,200美元,因此選擇轉移生產線而不加價。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事後在Twitter發文批評哈利「率先舉白旗」,甚至威脅或對哈利大手徵稅。哈利雖然植根美國,卻是一間國際企業,其海外銷售佔四成,收入來源除美國外就是歐洲;去年該企在歐洲售出4萬部電單車,佔全球銷售16.5%,或佔美國以外銷售額逾五分之二。可想而知哈利為何冒著「背叛美國製造業」的罪名也要遷移生產線。

 

  特朗普事後威脅對歐洲入口汽車徵收20%關稅,早前又下令調查由歐洲、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入口的汽車及零件,是否對美國家安全造成威脅;跨大西洋的載客汽車及零件貿易去年總值達600億美元。歐盟官員周一則表示,未決定實際如何回應特朗普的威脅,但可以預期歐美之間在貿易關稅方面你來我往的狀況還會持續一段日子。

 

  哈利並非單一事件,自特朗普3月對入口鋼鐵及鋁材開徵關稅,向全世界開戰,並與歐洲、中國及其他北美國家等等互相以關稅報復,不少國際企業「身受其害」。德國汽車品牌Mercedes-Benz母企戴姆勒(Daimler)早前警告,中國對美國入口徵稅,將影響盈利;美國通用電氣(GE)亦表示,美國對該公司從中國自家廠房入口零件徵稅,會產生不良影響。

 

中企併購行動減慢

 

  這一切還是中美貿易紛爭仍在「紙上談兵」階段就發生。美國於6月中公布對5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首批商品關稅將於7月6日落實。在此前各種各樣的消息已足夠市場炒作,如周初有傳特朗普計劃禁止大部分中國企業投資美國科技公司,並禁止額外科技出口到中國。消息一出,內地上證綜合指數即連跌4天,上周五(29日)始見回穩,全周跌幅1.5%,美股道指截至上周四(28日)跌1.5%。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事後否認有關說法,美國財長姆欽(Steven Mnuchin)則表示計劃進行中,但強調計劃「非針對中國,是對所有意圖竊取我們技術的國家」;不過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四(21日)與歐美多間跨國企業高層會面,回應貿易戰時表示對美將「以牙還牙」,相信中美之間的紛爭仍有漫漫長路。

 

  中美貿易關係緊張已打擊中資投資美企,彭博數據顯示,中國投資美企數字,包括併購、聯營及收購股份等形式的投資,自2006年以來一直呈現上升趨勢,去年更增至292宗,但2018年暫時僅錄得136宗,數字不及去年一半(見圖)。顧問及研究機構Rhodium Group就指,今年頭五個月中國對美國收購及投資金額跌92%,至18億美元,期內投資美國的中國資金淨流入負78億美元。Rhodium Group指,中美貿易關係緊張限制投資,改變2015年及2016年中國企業積極海外收購情況,今年首五個月逾20億美元的收購相繼告吹,當中螞蟻金服併購大型跨境滙款公司速滙金(MoneyGram)亦於1月時被美國方面叫停。

  

 

  未知是否如俗語所言「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中國及歐洲早在2013年開始就投資協議談判,但近日有加快的跡象。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卡泰寧(Jyrki Katainen)表示,中國與歐洲正跨出第一步進行談判,將合作確保多邊貿易不會驟然停止。「我認為我們有所進展,中國及歐洲都相信多邊主義及有規有矩的世界秩序。」更指預計在數周時間內將會達成投資協議。

 

  至於加拿大與墨西哥更是無奈,一早談判好的貿易協議,竟然可以因特朗普上任而推翻。如今美國將撤去關稅作為籌碼,要求重新談判3國之間的貿易協議,而談判則要待墨西哥於7月1日的總統大選後才能成事。

 

  貿易戰下無一國家能獨善其身,中國及歐盟分別警告特朗普的做法將危害全球經濟。不過金融界普遍認為,貿易戰始終是政治因素,實際影響不大,甚至看好今年較早前經歷風暴的新興市場。

 

新興市場處最佳狀態

 

  匯豐環球投資管理環球首席策略師Joseph Little表示,2017年各類資產回報表現有同步增長之勢,但在2018年已不復見。他點出四大因素令投資市場波動,包括美國通脹較預期快、貿易紛爭、歐洲及亞洲發展中國家增長前景放慢,及美元強令新興市場面對挑戰。他認為這些因素亦會影響下半年的市況、甚至2019年。

 

  而他對環球經濟基本狀況仍然看好,認為增長前景穩健,企業表現維持良好,全球衰退風險偏低。當美國經濟有過熱危機,歐洲及日本則稍見落後之時,新興市場卻處於所謂的「最佳時機」,增長強勁、通脹偏低,基本狀況看好,特別是亞洲新興市場。不過他亦強調,美國通脹情況或令聯儲局在加息方面更進取,這是一大風險。

 

  匯豐環球投資管理亞太股票投資管理董事麥嘉慧亦看好亞洲市場,她認為亞洲股票平均估值較美國市場低,但企業盈利增長卻普遍高於全球,因此吸引投資者。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剖析天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