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23-04-03

【專訪】陶冬:現代銀行倒閉中很多和人性有關(有片)

  為防範銀行擠提,美國設立了聯邦儲備局,作為銀行流動性的最後提供人。但是,銀行倒閉並沒有因此消失。瑞信亞太區財富管理部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博士接受《經濟通通訊社》專訪時就稱,監管其實也是人,現代銀行倒閉中很多和人性有關。

 

監管者也是人,也有利益考量

 

  各國加強監管,但是在制止新的銀行危機上,效果並不理想。首先,監管者使用的是倒後鏡,針對過往的漏洞亡羊補牢,但是金融創新往往走在監管的前面。第二,在利潤誘惑和信息不對稱下,總有銀行鋌而走險。最後,監管者也是人,也有利益考量。

 

  美聯儲上演了「鴿派加息」的一幕,一方面再次加息,另一方面選擇在前瞻性指引和記者會上暗示加息周期接近了尾聲。針對銀行業流動性壓力,鮑威爾只是說會密切注視其發展,更拋出「信貸條件緊縮相當於加息」的論調。

 

  他解釋,聯儲面臨兩難境地,通脹高企和中小銀行不穩同時出現,兩者所要求的貨幣環境是相反的。聯儲決定將重點放在物價上,聚焦在它明文規定的責任上。至於防範金融風險,那是財政部、聯儲和FDIC的共同職責,它並不負有全責。

 

大批資金流出美國中小銀行

 

  他續指,短短時間內有超過1.5萬億美元流出美國中小銀行,這已經不再是個別事件了。過去大家覺得把錢存銀行保險,所以願意接受0.5%的利息,而對4%收益率的貨幣基金視而不見。如今發現銀行也不保險,於是爆發了儲蓄搬家,貨幣基金3月以來淨資產暴漲,基本上來自出走的中小銀行儲蓄。

 

  中小銀行少了儲蓄,做生意賺錢的工具就少了,利潤自然下來了。美國財長耶倫稱之為「結構性風險」,但是3家金融監管部門卻有相互推搪的傾向,不願意冒政治風險而採取預防性措施。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專訪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