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18-08-30

【荷蘭直擊】Miffy可愛經濟學 吸金60年

香港篇:商場小店 靠小兔翻身

 

  賣日本卡通精品的店舖盛行一時,大都集中在旺角的潮流特區和學校區,100呎不到的小店,貨品排得滿滿,米奇和Hello Kitty一個貼一個,後面還有個白雪公主,想拿放在後排的貨,店員會忽然熱心上前幫忙,其實怕貨品被推倒,要重新執過,哪一間的店員好人,哪一間會被盯緊,都是女學生的情報交換。

 

Brenda去日本密過回鄉,311地震時她坐在巴士上前往機場中,結果行了兩個鐘到機場,地震後她如常去日本見供應商,盡顯情義。

 

  今時今日,卡通精品店逐漸在這城市消失,何況是在Miffy精品從不大熱的香港,但在淘大商場逾20年日本精品店的Brenda,在5年前開設了Miffy產品Facebook專頁,現店內大部分都是Miffy產品,佔全店收入一半,「以前一直有賣,但產品不多,後來日本出多了款式,我們開始入多些,慢慢愈來愈多客人問,就變了主力賣Miffy。」

 

Miffy專頁立大功

 

  Brenda貫徹只賣日本精品,與日本供應商入貨,2003年沙氏後認識了居日的香港朋友,轉攻日本卡通精品。她至今仍堅持每年去幾次日本,初期一年13次,現在個多月去一次,「要與供應商打招呼,我們不是大客,入貨量不多,要讓他們知道我還存在,或者我在當地見到合適的貨,看看是哪個廠家,都可以叫供應商找給我,所以一定要保持關係。」今天在日本出街的貨品,Brenda明天便能展示在店內,她說這是最大優勢,同時可以是缺點,因為運費成本高,貨品價格可能偏高。

 

  「我會直接跟客人說,我的價格可能高一點,尤其是與網店比較,因我有間舖要交租。」初入淘大,舖租1萬多元,20年後的今日是3倍,管理費每年增加,但生意停滯不前,她直言,平均每日做不到3,0004,000元生意,小店都難以維生。小店一直設有Facebook專頁,但有客人常說看不到Miffy產品,於是5年前她分拆出Miffy專頁,可說是救了Brenda的小店,「不做網絡,我估舖頭的生存機會少了一半,因為沒有辦法開拓新客源。」現代人行街購物用手指多於雙腳,入店買東西的人極少,Brenda說做單一貨品,好處是客人會主動找上門,也可試新產品的反應,所以生意明顯增多,「有客人來店取貨,轉頭我Post另一件貨上網,她又說要,但件貨明明一直放在舖頭當眼處,他們入到來就是不會看,惟有勤力出Post。」

 

貫徹日本卡通精品店貨品放得密密麻麻的特色,而且款式很多,Brenda解釋是小店策略,存貨少但必須幾乎「乜都要有」,因為始終難以預測哪些貨能跑出。

 

經營廿載得商場垂青

 

  兼營網店有得必有失,其他網店在日本直擊入貨過程,客人即時下單,而且沒有租金壓力,甚至明言「不用替人交租」,價錢可以更低,但Brenda說不能在乎太多,「鬥低價只是玩死自己。」她笑言賣的是「無謂嘢」,屬於奢侈品,客人大都是有多餘錢買個心頭好的心態,「最緊要有,不是畀不起錢。」

 

  「以前我讀書成日來的。」Brenda現在最常聽到的說話,當日的妹妹仔客人,今天已為人母,拖住仔女來打招呼,令她又愛又恨。儲下一班長期客人,她留意到,現在的客人大都是專業人士,有一定消費力,喜歡的貨品類型都不一樣。最好賣始終是Miffy公仔,不是收藏也可送禮,男女客人都會買,其次是小家品,座枱燈、餐具、濕紙巾蓋都有長期客,「客人買了3對一模一樣的筷子,80多元一對,因為工人不小心掉了,也有人一次過買10多個File,勝在儲得多都不用太多位置放。」但她說,只要有新款式,大都能吸引一批客人,「兩年未出過新款雨傘,一出好多人買,有人一次過買45把,真係鍾意Miffy的人忍不到手的,一定要買。」

 

  在淘大商場逾20年,Brenda見證香港的零售興衰,沙氏期間她每日開店,最記得有一天只做了15元生意,但她說,沙氏後半年已回復生意,適逢當時認識了日本的朋友,開始轉做日本卡通精品,至近年專攻Miffy,她說自己一直只是順住走,沒有太刻意宣傳。有趣的是,去年聖誕節,東港城在商場辦了Miffy展覽,經Facebook找上Brenda參與,20年來首次走出淘大,「我不是大公司,舖頭平日只有我與一個員工,竟然做了27pop-up store,沒有蝕本,又見到很多客人,賺了一次很好的經驗。」

 

執櫥窗是開精品店的關鍵環節,Brenda說每數天要將貨品轉位,「試過一轉位,有客人以為是新貨,之前一路看不到,雖然都在櫥窗位。」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生財有道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