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18-11-15

【綠色黃金】花旗參的二三事,港年入口250萬公斤

 

出口篇:洋參出口有增無減 九成到港再轉運

 

  西洋參從來不在歐美人的飲食文化,加拿大的西洋參之旅中,安大略省西洋參種植者協會安排了一頓西洋參入撰的晚餐,有趣的是,在席的港、台記者其實不太嘗到當中的參味,猜測當地人是否不太接受到西洋參的甘苦味,因此菜式不會有突出的參味。不過,加拿大種植的西洋參,多年來幾乎有增無減,現在年產量可達超過270多萬公斤,全因來自亞洲華人市場的需求。

 

花樣百出 迎合亞洲人

 

  加拿大和中國之間的西洋參貿易,據知早在清代出現,最初為外國給中國的貢品之一;而香港大約是戰後,即1945年後開始,但數量極少,直至80年代才逐漸成形,並成為加拿大西洋參的最大出口地,當時入口量大約3萬多公斤,至90年代中,已增加至95多萬公斤,至2000年後,一直維持在200多萬公斤。安大略省西洋參種植者協會主席Remi Van De Slyke形容業界在30多年來,經歷了有如過山車的起伏,「80年代開始擴大,種植的農夫和出口量都大增,在90年代後期又停滯了,直至最近8年是很成功的時間,成功的意思是,無論是產量或質素,我們都在行內領先。另外,現在的行業夠大,讓農夫可投資先進的科技,並能透過種西洋參獲得不錯的收入回報。在80年代,種出來的西洋參時好時壞,直接影響行業發展。」

 

Remi展示種植兩年的西洋參模樣。

 

  很多種植西洋參的農夫,以前是種植煙草,「大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很多農夫見到一個趨勢,就是亞洲、中國對西洋參的需求大增,而且煙草是不健康的產品,相反西洋參是健康的,所以很多農夫轉型。」同樣是收入可觀的農作物,種植西洋參起碼讓農夫的內心舒服一點,縱使他們自己較少食用。

 

  在加拿大務農是家族生意,而且本地需求有限,大都要想辦法出口,變相是經營貿易生意,種植西洋參更加依賴出口,以亞洲客人的喜好為依歸。有如農夫Carl的做法,把西洋參先放在雪房,造出客人喜好的紋理,又好似亞洲客喜歡圓圓肥肥的,農夫大都多等一年,起碼種植4年才出售等。Remi則說,普遍亞洲客都喜歡參頭圓一點、大一點,所以會盡量切走分支,分開出售。

 

走前一步 擴年輕市場

 

  加拿大的西洋參有九成出口至香港,然後轉運至其他地區,近年台灣、新加坡、中國部分商人都直接從加拿大入口。而亞洲區的經濟、農夫的產量、品質、存貨量等都直接影響出口價,還有美國的產量,「很多人以為西洋參主要來自美國,但當地的產量遠不及加拿大,大約相差10倍。」但他說,兩地的西洋參屬同一品種,質素也沒有分別,不過美國產量多的話,整體的出口價格或下降。另外,中國也開始種植西洋參,用的都是北美西洋參的種子,但他認為因應氣候、土壤、種植方法等因素,產品自然不同。

 

  至於近年在亞洲大行其道的韓國人參,Remi認為與西洋參是截然不同的產品,沒有好壞之別,「韓國政府和公司花了很多錢和努力,推廣他們的人參,並視為國家驕傲。我們同樣很自豪,能夠種出有質素的西洋參,我不會叫別人不要食韓國人參,我會說,如果你覺得食參是健康的,應該兩種都食。」

 

加拿大參農推出新式健康食譜,在沙律、果汁中加入西洋參,希望將食材年輕化。

 

  加拿大的西洋參業靠的是華人市場,近年嘗試出口印度、西歐等地,但仍在非常初步的階段。而在華人市場,飲參茶總有一種很「老」的感覺,是上一代的食材,業界將會擴大或萎縮,完全取決於新一代能否接受,產品是否能夠年輕化。農夫們不依賴華人零售商,決定自己走前一步,推出切合年輕人飲食的食譜,並走進運動界,建議做運動前後飲用,及推廣有西洋參成分的美容產品等。

 

為甚麼西洋參又稱花旗參?

 

  根據本地參茸界的老行尊所說,香港在戰後已進口加拿大的西洋參,但數量不多,也可能美國人真的更會做生意,翻查80年代的統計數字,美國參入口香港的數量,遠超來自加拿大的數量。在1984年,美國入口香港的西洋參約有19萬公斤,來自加拿大的只有3.4萬公斤,但這並不是西洋參為甚麼又稱為花旗參的直接原因。因為產量不多,加拿大參先運到美國,再在美國運至香港,由於運貨的都是美國商船,船上插住俗稱花旗的美國旗,於是大家逐漸統稱北美西洋參是花旗參,甚至誤以為西洋參全都來自美國。

 

人參 VS 西洋參

 

人參 (長白山人參、韓國高麗參等)

 

 

產地︰亞洲,主要在中國東北、韓國、不丹、西伯利亞東部

種植環境︰冷熱分明的天氣、濕度低、土地較乾爽

味道︰帶刺激的苦味

性質︰性陽,有補氣、補身之用,較適合在較涼的天氣食用,但可能引起燥火。高麗參是經過處理的人參,相對較溫和

 

西洋參 (花旗參、北美參)

 

 

產地︰美國北部、加拿大安大略省

種植環境︰含沙量較多的泥土、陰涼氣候、水源清徹

味道︰帶有甘甜味

性質︰性陰,有清熱下火之用,全年都可食用,但偏寒涼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生財有道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