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26/02/2018

【奧斯卡2018】五首最佳原創歌曲 哪首最讓你耳朵感動?

#Movie & Drama #90th Oscars #奧斯卡 #最佳原創歌曲 #《Mystery of Love》 #《Mighty River》 #《Remember Me》 #《This is Me》 #《Stand Up for Something》

  要記住一部電影,除了劇情和人物外,相信戲裡歌曲和音樂最是能喚起你對電影畫面的記憶。無論是幾個音的旋律還是簡單一句歌詞,都足以成為很好的Story Teller,是電影靈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今次奧斯卡的5首「最佳原創歌曲」都是很好的耳朵電影。

 

1/《Mystery of Love》-(《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Oh to see without my eyes, the first time that you kissed me……」來自電影《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原創歌曲《Mystery of Love》的開頭,用輕快舒服的旋律引你走進故事,頭一句浪漫歌詞經已清晰交代二人含蓄情愫。整首歌慢調子的節奏不覺悶,反而令人沉溺入去,有聽完再聽的衝動。聽著一句句直白的歌詞,四分鐘便帶你重溫這唯美愛戀故事。

 

 

 

2/《Mighty River》-(《MUDBOUND》)

 

  來自電影《MUDBOUND》的原創歌曲《Mighty River》同樣以慢調子的節奏貫穿整首歌,但感覺上帶點傷感。細聽歌詞、旋律間透露著生活的重重困難和挫折,但簡單一句「love is the answer, hate is a cancer……」將「愛」仍然是最大的信念和治療一點即破,儘管旋律憂傷但也帶給激勵。

 

  另外,此歌是入圍最佳女配角的Mary J.Blige和美國歌手和創作人Raphael Saadiq一同創作的,是首屆同時角逐「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原創歌曲」兩項獎的人。

 

 

3/《Remember Me》-(《玩轉極樂園》)

 

  來自《玩轉極樂園》的《Remember Me》是唯一一部入選最佳原創歌曲的動畫電影,喜歡迪士尼電影除了畫面豐富之外,音樂的融入是最大的特色。《Remember Me》有幾個不同的版本,以下這兩個版本,同一首歌,竟可以感覺到很快樂,但也可以很催淚。

 

催淚版

 

快樂版

 

 

4/《This is Me》-(《大娛樂家》)

 

  來自電影《大娛樂家》的《This is Me》相信是這5首裡最振奮人心的。開頭旋律很輕,由Keala Settle近乎清唱的方式傳入你的耳朵,整首歌該柔的地方柔,該激的地方也處理的很好。聽著「This is brave, this is proof, this is who I'm meant to be, this is me……」就覺得整個人都跟著激昂了,確實是很有感染力的一首歌。

 

 

 

5/《Stand Up for Something》-(《Marshall》)

 

  Andra Day的Powerful Voice和句句歌詞間所透露的Powerful Message已經是訴說故事的最好方式,再加上樂器和旋律雙管齊下,一度在將故事推進了高潮。很喜歡歌詞「And it all means nothing, If you don't stand up for something……」,簡而精,為故事畫龍點睛。

 

 

24/05/2024

芙莉歐莎的過去,Anya Taylor-Joy怪得過份美麗

#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 #Movie & Drama #后翼棄兵 #Furiosa: A Mad Max Saga #北族人 #Anya Taylor-Joy #電影 #巫魍之災 #五腥級盛宴 #思.裂

  已經看了《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Furiosa: A Mad Max Saga)兩次,兩次都是IMAX,為了觀賞裡頭黃沙萬里的壯闊景觀,也為了欣賞Anya Taylor-Joy的美——就算由頭到尾爛身爛勢污糟邋遢,但依然無法掩蓋她的美,以及經由她眼神所散發的強悍。

 


《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

 


《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

 


《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

 

  好多女星都很美,但Anya Taylor-Joy的美,美得不典型(甚至有點怪),或許如此,她演出的角色,大都不典型——在她第一次參與的電影《巫魍之災》(The Witch),她的角色,是17世紀新英格蘭一個清教徒家庭的大女,跟隨家人,住在一個不毛之地,純真的她,從沒怨言,仆心仆命照料父母細佬妹,偏偏被家人視為女巫化身,是一家不幸之源。

 


《巫魍之災》

 

  她那一張臉,以及一對天生特別大(和分得比較開)的眼,在戲裡,先後呈現了無邪與邪氣。這是2015年的電影,當年的她,19歲。

 

  翌年,《思.裂》(Split),主角不是她,而是作為那個多重人格患者主角禁錮的對象,但這個被禁錮的自殘少女Casey,每一次出場,我都望到實。

 


《思.裂》

 

  (對我來說)Anya Taylor-Joy的確有種令人想一直望實她的無形力量,而這種力量,更遍及任何類型角色,不論是《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的Beth,一個甩不掉酒精藥物的怪人棋后;又或《五腥級盛宴》(The Menu)的Margot,一個被騙去孤島享用名廚晚宴的相對平凡女子;以及《蘇豪的最後一夜》(Last Night in Soho)的Sandie,一個在上世紀60年代倫敦追夢卻活得沉淪的美女,回看另一位女主角Thomasin McKenzie,當然都很美,但就是美得較典型。因為這一個追夢女子,令George Miller決定找她去演Furiosa,一個曾經由Charlize Theron所演繹角色的少女版——George Miller的選擇,連Charlize Theron都稱讚。

 


《北族人》(The Northman)

 


《蘇豪的最後一夜》

 


《五腥級盛宴》

 

  今時今日,在IG看到的,都是某種相近的美,世人所追逐的,往往偏向某種美的共同標準,當一切都變得太單一和正路,個世界就好悶。

 


《后翼棄兵》

 

  Anya Taylor-Joy說明了:怪,也可以很美。

 

  她的美不來自某個外在標準,她本身,就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美的標準。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