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親子理財
23/06/2023

保持求知精神,幫助成長提高學習成效

#理財 #求知 #親子 #主動學習

  有人認為部分香港的學生缺乏求知精神、分析能力,究竟是甚麼原因造成呢?有甚麼方法解決呢?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頻道引述的研究,認知科學家指出每個人出世時都是科學家,充滿求知精神,不怕失敗和主動學習。但為何我們的孩子逐漸失去求知的精神 - 追求知識的動力,創意和分析的能力,少了歡愉?

 

  原因是在沉重功課和頻繁測驗/考試的環境下,特別在很多亞洲的孩子,為了應付考試而讀書、參加補習班,以為考到滿分就是一切,所以變成了一個讀書機器。

 

  有些父母從幼稚園便給子女過多習作,課外活動做,但是往往會適得其反,有可能令孩子對學習產生抗拒,升上中學時會對讀書失去興趣。

 

  潘宗光教授在說到,父母過份關心子女,事事安排好,給最好的條件/物質,替他們決定一切,以為是為他們好,但會令到孩子失去獨立思考能力及失去主動。背後原因是父母有很高的期望,子女即使不喜歡,但卻不敢說,只有跟從。慢慢孩子就失去了獨立思考能力,缺乏主動性,甚至會有不同的情緒問題,輕則憂鬱,重則自殘身體。

 

  外國例子,德國的森林學校,芬蘭的教室,澳洲規定中、小學在家功課的時數,目的是希望學生在早期(高中前)培養及保持求知的精神,讓兒童及親少年去探索、發問、思考,主動尋找答案,勇於嘗試。

 


(istock)

 

求知精神和追求知識有顯著的關係

 

  研究指出求知的精神和追求知識有顯著的關係,所以保持小朋友求知精神很重要。父母如果要孩子跟從指示去做,說 「這些題目不會考,先溫習測驗的試題。」研究指如果我們把孩子當成機器,繼續以他們的記憶力(死梗硬背考試的內容)作為評分準則,那豈不是將他們當作電腦?

 

  科學家提出電腦的運算能力,永遠比人強得多。那麼我們的小朋友將來豈不是會被機器取代?相反,如果我們幫助孩子發展出一些機器無法做到的技能,鼓勵他們積極投入學習,例如有問題/疑問,要調查、研究,找出事情的意義,找出不同範疇的因果關係等,那樣他們才會有將來。

 

  我們不是完全反對測驗/考試,因為測驗/考試有他們的好處,當我們為自己做測驗,就會知道自己那裡有不足。但當我們只顧溫習書本的內容,就會以為自己吸收了所有知識,但不一定能變成長期記憶。

 

保持孩子主動學習

 

  何時及怎樣培養和保持孩子求知的精神?

 

  香港「星之子」陳易希中五畢業被科大破格收錄,他發明的天份,是從「主動學習,拆爛嘢,從失敗、嘗試、成功,有求知精神」開始,父母的鼓勵當然也是重要因素。

 

  孩子的求知慾在升上幼兒高班時(約5歲)開始出現,故此讓他們積極投入學習會令大腦釋放多巴胺荷爾蒙,帶來有成就的滿足,孩子就會更投入、願意學習,良性循環。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發揮,給他們空間發問及尋求答案是積累知識最好的方法。

 

  研究指出當我們積極投入一項活動時,大腦顯示它的奬賞迴路(reward circuit)會被激發尤其是在海馬體(Hippocampus)裏,海馬體又稱做快樂尋求系統,令人投入和願意學習(Gruber et al., 2014)。

 

  總結:明白求知的精神和主動學習對於孩子的學習進程非常重要,父母應考慮不只為了考高分而安排密麻麻的功課給子女。應多給孩子空間培養和保持孩求知的精神,主動追求知識,自己解決問題/困難,幫助孩子成長,才是平衡及對孩子最好的培育。
 

07/06/2024

有錢人特質 | 日本財經作家分析富豪生活習慣!42%有錢人愛穿這個貼地時裝品牌!富豪眼中時間唔係金錢?願意花錢在哪裏?

#運動 #理財 #生活習慣 #旅行 #人際關係 #Uniqlo #富豪 #Pantry熱話 #日本 #LIMO

  大家對有錢人的印象是怎樣?滿身名牌?享受高級晚餐?但只愛「獨食」,不愛分享十分吝嗇?日媒《LIMO》報道,曾從事銀行行業10年的財經作家椿慧理,觀察很多持「黑卡」的富豪生活習慣,發現4個共通特徵,他們的生活可能比大家想像中平淡!立即看看是不是你眼中的富有生活日常?

 

生活習慣一:健康就是金錢!保持運動習慣管理好身體

 

  俗語有話:「時間就是金錢」,有錢人未必這樣想,他們相信沒有健康的體魄很難管理好自己的事業!他們有「身體是資本」的概念,平日注重睡眠質素、健康及飲食習慣等等。他們會經常運動,可以保持健康之餘,還可以減壓,可見他們覺得做好對身體的「自我投資」才是長期成功的秘訣!當鍛鍊好身體,在生理及心理上都有助更有效率地工作。

 

(圖片來源:Envato)

 

生活習慣二:不追求潮流!日本富豪最愛哪個「平民」時裝品牌?

 

  滿身名牌可能是大家對富裕人家的既定印象,但調查顯示42.1%的富有人士會選擇穿著平價品牌UNIQLO!比起奢侈品的Logo標誌,他們更著重衣物的實用性及舒適度。可見很多富豪為人「貼地」,下次到平價服裝店選購衣服時,分分鐘隔離就是一個富翁!

 

(圖片來源:Envato)

 

生活習慣三:重視人際關係!常有同學聚會、請員工去旅行?

 

  富有人士生活日理萬機,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必定沒有社交生活,不能和朋友聚會?但富翁們往往重視人與人的連結,他們周不時會與舊同學相聚,又或者和家人去旅行維繫家庭關係!有些老闆對員工更猶如自己的親朋好友般,會定期帶他們組織員工旅行,他們相信重視人際關係,有助他們的事業,以及擴闊社交網絡。

 

(圖片來源:Envato)

 

生活習慣四:不吝嗇為他人花錢!

 

  懂得守財才會發達?不完全正確!很多富翁對自己的花費十分謹慎,但很願意花錢在他人身上,例如包辦家人旅費,或者捐款幫助有需要人士。令到身邊人感到幸福,同時亦增加他們的滿足感!

 

(圖片來源:Envato)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