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行政人員
29/08/2023

本港大型基建動工,建築測量師需要大量生力軍!具備4大軟技能,非本科生都可入行

#就業 #求職招聘 #職場技能 #工程 #經濟 #基建 #香港 #測量師 #行業 #測量師學會

  本港近年多項大型基建工程相繼動工,政府又銳意增加住宅供應,還要面對建築物老化、重建等問題。參與建築物「生老病死」的測量師,人手固然更緊張,需要大量生力軍加入。

 

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黃國良(右)及建築測量師陳蔚晴(左)均認為,只要對行業有熱誠、願意不斷學習、樂於溝通及具應變能力,就算非就讀測量本科也可入行。(梁偉榮攝)

 

  不過,想入行是否很困難?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黃國良及建築測量師陳蔚晴均認為,若具備4大軟技能:1.對行業有熱誠、2.有上進心、3.樂於溝通,以及4.具應變能力,非本科生都有機會加入行列。

 

  香港未來10年建設項目不斷,港府也預計本地未來10年的整體工程量,會由每年約2,500億元增至3,000億元的水平,如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等項目已蓄勢待發,加上公營房屋及私人住宅單位的落成,而且也有愈來愈多舊樓等待活化及重建,意味著工程量翻倍,社會對測量師的需求殷切。

 

港工程不斷 對測量師需求殷

 

  與此同時,退休潮和移民潮湧現,導致測量界出現人才斷層,人手緊張問題進一步加劇。黃國良提到,現時本地每年測量專業的畢業生(包括學士學位、副學士及高級文憑)人數約900人,但由於大部分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的畢業生,繼續修讀相關課程,所以每年真正進入市場的畢業生或只有約400人。

 

  他補充,雖然畢業生就業率接近100%,但本港測量相關機構超過400間,即平均一間公司也請不到一個人,「若只靠本科生入行,又怎能趕得上工程的需求?」所以,近年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入行門檻與黃國良逾30年前入行時相比,已逐步放寬。

 

  「過往需要修畢學會認可的大學測量專業學位課程才可入行;現時就算非本科生,如經濟、統計學、商學等也有機會入行,其後可再進修及考牌。」

 

  黃國良又指,不論是本科畢業生與否,最重要是對測量行業有興趣、有憧憬,而且肯努力、有上進心、多學多問。

 

願意多學多問 確保掌握理論

 

  他坦言,想成為測量師,首要條件是要對行業有基本認識,「你有興趣,自然就會想認識多一點。」他以自身經驗為例,在九龍城寨出生及成長,小時候會看著對面公屋地盤起樓,讓他萌生改善居住環境的想法,所以對建築產生興趣。因此不斷勤奮學習,最終如願以償考進當年理工學院測量專業,畢業後成為測量師。

 

  黃國良又強調,測量師的職責甚廣,且行業瞬息萬變,所以有志投身的年輕人,必須願意多學多問,保持求知慾。「至今還記得初入行時,主管曾跟我說,在入行首3年,若不懂就虛心向前輩發問,確保自己掌握得到理論,而我也確實是這樣走來的。」他憶述,當時常向不同判頭請教關於如紮鐵、落石屎等技巧,從而了解不同工序,之後可作出準確估算和判斷,並能自信地與他們討論及分析合約細則,自然有人會信服。

 

  現為建築測量師的陳蔚晴認為,樂於溝通和懂得應變也是必備的軟技能,因為每一個項目都有許多不可預測的變數。

 

  她以早前遇到一個商場欄河翻新工程項目為例,由於不少物料在疫情期間供應中斷或延遲,導致整個翻新工程無法如期完成,引來客戶投訴。作為項目經理的陳蔚晴,需立刻與團隊和不同部門如結構工程師、建築師等溝通,並進行多次臨時會議,聯手尋找解決方案,「當時基於我的技術知識,提議轉用另一種可承受相同重量、有美觀性、送貨時間可短一點的物料。」最終成功解決問題。

 

  陳蔚晴笑言,全因測量師工作充滿挑戰,才有如此大興趣。「雖然每次都好辛苦、好大壓力,但解決問題後的滿足感,已蓋過了一切。」她又認為,作為「樓宇醫生」能診治「奇難雜症」,確保社會安全,是相當有意義的事情。她坦言,從未後悔入行。

 

診治樓宇「奇難雜症」 具滿足感

 

  值得留意,畢竟測量師是一門專業,修畢學會認可的大學測量專業學位課程的畢業生,仍需要進行不少於兩年的在職專業工作實習,並通過專業學會評核(即考牌),才成為合資格的註冊測量師。至於非測量學的畢業生雖然可入行,但仍需不斷進修,方可參與專業學會評核,要成為註冊測量師所需的時間就會較長。

 

  黃國良和陳蔚晴均笑稱,考牌後薪酬將會「三級跳」,以政府工料測量師薪酬為例(見表),考到牌前所擔任的職位為助理工料測量師,薪酬逾3.6萬起;而成功考牌後,便即可成為工料測量師,起薪點可達6.7萬元,可見通過專業學會評核的重要性。

 

 

28/05/2024

自閉青年獲Rosewood酒店培訓聘用!任餐廳實習生咖啡拉花獲讚、改善表達能力!助增加自信融入職場

#實習 #咖啡 #殘疾 #溝通技巧 #餐廳 #酒店 #就業 #友善職場 #拉花 #社交技巧 #自閉症 #管理學 #技能增值 #NGO #香港瑰麗酒店 #BluHouse #職場

香港瑰麗酒店社會公益總監吳家麗(右)透露,計劃未來將自閉症人才引進至酒店房務部。左為LoveXpress創會主席潘嘉麗。(彭大偉攝)

 

  在香港旅宿餐飲前線行業人手不足之際,包括自閉症譜系障礙在內的殘疾人士,就業率不足兩成。非牟利機構(NGO)指出,盡管近年自閉症青年求職相對較易,但能持續獲聘者不足3成。

 

  自閉症青年陳錦盈和鄭苑淇今年藉「BluUp技能提升計劃」,在香港瑰麗酒店餐廳BluHouse當實習生。兩人坦言,實習經歷能學習更多職場工作技能,同事間真誠相待及讚賞,提升了其待人和溝通技巧外,也增加其工作自信。

 

  據立法會文件,撇除智障人士,估計2020年有534,200名殘疾人士,當中22,400人為自閉症患者,而殘疾人士勞動參與率為19.7%;另有調查指出,特殊教育需要(SEN)青年獲聘後,能做滿9個月的人不足3成。

 

  為了善用自閉症人才及打造友善職場,香港瑰麗酒店與非牟利機構愛‧傳遞(LoveXpress),合作策劃「BluUp技能提升計劃」,讓自閉症青年在酒店餐廳BluHouse參加綜合服務培訓課程,在真實職場環境中發展所長。

 

拉花技巧 獲讚「靚過其他同事」

 

  學員之一的鄭苑淇坦言,過往曾有不愉快的工作經歷,同事之間講是非問題,使她認為大眾對自閉症人士反感。但深明「自閉症不是不工作的藉口」,盡管擔心未能應付餐飲工作和不被同事接納,也決心藉計劃鍛練一番。

 

  幸好,BluHouse為學員提供一對一夥伴措施,指定6名餐廳員工成為學員的工作夥伴,適時地指導學員工作。在夥伴帶領和20周訓練下,是次經歷令她擴闊眼界,甚至認為比在快餐店工作學得更多,「畢竟這裏除了講求快外,也要保持服務(質素)好。」

 

  同事之間的真誠相待和教導,也令她更放膽地表現自己。惟與自閉症人士相處,或需付出更多耐性。苑淇認為,若能再加強同事間的磨合、多點稱讚,能有助她更快融入和提升其自信心。

 

  另一學員陳錦盈以自身為例,BluHouse咖啡師曾大讚其咖啡拉花技巧「拉得靚過其他同事」,自行編寫的拉花秘笈也寫得仔細、實用。這些賞識不單是肯定了其能力,也讓她更有信心,強調適當的稱讚有助她們投入工作。

 

BluUp技能提升計劃首批SEN學員畢業典禮昨日舉行,其中3名學員將獲聘為BluHouse全職員工。(受訪者提供圖片)

 

與同事顧客溝通 改善社交技巧

 

  談及實習得著,她則表示,由於自小患有語言障礙,成長過程中不斷透過治療輔導、各項溝通技巧培訓和演講訓練,針對說話內容、聲線等逐步改善其表達能力。在實習期間,同事間的交流和與客人的溝通,也使其社交和溝通技巧突飛猛進。從一年前無人能聽懂她演講,進步至能對答如流地接受訪問。

 

  計劃的首批學員昨(27日)正式畢業,據悉全體學員均獲不同機構聘為全職員工,其中錦盈與兩名學員將留於BluHouse任職,另有一人更被挖角,將於迪士尼樂園繼續從事餐飲工作。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