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立會透視鏡
29/07/2022

制度可以改,但不可以破!

#路政署 #立法會 #國旗

  上星期有一場政治風波,揭示香港對於已有制度嘅遵從同破壞,已經有一套新嘅睇法同做法。

 

  事緣上年國慶前後,有市民自發申請喺元朗一帶路燈懸掛1200面國旗,結果收到路政署一張6位數嘅帳單,合共15萬元行政費同巡查費。事件經過立法會議員跟進同傳媒廣泛報道之後,最終由特首李家超「一錘定音」,指示豁免有關收費,換句話說,呢15萬開支由政府一力承擔。15萬對於政府當然係小數目,但問題就係,守護制度、守護法律係政府一直強調的話,點解「愛國」就可以破壞制度?「愛國」係唔係都要尊重一下制度?

 

(資料圖片)

 

  成件事問題嘅最大核心,係申請者申請嘅時候已經知道佢係要畀呢筆錢先可以掛國旗,而掛國旗喺燈柱,要由指定承辦商去做,仲要喺夜晚非繁忙時間,搵人封部分行車線先可以掛到,所以先涉及呢15萬元嘅行政費用。

 

  你可以鬧政府收得貴,但掛之前你已經知道係要畀呢筆行政費,你亦係同意畀錢政府先幫你掛,但你萬萬不能點知到後來就竟然有議員覺得呢個係愛國嘅表現,所以政府係無理由亦唔應該收呢筆錢。

 

  今次做咗豁免,將會令到路政署嚟緊陷入兩難局面。第一難,以示公平的話,路政署開放個個團體都可以喺燈柱申請掛國旗,太多人申請的話又要搞抽簽,咁全香港所有燈柱要都由承辦商去掛國旗,條數由政府一力承擔,亦即係話由市民荷包拎錢負責;另一難,如果政府免卻麻煩,唔再畀人申請,以後政府自己負責掛晒國旗的話,咁去年獲批免費掛國旗嘅團體就變成為「特權分子」。Tina真係想知,政府今年將會點解決。

 

  制度破壞係好容易,特別係手握公權力、有話語權嘅人,要破壞真係輕而易舉,但係破壞咗制度之後所帶來嘅後果,係可以好大。制度定咗就大家要遵守,覺得制度不合時宜嘅,就唔該謀求共識去更改制度,否則日後一有咩事鬥大聲鬥牙力就可以破壞制度,咁香港仲有咩價值可言?

 

14/07/2023

處理樹木投訴歎慢板 拖1年覆「仍在調查」 4部門互卸責 半年「轉手」5次

#申訴專員 #趙慧賢 #路政署 #渠務署 #漁護署 #樹木投訴 #地政總署

  【晴報專訊】本港不時發生塌樹,惟現時政府負責管理樹木的部門多達10個,致權責不清,甚至互相推卸。申訴專員發現,政府投訴熱線1823年均接獲約2.4萬宗涉樹木的投訴,當中約1,100宗涉部門權責爭議,每年有數十宗投訴需時逾3個月才回覆投訴人;如前年6月一宗投訴,歷經4個部門「轉手」5次,至半年後樹木辦才介入;另一宗涉及塌樹風險的投訴,1年後投訴人才獲回覆「仍在調查」。申訴專員指問題樹未獲適時處理,造成安全隱患,建議樹木辦應及早介入釐清部門責任,盡早處理。

 

問題樹木未獲適時處理,恐危及市民。圖為早前尖沙咀海防道鬧市一棵大樹倒塌。(資料圖片)

 

  尖沙咀海防道上月初曾有一棵12米高大樹從斜坡倒塌,而負責管理的是建築署。公署調查主任梁偉倫表示,現時本港樹木視乎其所屬範圍,分別由路政署、渠務署、漁護署等10個不同政府部門管理,發展局轄下的樹木辦,則定立護養樹木的分工安排和處理投訴機制。

 

每年千宗涉權責爭議 部分逾3個月始回覆

 

  熱線1823在2018年至去年10月,共接獲逾12萬宗涉樹木的投訴,平均每年約2.4萬宗,涉及部門權責爭議的每年約有1,100宗;而各樹木管理部門接獲投訴後,一般需在10至30日內經1823回覆投訴人,但期內共有449宗涉權責爭議的樹木投訴,需要逾3個月才能回覆。

 

  他解釋,樹木辦會將接獲的投訴個案分類,並要求指定部門回覆,如相關部門拒收,1823會按機制待相關部門投訴主任重新審視個案,仍未能解決爭議後,樹木辦才會介入協調,惟其時可能已過了4至6個月。他舉例稱,1823前年6月接獲投訴指一棵樹木氣根太多,同日轉介至地政總署;惟個案在同年11月才轉介至建築署,並再轉往教育局及康文署,同年12月底樹木辦才介入,並敲定由教育局負責,但當時已是接獲投訴的195日後,即歷經逾半年。

 

  而在10個部門當中,接獲最多投訴的地政總署,延誤情況最嚴重。自2018年至去年10月為止,回覆緊急個案的平均日數介乎45至104日,遠高於其他部門平均的8至14日,至前年12月,逾期回覆1823的個案數目更佔整體逾期個案的99.5%。梁偉倫透露,前年5月14日,1823接獲有樹木有倒塌風險的投訴後,轉介至地政總署,但署方直至去年5月26日才經1823通知投訴人「仍在調查」,形容情況不能接受。

 

申訴專員8建議 促樹木辦早介入

 


申訴專員趙慧賢建議樹木辦,應及早介入釐清部門責任。

 

  申訴專員趙慧賢強調,問題樹木如未獲適時處理,可構成衞生甚至安全隱患,認為樹木辦應要「站得前一些」,在督導及統籌方面要到位,並向樹木辦提出8項改善建議,包括應以個案時間作原則介入、善用處理個案的經驗以減少部門爭議、指示部門及早安排聯合視察等。發展局回應稱,樹木辦和各樹木管理部門已採取多項改善措施,且漸見成效,如本年初至今樹木管理相關的逾期處理投訴個案數目已減少逾9成,處理時間亦縮短。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