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樂

尋‧情‧味
12/01/2024

土瓜灣近60年老茶莊傳承做茶的堅持與認真!第二代︰守好本業同時嘗新合作

#老店情味 #茶葉 #老字號 #人情味 #德祥茶莊 #土瓜灣 #街坊老店 #老店 #茶莊 #傳統茶莊

  老舊社區蘊含著悠久歷史文化,如茶葉般愈陳愈香,即使外型純樸無華,但沖泡後散發出深邃茶香,芳香回甘讓人回味,坐落土瓜灣的德祥茶莊就如茶葉本身,稍無聲息地散發著層層底蘊。

 

 

  財團收購與重建發展為紅磡和土瓜灣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德祥茶莊附近的崇志街變化甚大 ,昔日舊樓紛紛遭美輪美奐的住宅及商場取代,幾道街的距離存在著截然不同的風景,而德祥茶莊則守候於區內內街位置,見証著時代變幻。

 

  德祥茶莊現在由創辦人張茂輝及兒子張鴻標共同管理,而張老闆在五十多年前已與茶葉結緣 ,他於1964年來港,由起初騎單車四處送茶葉,到1966年於東頭村成立德祥茶莊,1989年搬遷到土瓜灣銀漢街現址,當中經歷過幾次裝修變動,本來前舖後居的格局不再,閣樓隨著店舖發展改為存貨作用,但店舖不同角落仍滲透著歷史痕跡,包括88年保留至今的紙皮石地磚,以及一罐罐人手製作的傳統茶葉罐,罐上字體與門面招牌大字同樣氣勢磅薄,由張老闆打工時 期認識的書法家一筆一墨揮筆寫出,整齊陳列在店內,體現著獨特的茶莊氣息。

 

 

  「雲南出產普洱,福建則是鐵觀音和水仙,閩北有水仙壽眉,浙江有龍井。」張老闆看著玻璃門上一排排的茶餅朗朗上口道出。德祥茶莊經營茶葉批發,茶葉到店後經過存放及處理再外銷, 除了提供給本地茶樓和食肆外,主要經營外貿生意,80年代主打日本市場,提供大量罐裝茶葉到旅行社,到90年代起發展到台灣及馬來西亞等地。 張老闆帶著茶葉向外打拼擴充市場,亦因為茶葉向內鞏固著家庭關係,與兒子阿標關係緊密, 除了傳授茶葉及生意上的知識外,也傳承著做茶做人的堅持和認真。「普洱多數飲熟茶,生茶未飲得住,一定要存放味道才會變好。」「又例如鐵觀音必須經過焙火才能去除草青味,用電爐慢慢焙火,才會較易入口」阿標指出茶葉必須用時間慢慢薰陶和經營,做人做茶道理同出一轍。問及阿標對於時代變遷的應對,他堅持守好本業,保留本來營運模式,同時亦會歡迎各類合作嘗試,因為他知道茶葉生態有所不同, 漸漸應用於其他範疇,德祥茶莊亦曾為啤酒公司提供茶葉製作手工啤,讓他知道茶葉的應用原來可以更廣更有創意,年輕人喜歡花巧及願意嘗試新事物,更容易透過不同途徑引導他們按觸茶葉文化;問及有否想過讓兒子一樣繼承父業,他一方面希望,但同時知道現今世代必須發展多元化,才能適應環境變化。

 

 

  六十年代開始土瓜灣輕工業蓬勃,民生商舖林立,隨著時代變遷,張老闆亦見證著附近老店的 黯然離場,面對這環境變化,慶幸對於主要經營出口生意的德祥茶莊未有太大影響,對於發展商敲門亦不為所動,雖然面對著不同變化我們要懂得對應,但也許正如阿標所說,守好本業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也許以不變應萬變,才是面對當今社會的最佳對策。

 

德祥茶莊 – 土瓜灣

創於:1966年

經營:茶莊(批發及零售)

地址:土瓜灣銀漢街13號

貨品:中式茶葉、茶壺及茶具

 

07/06/2024

駱克道55年麻雀館見證行業變遷!麻雀枱由「泥地」變「草地」、深圳碰槓牌取代傳統廣東牌!與食店合作派食物、伙旅行社辦深度遊,傳承麻雀文化

#街坊生意 #灣仔 #本地遊 #老字號 #麻雀館 #香港蔴雀娛樂公司 #老店 #麻雀 #老店情味

  談到香港人的消遣娛樂,當然少不了「攻打四方城」。麻雀耍樂於香港傳統文化植根甚深,而五、六十年代為香港麻雀館的黃金時代。昔日駱克道娛樂場所林立,入夜後,其中一塊巨型霓虹招牌尤其矚目,它正正就是屬於香港蔴雀娛樂公司。

 

  香港蔴雀娛樂的創辦人為張法平,即現任董事總經理張家寧的爺爺。張法平本為教師,在六十年代偕同妻子從廣東三水南下香港,曾在不同地方打工,後來在麻雀館晉升快,就省吃儉用,繼而成為股東。六十年代的灣仔曾經有過十間麻雀館,張法平相中灣仔一帶的發展潛力,決定自己投資,於1969年創立香港蔴雀娛樂。張法平當時也做過酒樓及歌廳生意,隨後專注投入麻雀館業務,太太則照顧家庭,從旁輔助。到2003年張家寧的嫲嫲癌症病發,痊癒後自知已到風燭殘年,便交付孫子好好管理麻雀館。他憶起小時候只會在店內砌麻雀金字塔,對如何營運完全不熟悉,連打麻雀也是後來才學。最初接管經營時,曾經做到蝕本。爺爺叫他從計數開始學,花了一段時間才逐漸上軌道。

 

昔日香港蔴雀娛樂公司的巨型招牌,今已拆卸。(照片由香港蔴雀娛樂提供 )

香港蔴雀娛樂的創辦人為張法平。(照片由香港蔴雀娛樂提供 )

 

  隨著時代變遷,香港蔴雀娛樂的營運模式也經歷了不少變化,譬如「泥地」已被「草地」淘汰。「泥地」為木枱,「草地」則為電動麻雀枱。這代表於「泥地」上打的傳統廣東牌已被「草地」上打的深圳碰槓牌取代。兩者之間的分別在於後者無法上牌。能夠上牌的時候,章法稍為重要,而碰槓牌的話,章法依然重要,但運氣佔較大比重。不過這也意味著習慣打傳統廣東牌的老人家,逼著要與時並進,改在「草地」上打麻雀。

 

「草地」,即電動麻雀枱。

 

  人手方面一樣改變不少。其一是以往無論女性表現多出色,到退休那天還是只能當侍應工作,而這一代,女性員工已上升到一半比例,現在店內亦有女經理。其二是過去麻雀館只有全職工作,現時則有部分員工為兼職工作,有些人會寧可打幾份工,較能靈活分配個人時間。至於工作天數,以前是每三天就休假一天,現在則是上班兩天就休假一天,一個月有十天的有薪假期,有此改變主要是因為招聘較以往困難。發薪日方面則由過往每天發薪,改成十五天發薪。

 

  香港蔴雀娛樂的街坊生意居多,遊客較少,故此除了提供娛樂,他們亦扮演了一個街坊聚腳點的角色。老友記可以在此聚在一起聊天,附近上班的裝潢師傅或廚師趁休息時間來麻雀館摸幾圈。他們亦與灣仔區其他食肆,如忠記粥品,合作派發食物給長者,連結駱克道一帶的街坊街里。另外,香港蔴雀娛樂之前跟遊戲《明星3缺1》合作,現在正計劃與旅行社合作舉辦深度遊,打算在營業前的時間讓觀光客參觀麻雀館,教他們打麻雀,可見他們團隊持續不斷花心思為了讓更多人接觸及了解麻雀文化。文化傳承從來不易,這間五十五年的老店可謂盡心盡力。

 

 

香港蔴雀娛樂公司-灣仔

創菸:1969年

經營:麻雀館

地址:灣仔駱克道384-388號嘉賢大廈地下B舖及閣樓全層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