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政經頑石不低頭
27/11/2017

兩個收水大不同

#聯儲局 #歐洲 #央行 #貨幣政策

  今天講收兩個水,一個收得唔「合皮」,一個收得好「合皮」。

 

  唔合皮的收水,是環球央行收水。

 

  圖一是環球三大央行美、歐、日的收水情況,可見到美、歐都收水了。

 

 

  美國的收水進程已公布了,基本如圖示,另個為市場關注的是加息。上周四凌晨美儲局公布了10月會議紀要,顯示近期所有委員重申支持漸進加息,多位委員認為只要美國經濟仍在軌道上,短期加息是有依據的,不過少數委員反對近期的加息,因為通脹低迷。委員們認為通脹可能在更長一段時間內低於預期,甚至擔憂通脹會下滑。

 

美加息觸動骨牌效應

 

  無論美息在12月加不加,但在2018年一定加,只要美息一加,就會扯動其他市場的息口增加,中國息口自今年7月以來已上升了近0.37厘,升息,代表收水。圖二形象性地講了,耶倫臨別加息,會觸動了個加息的骨牌效應,歐息、中息已動,水亦在收。

 

 

  上周四歐洲央行公布了10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對量化寬鬆(QE)結束保持開放性得到廣泛支持,延長購債9個月是一致共識,部分政策制定者呼籲將前瞻指引與通脹上漲脫鈎,荷蘭國際集團(ING)認為其老調重彈,澳新銀行(ANZ)稱委員們對延長購債分歧擴大。

 

  歐央行10月紀要顯示管委會大部分委員認為非常緩慢調整前瞻指引是適宜的,但在延長購債方面的分歧擴大,部分委員希望有明確的結束日期,但部分委員擔心確定量化寬鬆結束日期可能導致緊縮效應。

 

  中國的收水及加息大勢要看周小川的臨別「贈言」。

 

  十九大閉幕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上發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對十九大報告金融部分進行深入解讀。周小川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金融領域尚處在風險易發高發期,高槓桿是宏觀金融脆弱性的總根源。

 

  通過壓縮企業部門槓桿率和政府部門槓桿率,同時穩住居民部門槓桿率,中國宏觀槓桿率有望逐步降低,接近20國集團(G20)的平均槓桿率220%。

 

  未來3年,為了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逐步降低槓桿,中國可能實施中性偏緊的貨幣政策,資金面將維持緊平衡狀態,中國債券市場可能會承壓。

 

  環球大央行中,似乎仍只有日本央行在放水,但潛事情是在發展中的。

 

  前周,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指出「反轉利率」(加息)不僅損害銀行利益,也限制了借貸,實際會對經濟帶來傷害,而非幫助。

 

  日本央行前審議委員木內登英認為,「反轉利率」是一個有重大意義的詞。在黑田的講話稿裏,日本央行不可能隨意加入沒有政策導向的詞。

 

  木內表示,日本央行可能會在2018年第一季度左右,將長期利率目標由10年期國債收益率轉移至5年期收益率,以期讓長期利率進一步上漲。而日本央行可能會對此給出正面的解釋,即在維持短期借貸成本低的同時,允許較長期收益率的上升,這樣可以更有效地刺激經濟增長。

 

  所以日本央行料將逐步消減寬鬆。2018年第一季度或之後不久,日本央行將調整收益率曲線控制(YCCC)政策,使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至當前0%目標之上。

 

  在黑田東彥發表關於「反轉利率」言論之前,分析師們指出日本會退出寬鬆,但要等到明年晚些時候或者更久之後。考慮到黑田東彥的此番言論,以及當前正值美儲局及歐洲央行將退出超寬鬆政策之際,日本央行退出寬鬆政策可能要快於預期。

 

慈善花膠宴名額60位

 

  以上的收水,都不會使投資者合皮,但下面的一個收水,是可以合皮的。

 

  上周五,曾智華在《經濟日報》〈肥碌出馬〉欄(圖三),提到與我再合搞一次「慈善花膠宴」。

 

 

  這次慈善花膠宴用上鰵膠公,價錢多少,自己去查,總之我一個仙都不收,酒樓則以成本價承做。

 

  ⑴時間︰2018年1月29日周一晚上7時起

 

  ⑵地點︰尖沙咀K11百樂潮州鮑魚飯店

 

  ⑶收費︰每位3,888元。3,000元為善款,888元為餐費。但大家不要立即交錢,先登記,通知有位後,才告知怎交錢。

 

  ⑷報名︰肥碌同學會找Candy報名,不是同學會的本報讀者,今早9時30分後致電2565 4079司徒小姐報名。報名時要講︰姓名、聯絡電話、所訂位數。我們會寫下閣下致電時間,額滿即止,本報讀者名額暫定最多60位。

 

  歡迎大家合皮地報名,交水。

 

08/05/2024

又話減息了!

#財金大勢 #減息 #聯儲局

  在上周五(3日)的疲弱美就業數據公布後,美聯儲局和市場又再話要減息了。

 

  今時市場預期2024年仍有兩次減息可能,而2025則有三次減息(圖一)。

 

 

  筆者認為美國就業數據一直存在造假成分。拜登為想連任,推出「拜登經濟」,主要是派錢,派到你好過去打工(打工要納稅,拿救濟不用納稅),所以一直就多了「自願」失業者。這個從美國勞工部(Establishment Survey)的不斷急升,和人口部(Household Survey)的升幅遲緩,以致這兩個數據自2022年3月起便分道揚鑣,兩者數據愈來愈不咬弦(圖二)。

 

 

  但大話講得多亦要找些時刻去銷毀「污證」,方法是今個月下調上個月的所謂「超喜」職位增長。直到今年4月,怕好歹也騙不了多久,便只好報出了個讓市場跌掉下巴的「少量」職位增長數。這超少的職位增長額,打臉了整個華爾街的經濟分析師,因為不少分析者,都以3月的「超好」職增長來作預期。但當醜婦見家翁時,華爾街的分析預期又被跌眼鏡。要衡量分析準確否,是看分析與現實差距多少。要準,統計學上,是不宜超過1個標準差。但今時是超過2個標準差(圖三),即是華爾街對4月的職位增長預期,全是垃圾預期。華爾街這些高薪、博士級的分析師,真的這樣垃圾?

 

 

  其實華爾街的分析師也不是這樣不堪,而是他們估不到在4月份政府僱員大幅減少(圖四的粉紅色位)。政府長期僱員是不會隨意減少的,4月這個減少是政府的臨時工,而這亦可以解釋了為何有圖二的兩個部門對勞工市場職位增長的分歧現象。

 

 

美國就業數據造假

 

  就是所謂職位增長好勢頭,是因為都只是臨時工、兼職工的增長。這些臨時工的工資自2022年3月起便一直下跌至今,原因簡單,有人拿了拜登救濟,但又想搵多些,便做兼職而不報有工做,故人口部來電問時,便是失業。但老闆要交稅,不報向勞工部報請了工人,怎成?至於請了的職位是長工定兼職就不用理,反正是有合理工薪支出,可減少盈利,就可以少交稅(圖五)。

 

 

  當一個如斯重要的經濟數據,但又被造假的數據也被市場炒來炒去時,筆者真無語。

 

  筆者於2023年9月4日有文:《唉!明知假都炒?》、2024年3月13日有文:《假到出汁》,已說得清楚,有興趣可翻看(圖六、圖七)。

 

 

 

  今周,又到公布美消費物價指數,又會不會反艇?又會因通脹降下不了,又要炒不減息了呢?明知假都被耍,無語。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