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缸邊隨筆
22/07/2020

阿爺想乜

#A股 #中國政府

  阿爺一時話牛市,一時話不許場外非法融資,一時又話放寬保險界持股比例,阿爺想乜呢?想個市生?死?唔生唔死?

 

  簡單一句,阿爺想個市:生。

 

  要個市生,但不可瘋,更不可違規,一切都要穩、緩。阿爺最怕又來個2015大時代,N個漲停板,跟著就不能不一刀切。

 

美要遏制中國崛起

 

  阿爺今時受四方圍逼,特別是美歐滅華之心日熾。筆者用「滅」華,並不是嚇人,自中美貿戰起時,筆者已指出,不關貿易事,美國是要遏制中國崛起,遏了兩年,中國還未死,於是就會發狠,出茅招,結果是中美難免一戰,有熱戰、冷戰、金融戰、顏色革命、超限戰……

 

  投資者在留心電腦屏幕、股價跳動時,也宜留心電腦屏幕以外,因為「戰事」一起,就會天崩地裂,不要只顧撿芝麻,而掉了西瓜。要不掉西瓜,就既要低頭拉車,亦要抬頭看路。

 

  大家都知一些港跨國銀行已對其客戶調查,看有無違「美國之規」,這包括與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人、公司,做生意,有交往,有關人士的意見、言行,而可以受美國拉者,此即是話:「everywhere is 孟晚舟,everyone can be 孟晚舟」,可以隨時被美國點名。

 

  據「e公司官微」報道:

 

  2020年7月21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突然宣布,將11家中國企業納入「實體清單」。華大基因(深:300676)、歐菲光(深:002456)、碳元科技(滬:603133)、今創集團(滬:603680)等上市公司或其關聯方牽涉其中。這也是繼5月23日之後,美國方面又一次拋出「實體清單」。

 

  此次清單行動將導致這11家公司在獲取美國原產商品(包括商品和技術)方面面臨新的限制。

 

  11家公司具體包括:

 

  因涉及所謂的「強制勞動」遭列實體清單的公司:

 

Changji Esquel Textile Co. Ltd.

 

昌吉溢達紡織有限公司

 

Hefei Bitl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合肥寶龍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Hefei Meiling Co. Ltd.

 

合肥美菱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Hetian Haolin Hair Accessories Co. Ltd.

 

和田浩林髮飾品有限公司

 

Hetian Taida APParel Co., Ltd.

 

和田市泰達服裝有限公司

 

KTK Group

 

今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Nanjing Synergy Textiles Co. Ltd.

 

南京新一棉紡織印染有限公司

 

Nanchang O-Film Tech

 

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Tanyuan Technology Co. Ltd.

 

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因涉及「基因分析」遭列實體清單的公司:

 

Xinjiang Silk Road BGI

 

新疆絲路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Liuhe BGI

 

北京六合華大基因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5月23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共計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包括北京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奇虎360、雲從科技等科技企業或機構。

 

  前次33家公司中,有9家公司被納入實體清單的理由同樣為「侵犯人權」。至此,今年以來涉及該理由而被「拉黑」的中國企業達到37家。

 

  華大基因為基因檢測行業的龍頭企業。碳元科技是一家專注於高散熱石墨膜等相關產品的技術研發與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服務於國內外多家手機及平板電腦廠家。今創集團則為軌交車輛配套產品行業龍頭,市佔率超40%,公司主要從事軌道交通車輛配套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產品包括頂板、地板、行李架、座椅、箱體等。

  

  可以預期,隨著中/美與中/五眼聯盟的矛盾日漸加深,將會有愈來愈多的中國科技公司被美國拉黑,列入實體清單,凡是龍頭科技企業,都可以無端惹禍,華大基因、碳元科技便是。

 

  投資者亦宜留意,港金管局也將與港銀行界,給出指引,如何應對美國一旦公布有關港人的制裁行動。

 

  筆者只能謂,美國的加害,不足以致命,但就總會使你煩,所以你問我阿爺想乜?阿爺已不是在想股市的生生死死,而是股市不要在此際添煩添亂,好讓阿爺有心有手去防疫、防洪、保國安。一到9月,疫去、洪排,便可全心處理國安(不要以為是港國安,而是南海、台海、東海國安一齊來),那時中港股市就可以有穩妥的外圍環境來走轉好市。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29/04/2024

回歸A股

#財金大勢 #缸邊隨筆 #中國 #A股 #投資 #經濟 #港股

  前周五(19日),市場才擔心,恒指會跌穿萬六。上周五(26日),市場望奔萬八了,為甚麼有這個反差?一言括之,回歸A股啦!留意,是回歸A股,不是港股。

 

  美國遏制中國崛起,在未用到炸彈前(筆者認為是遲早用),便會用一切銀彈來炸中國,貿易制裁、禁這禁那。但中國要拆招,就得組個「戰時內閣」,這個「戰時內閣」不是要動刀槍,而是要打金融反擊戰。

 

  美國的製造業打不過中國的製造業,但美國的金融業,就在本錢上、技巧上拉幫結派上還勝中國。中國能做的,是做好防禦工事,其中一條是挖好自己的戰壕,讓你打不著,或頂得住。

 

  今年1月29日,筆者有文:《阿爺又托市?》(圖一)。不過這次托,不是亂托,而是要增強國企的績效,哥仔靚,妹妹靚(績效好),你外資唔買是自己走寶。怎去提升國企績效?定指標囉,請看表一。這個2023年的國企考核指標,跟之前的考核指標,是更符合現時的西方審股標準。如不明白表一的「一利五率」、「一增一穩四提升」,就再看表二的廣東語演繹。做齊了,你老外能不流口水?

 

 

 

 

  不少投資者是不太明白這個2023年推出的新國企考核指標有甚麼差異處,因為大多數投資者都被數年來的A股、港股下跌,嚇怕了;亦受到不少抹黑中國經濟的外媒及恨華中國人言論所惑,對中國的挖溝、築牆視而不見。 

 

  在《阿爺又托市?》一文中,筆者指出:「到今任總理李強,他除跟李克強少了個『克』字之外,尚有甚麼差別?

 

  筆者認為他的主要任務是要做個金融社會的總理。這跟歷任總理的任務是有所不同。自1978年起,一直都有國企改革,大家對比一下就知之前的國企改革是執漏,今時則是要提升。」

 

  數月下來有功效了嗎?看A股能守三千(圖二)、恒指能守萬六(圖三)已知。今時連國際巨鱷也集體看多中國。以下是抄自《金融界》的,不要說筆者亂說。

 

 

  

 

  「在這波看多中國資本市場的大潮中,高盛和瑞銀成了急先鋒。

 

  上周,瑞銀全球新興市場股票首席策略師Sunil Tirumalai上調A股和港股股票評級引發關注。瑞銀指出,MSCI中國指數EPS(每股收益)未受房地產趨勢的影響。在MSCI中國指數的成分股中,消費和互聯網行業比重居高,隨著消費出現初步回暖跡象,業績料有更佳表現。

 

  瑞銀給出了自己的兩大邏輯:一是從傳統角度看,2月資金的短暫現身可能並未構成強大的基本面催化劑。但這確實有助於為大跌/震盪的市場築底,扭轉了下行風險格局。二是中國企業股息、回購超預期的趨勢日益增強。若全球市場更加擔心地緣政治以及在更高利率維持更長時間的情景下,股東回報的可見度提高可以大有裨益,將密切關注市場改革的下一階段。

 

  與略顯含蓄的瑞銀相比,高盛的看多熱情更加奔放、直接!

 

  高盛在研報中直截了當的表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情緒、風險、偏好和興趣正在改善,預計即便是不考慮基本面情況,隨著A股資本市場制度的完善與規範,股市仍有較多的價值可以釋放,估值提升潛力約20%,樂觀預計或有高達40%的潛在上漲空間。

 

  高盛從基本面到政策面,再到資本市場估值以及上市公司業績,全面看多A股。高盛在研報中寫到:

 

  一是中國第一季度的經濟表現已經好於預期。製造業和非製造業的PMI數據有了有意義的改進,二是國家隊的加入改變了A股風險回報的方程式。在此前,投資者擔心進一步的下行風險,當國家隊提供支持時,意味著遏制了繼續下行的風險。這是海外投資者尤為關注的重點。三是中國企業陸續披露的2023年四季報的業績整體好於預期。從估值角度來看,A股和港股均處於低位。四是當前全球共同基金對中國股票敞口佔總資產管理規模配置並不算高。

 

  與此同時,高盛分析師也注意到新『國九條』中關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分紅、退市等相關規定。高盛認為,A股股息率依然不高,上市公司在分紅上仍有很大的空間。在退市方面,剔除質量差的公司,保留好公司才能要提高股東和投資者的回報。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看多A股、港股等資本市場外,房地產市場復甦進展也被看好。

 

  2021年初,瑞銀大中華區房地產研究主管分析師John Lam罕見地對中國恒大給出了賣出評級,一度震驚市場。彼時,John Lam將中國恒大評級從中性下調至賣出,目標價從去年9月份的15.2港元削減至6港元。當年7月份,John Lam將恒大12個月目標價從6港元下調至3.5元,同時維持賣出評級。

 

  事實證明,John Lam的預警確有先見之明,幾個月後恒大正式暴雷。

 

  而如今,John Lam表示:『在三年的看跌之後,由於政府的援助,我們第一次對中國房地產行業變得更加樂觀。』他預計,國內住房需求和供應將在明年某個時候恢復到歷史平均水平,中國大型地產開發商們的股票可能會出現反彈。今年1月其已經將龍湖集團控股等幾家房地產公司的評級上調為買入。」

 

  還要筆者再說嗎?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