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4-09-08

賺了應該賺的

  「我覺得我們的 presentation 是total failure。」同事很洩氣地說。

 

  一年,我們幾個人分別要做不同範疇的產品開發,之後把蒐集得的資料整理,各自做 presentation 給老闆看。

 

  我負責的一個,未做已知道是不可能成功的。起初我也有點鬧意氣,有情緒,因為明知公司不會投資在這個產品上,那為甚麼還要做調查研究呢?

 

  在蒐集資料進行分析時,更加證明了我的先見之明。在面對排山倒海的數據和陳述時,我開始發現箇中有些東西和資料是我完全未曾考慮過,甚至從不知道這些零碎的數字是有用的。

 

  當我做 PowerPoint 時,雖然明知「死路一條」,我仍努力去做,希望把 presentation 做得好好睇睇──結構完整,條理分明,有邏輯有系統。

 

  相反,另一個同事知道他自己所做的產品將大有市場,所有人不問都知道這個產品將要上馬,只是投資方面未有定案,以及推出市場的日子仍有盤算外,一切天時、地利、人和因素都是 upside。

 

  同事亦很落力,他花了幾個星期,每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蒐集的資料多到裝滿十幾個紙箱,數據很多,他一樣把 PowerPoint 做到最好。

 

  可以理解,他的期望比我高。到 present 完後,老闆對我們兩個產品都沒甚表示,反而批准另外幾個規模較小、投資不多的產品立即開工。

 

  同事很失望,又沮喪,於是說了那句意氣話。

 

  我跟他說:「我們已經賺了應該賺的。」

 

  不是嗎?只要想深一層,你就應該明白:別人給我時間給我人工讓我去學習,我開心還來不及呢?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辦公室政治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