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7-12-27

A股打者愛也

  2017年既是港股豐收的一年,亦是內地在港定價權影響力獲提升的一年。今時今日的港股,跟美股關係已愈行愈遠,除非因為環球投資風險胃納出現重大改變,觸發大戶將股票減磅,或者外圍市場高估值高泡沫的狀況出了事,否則的話,港股是好是壞,其實一切視乎內地政策及A股表現而已。

 

  相比區內其他市場,A股今年談不上表現突出,有納入摩指因素、有經濟、有盈利,但上證指數依然在介乎3300點水平左右反覆徘徊,有時甚至像人民幣走勢般出現有管理下浮動。似乎,內地用了超過兩年時間,仍然擺脫不到當日股災的陰影,官方意志對於資本市場既愛且恨,盡可能的話,都不願見到股市大升,亦更不能大跌,形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內地早前有個觀察,就是兩年前入市的「國家隊」,仍然採取了逢高必沽的操作策略,用意在於避免市場過熱。

 

  「打槓桿」3個字,至今似乎遠較預期認真,而且牽涉層面可能連外界亦搞不清楚。說穿了,多年來的問題源於貨幣政策之前出過錯誤,造就資金氾濫,既投機亦構成資金外流壓力。其實,近年內地在控制金融市場風險上,對象已不限於銀行等中介機構,還包括產品、互聯網,凡有炒作熾熱的投資行為都一律高度戒備。總之,任何因素隨時可能觸及當局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政策大主題。既然經濟還好,市場亦未有更多不利消息,高槓桿、高風險問題,某程度上現時是良好環境可以盡快再「打」。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政府宣布10項短期控煙措施,你是否支持?「火車頭」問題未有規管,你接唔接受?► 立即投票

更多留給囝囝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