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8-11-26

身體鑲石 可損血管神經線

  【晴報專訊】將身體當作「首飾箱」?美國近年流行將「身體鑲石」,由常見鎖骨、手臂部位,發展至鑲於手指充當「鑽戒」。有皮膚科專科醫生指,身體鑲石傳入香港已久,但近年愈趨流行,因致發炎等問題而求診的個案,亦較數年前增長2至3倍,更有20多歲女生因而在鎖骨留疤。有穿環師指,每周接到4、5宗鑲石要求,以女性為主,提醒肩及頸位置應避免「鑲石」免碰撞受傷。

 

(iStock)

 

  身體鑲石近年愈來愈流行,美國更有青年以鑲石取代婚戒,將鑽戒「嵌入」手指中。皮膚科專科醫生侯鈞翔指,港人因身體鑲石而求診個案上升速度顯著,較數年前有2至3倍增長;最常見是在鑲嵌後出現發炎反應,甚至出現結締組織增生留疤,「有個案是20多歲女生,在鎖骨、乳頭和肚臍均有鑲石,結果鑲2個月後即有異常反應,包括在鎖骨、乳頭生出肉瘤、乳腺發炎等,即使移除底托,鎖骨亦留有疤痕。」

 

對應紋身圖樣 鑲石作點綴

 

侯鈞翔醫生

 

  侯醫生指,相較耳環、舌環等穿洞技術,身體鑲石要將金屬托植入皮下,風險較高,「需先於皮膚打洞,再切走部分皮肉,才可鑲入底托。若底托位置放得不正確,有可能壓着神經線和血管,導致感覺遲緩。部分人在長時間植入後,或現結締反應導致組織增生,令皮膚出現凸起疤痕。」另外,手指等血管、神經及肌肉分布細密地方,有較高機會影響活動機能,「若金屬托在體內移動,拉扯可造成肌肉組織撕裂。」

 

  穿耳穿環店「SD Jewelry」穿環師黃小姐指,現時每周約有4、5宗鑲石要求,當中以20多歲女性為主,最多人想在鎖骨之間鑲石;部分人會對應紋身圖樣,鑲石點綴,「最多試過同一人鑲6粒,但我們也會提醒勿在肩頭鑲石,避免遭胸圍帶、袋帶刮到受傷;頸位位置亦多血管,怕會受碰撞。」

 

留意底托材料純度

 

  她指,鑲石後一般靜待4至6小時後才碰水,亦要注意保持乾爽,至3、4周後傷口痊癒即可如常活動,「要注意皮膚會新陳代謝,在鑲石邊位或有死皮堆積,沖涼時要擦洗清理。」

 

  侯醫生補充,鑲石前要衡量自身體質,且要留意底托的材料純度是否足夠,「金屬托若有雜質,日積月累或令身體吸收過量重金屬元素;而鉑金、黃金等雖純度高且穩定,但部分人亦有機會過敏,導致皮膚紅腫,甚至潰爛。」清潔時忌只用酒精和水沖洗,「很多人誤以為用酒精抹已可消毒,但實際要經過仔細擦洗才可除菌。」

 

 

轉載自: 晴報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時事要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鑲石 #身體鑲石
沒有相關資料。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