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有種生活
07/07/2023

入行50年木偶皮影師醉心「扯線公仔」!經歷傳統藝術興衰,對木偶「至死不渝」:不會丟棄任何一個

#中國傳統藝術 #皮影 #皮影戲 #掌中木偶 #演出 #提線木偶 #黃暉 #扯線公仔 #中國傳統 #木偶 #杖頭木偶 #人物專訪

 

  「如果木偶皮影這份工作可讓我做到死的那一天,我就覺得十分欣慰。」67歲的木偶、皮影師黃暉入行半世紀,現在還在為推廣木偶皮影這種傳統藝術而努力,就算他已過了退休的年紀,但仍從未想過放下他手上的木偶。

 

4種較流行傳統木偶各有優點

 

  可能大家都聽過木偶皮影,但未必親身接觸過這種中國傳統藝術。不是聽木偶、皮影師黃暉說,也不知道中國傳統木偶原來有很多種,目前較流行的有4種,分別為提線木偶、掌中木偶、杖頭木偶及皮影戲,每一種都有不同的特性和有趣地方。

 

木偶、皮影師黃暉

 

  提線木偶,俗稱為扯線公仔,是4種之中較完備的,因為從頭到腳都十分齊全,木偶師可以利用不同的線扯動公仔的手腳,令到提線木偶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採訪當日,看黃暉師傅用線操控著馬騮公仔,打開了木盒,拿起結他彈了起來。對!師傅只牽扯十多條線,就令公仔行動像活馬騮一樣,連握實拳頭這些細微的動作都可以做到。「不過,提線木偶的操控線很多,若在戶外遇上大風環境,就會影響演出。」

 

由受訪者提供

 

  第二種是杖頭木偶,以前又叫做揸頸木偶或者手托木偶,相對較易操控;第三種是掌中木偶,在台灣又種布袋戲,只用手掌和手指就可以控制,較適合武打場景。最後一種是平面木偶,叫作皮影戲,利用操控桿控制半透明的皮影,靠著燈光打在白幕上,呈現著一個又一個不同色彩的影子,十分漂亮。

 

  看著老師傅操控木偶精彩絕倫,更引起不少童年回憶;但,為何現時愈來愈少看到這類傳統表演?

 

下一頁:經歷傳統藝術興衰+決定創立公司推廣

 

70年代開始學藝 經歷傳統藝術興衰

 

  「從小我接觸過木偶,剛好70年代移民來港,遇到一批木偶師傅同鄉,就跟他們學習。」黃暉入行後向師傅及師兄學習,更有機會到內地接觸更多木偶皮影。而當年的香港,木偶皮影的確「好景」,很多私人機構或旅遊協會都會找他們表演,他們每個星期都會在景點、公園表演,好像愛丁堡廣場、海運大廈、海港中心等等,向遊客展示中國傳統藝術。

 

由受訪者提供

 

  踏入80年代末,娛樂節目愈來愈多,電影、電視劇種種娛樂包圍著香港人,木偶皮影相比之下,娛樂性和新鮮感俱遜色,欣賞木偶皮影的人愈來愈少,師傅的表演機會也就變少了。

 

由受訪者提供

由受訪者提供

 

積極復興、推廣木偶

 

  而當時正值香港經濟起飛,物價及生活水平都不斷提高,如果只靠表演賺錢,其實不足以維持一個家庭的生計;所以師傅唯有做兼職幫補:「心裏覺得有點可惜,始終學了這麼多年。」眼看木偶皮影藝術式微,在內地其他師傅的鼓勵下,2001年黃暉師傅和一班香港的同行創立「黃暉木偶皮影有限公司」,希望持續推廣及發展傳統木偶。

 

 

下一頁:走進學校+與法國木偶劇團交流

 

走進學校培養觀眾

 

  「黃暉木偶皮影有限公司」是個藝團,不時參與電影、電視、廣告的拍攝工作,也不時受邀到不同地方演出,但他們的重點大部分都放在學校的推廣上。「我們認為一定要培養一群觀眾,所以慢慢向學校方面發展。」所以黃暉師傅走入學校推廣,希望令香港的年青一輩可以認識到木偶皮影,主要教授較易上手的皮影戲及掌中木偶。雖然在學校以興趣班方式教學,但最後學生都有機會在課程完結後上台表演。深知木偶皮影在小朋友的心中是比不上現代娛樂,有時更會看到學生分心,但每次黃暉師傅看到學生上台表演的一刻全神投入,他就覺得開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由受訪者提供

 

和法國木偶劇團交流切磋

 

  而在黃暉師傅受訪的當日,正值法國五月,他受邀與法國木偶劇團Archibald Caramantran交流切磋。雖然言語不通,但仍無阻雙方對木偶的熱情,黃暉師傅流著汗水,一遍又一遍盡力教授法國團員不同木偶技巧。

 

 

  活動結束後,Archibald Caramantran劇團的藝術總監Olivier Hagenloch大讚嘆為觀止。另外他更指,他們的大型木偶是以整個身體去操作,跟中國的傳統木偶相當不同,「我們已有結合皮影木偶的想法,想將皮影戲融入下一場表演中。」

 

由法國五月及Mooddooyodee提供

 

下一頁:搵接班人?先解決其生計問題

 

搵接班人?先解決其生計問題

 

  跟其他表演一樣,木偶表演也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要知道學傳統藝術難,要表演得出色更難。在香港,傳統藝術要找接班人一直是最困難的一件事。學藝要花上的時間一定不是一年半載,大家都要食飯、養家,所以不少人都卻步或半途放棄。黃暉師傅坦言,只要大家有心想學、有心想發展,他就會盡力傳授自己的所識的。不過,他十分明白一定要解決接班人生計問題:「沒有後顧之憂才會有心機去學習,所以我想有一個地方可以做木偶皮影館。」木偶皮影館除了可以讓更多香港人及旅客認識這種傳統藝術,更有機會解決接班人工作問題。

 

由受訪者提供

 

與粵劇師傅合作 令木偶和真人同台演出

 

  為了擴闊木偶皮影戲的可塑性、可能性,他們不時與外界交流,希望為木偶皮影注入新元素,好像是將木偶加入科技、與粵劇師傅合作。他指,其實他們正研究用木偶和真人同台演出,「木偶有時可以做到人做不到的事」,希望加入了不同元素後,為木偶皮影增加可看性及觀眾群。

 

由受訪者提供

 

  「如果你不改良、不變,始終會被人淘汰」黃暉師傅深深明白到這個道理,所以不斷嘗試在各方面和多媒體合作,希望令傳統木偶走出更多的路。

 

下一頁:「沉迷」木偶 從未想過放棄

 

「沉迷」木偶 從未想過放棄

 

  被問到會不會對木偶皮影有使命感,黃暉師傅相當直接地指沒有,但大家都深深明白這是老師傅的謙虛。「70年代來港的那一輩師傅,現在只剩我一人在這個舞台上推廣。」看到一個個同行、師兄弟退休,但他從未有一刻想過放棄,黃暉師傅在訪問當中說到讓人十分深刻的一句:「我做到死的那一天,我都可以繼續做下去。」

 

由受訪者提供

 

  問他到底木偶有何吸引之處,師傅指因為人可以做到的,公仔都有機會做得到,而做出來的動作或成品,會出乎意料之外。將大半生的時間和心血都投放在這門藝術上,自認「沉迷」的黃暉師傅指,自己離不開木偶皮影,每一個工作室內的木偶都是他的最愛,絕不可能扔掉、放棄任何一個木偶。

 

 

  聽到這裏,編輯「膽粗粗」問了師傅一個問題:「你妻子有沒有問你,到底喜歡木偶多些,還是喜歡她多些?」相信這個問題在師傅心中,應該也算是一個世紀難題,不過,師傅靦腆地回答:「她通常不會問這些問題,她都知道我喜歡做這些」,黃暉師傅的回答隱約透露出他家人的默默支持。黃暉師傅妻子後來表示,自己幾十年來受黃暉師傅的影響,學習木偶皮影,在有表演時更會夫妻檔同台演出。有另一半支持自己去「沉迷」所愛、追求理想,是幸福的。

 

07/05/2024

巴黎奧運掀霹靂舞熱潮!從自學、參加大型比賽到參加《全民造星V》,望搣甩B-Boy負面形象「帶入屋」!港隊代表B-Boy C Plus施嘉鑫:霹靂舞令我學懂自我表達!

#人物專訪 #霹靂舞 #ViuTV #施嘉鑫 #全民造星 #B-Boy #Breaking #C Plus #巴黎奧運 #奧運

 

 

  霹靂舞(Breaking)帶給你的印象是甚麼?夜蒲?夜青?街童?或許小時候看到人們在街頭跳舞都有一種負面的既定印象,但其實霹靂舞是讓很多舞者找到自己、學懂自我表達的途徑。2024年巴黎奧運,霹靂舞正式成為其中一項賽事,全城矚目、期待這種舞蹈踏上奧運舞台之際,有一名香港出身的霹靂舞運動員,想透過霹靂舞說故事。

 

  告訴你學霹靂舞的不是壞孩子,希望大家從他身上了解到這個富有藝術感的體育運動,想話你知霹靂舞對他而言是甚麼,為霹靂舞除去這些既有Hashtags!

 

從在學校開「舞林大會」到正式學霹靂舞

 

  「我叫C Plus施嘉鑫,是香港霹靂舞代表隊成員」,C Plus鏗鏘有力、挺直胸膛,堅定地自我介紹,想不到原來未接觸霹靂舞之前,是一個默不作聲的男生。C Plus自言從小寡言,不太會表達自己,直到14歲時,沉迷觀看當時最流行的台灣綜藝節目《棒棒堂》、《黑澀會》因而認識霹靂舞。「當時看影片,看到節目內有人跳這種舞,發現原來可以用一隻手支撐身體,然後用頭部轉圈」,雖然事隔十多年,C Plus憶述時仍然十分雀躍。

 

  對霹靂舞著迷的他,於是每日回校和同學準時展開「舞林大會」,以為有甚麼高手在民間,但原來他們全部都不懂得跳霹靂舞,只是默默地上YouTube找台灣教學影片再自學。一群人集體跳舞,引起老師的關注,隨即制止,但當時他們對霹靂舞的熱情沒那麼容易熄滅,老師沒法子下直接請來導師讓他們正式學跳舞。

 

 

  「所有事都由零開始,發現大家有興趣看,之後一起比賽、表演,最巔峰時,跳舞成為生活必需,一個月內一星期跳足7天,後期朋友聚會都不應約,一心只想著跳舞,經常跳到很晚才回家,弄得滿身傷患,家人擔心我是不是打架,朋友都不理解,漸漸社交圈子都改變」。C Plus說。

 

 

下一頁:跳舞帶給「我」甚麼?

 

跳舞帶給「我」甚麼?

 

  C Plus以往在學校玩過不同活動,都有參加籃球校隊,但被霹靂舞所吸引,很快就全心全意鑽研舞步。「第一個學習的高難度動作叫Air Freeze,是用單手倒立,那時花了一個月時間每天不停練倒立,再練只用單手,到現在這刻都有在做這個動作,成功感很大」。跳舞帶來的滿足感固然重要,但霹靂舞帶給C Plus的,不只這種收穫。

 

 

  「霹靂舞 B-Boy中有一個特別之處是,我們比較追求的不是表演,而是自我的表達,要追求如何創造出個人風格。認識跳舞之後發現,原來表達是一樣很奇妙的事,只不過我的表達方式並不是用很多語言上」,一個安靜的男生終於因霹靂舞更懂得自我表達。

 

下一頁:靠一個比賽打「強心針」轉全職

 

靠一個比賽打「強心針」轉全職

 

  霹靂舞打開了C Plus心扉,多年來一秒也沒有離開過。中學文憑試後到舞蹈學校當助教,一下班直接留在排舞室跳舞,這樣的日常維持了一年多,後來重返校園,也依舊專注於鑽研舞技。畢業後開設自己的公司做客製化禮物,「當時一出外比賽,一去便十多天,經營自己的公司可以好好控制時間」,維持住一邊賺錢,一邊跳舞出遊比賽的生活,但這種習慣經過一次海外比賽後截然不同。

 

 

  「2022年末到了韓國參加比賽,一到會場看到的全都是來自世界各地霹靂舞界的『神』」,當時大開眼界,令初出茅廬的C Plus感到壓力無比,但正因為「初生之犢不畏虎」,他和隊友毫無包袱地於初賽豁出去,以最佳狀態迎戰,結果初賽排第18名,這個成績令C Plus十分驚訝,雖然最後於64強不敵世界排名第2的日本選手,但回到香港後,亦令C Plus反思其實自己的水平不差,倒不如孤注一擲,讓自己放下工作,全職跳舞和訓練。

 

  運動員經常到處飛,到外國比賽交流,不少人無論到哪裏比賽,都會帶著幸運之物,C Plus都不例外!「霹靂舞比賽的服裝沒有硬性規定,所以有時我會把這條頭巾綁在頭上,或繫在褲側。在美國、剛才所說的韓國等大賽也有帶著」。

 

 

下一頁:把霹靂舞「帶入屋」

 

把霹靂舞「帶入屋」

 

  在奧運增設霹靂舞項目之前,大家對這個舞種或許還是帶有負面印象,但C Plus對霹靂舞的態度單純如最初。沒有人認識自己、缺乏了解霹靂舞的觀眾,他就主動出撃,參加電視台大型選秀節目《全民造星》,誓把霹靂舞「帶入屋」,「當初參加不是想贏冠軍,而是想更多人了解到原來香港有B-Boy,報名前都有想過自己不懂唱歌怎麼辦,但很想讓大家看到霹靂舞,所以還是參加了。」,就這樣一個「善舞」,但「不能歌」的B-Boy C Plus入圍,成功在電視機前出現,也成功令「造星迷」留下深刻印象,「本來很想起碼晉身多一圈,令更多人在電視機看到我跳霹靂舞,但無奈當時奧運積分賽開始,所以選擇退賽,看看能否闖進奧運」。雖然很早已離開比賽,但他獲邀在決賽表演,最後還是成功把霹靂舞帶到更大的舞台。

 

 

 

下一頁:「堅持、追求、享受」

 

「堅持、追求、享受」

 

  在香港,霹靂舞仍不是精英體育項目,未獲體育學院的資源。C Plus常笑言是「自己畀自己全職」。事實上,不只經濟上未能滿足運動員需求,連訓練場地、教練及醫療團隊等都沒有支援,C Plus要有規律訓練,就要靠自律。一星期有5至6天跳舞,2次健身訓練,每次用電話拍下自己跳舞的動作,小休時自己修正,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教練。眼見隊友、前輩們慢慢要考慮經濟而上班,又或者退出霹靂舞圈子,但C Plus「反其道而行」,人人重返職場,他卻選擇看看全職訓練水平可以有多高,全職生涯展開後不同的大賽也陸續出現,包括為人所知的杭州亞運。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BBOY C Plus 施嘉鑫(@szeka_ef)分享的貼文

 

 

  C Plus自言不是天才舞者,但日練夜練,小時候很快贏到很多香港大賽,所以從小就向當「世一」出發!「一直都想趁還有能力時做到世界冠軍,但沒料到會有奧運這個大舞台出現,很多前輩都會跳了一段時間後離開,可能看不到很多突破的事情發生,所以覺得自己很幸運,有時候真的要堅持才會看到希望,並不是看到希望才會堅持這句話是真的」。

 

 

  不斷迎戰高水平比賽,不斷設法與世界各地對手交流令自己進步。十多年來霹靂舞生涯中,C Plus從沒有想過要放棄,更笑稱自己對霹靂舞的感情是「痴迷」。「在霹靂舞生涯中,我覺得堅持很重要,沒有堅持就不會有B-Boy C Plus這個人出現,另外就是追求,我自己比較喜歡挑戰,第三就是享受的態度,人們經常問我辛不辛苦,我都說一定要做自己享受的事才不會覺得苦,以後也會以這三個態度繼續下去,可能到60多歲還會跳,只不過不再做太多高難度動作,又或者轉換一個身份」。

 

  C Plus及其他香港霹靂舞代表隊最終未能於暑假的巴黎奧運亮相,但即將有亞洲及世界錦標賽、世界運動會等賽事,希望屆時在C Plus身上的賽事Hashtag日漸增多,亦有更多人認識香港霹靂舞代表隊。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