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19/11/2014

《小蜜蜂之死》家庭崩壞與叛逃的黑色成長小說

  平安夜,十五歲的姊姊麥尼,和妹妹奈莉合力把離奇死亡的父母的屍體,埋在家中後院內,在上面種了薰衣草……。這樣作起首的小說,看得人毛髮直豎。

書名:小蜜蜂之死(The Death of Bees)

作者:麗莎‧歐達娜(Lisa O’Donnell)

出版:臉譜(中文版)/Harper(英文版)

 (讀本由商務提供)

 

  《小蜜蜂之死》故事內容荒誕離奇,顛覆傳統的家庭觀念。小說以日記方式,以三個主角-姊妹麥尼、奈莉,和鄰居藍尼的第一人稱的敘述交叉進行,既有嘲諷和黑色幽默;起首就像是高潮,但故事著重的是人物的內心世界。

 

  當姊姊表示,在埋屍處上面種花,是為了掩臭味,不是因為感情,多麼冷漠悲涼。父親死了,過了一天母親也死去;兩人沒強烈反應;父親生前是癮君子,愛泡小妞;母親是酒鬼,對兩個女兒不聞不問,父母死後姊妹決定相依為命,就當他們沒有死,只是「消失」──被埋在薰衣草下而已。姊姊麥尼更希望多等一年,便可當妹妹的監護人。

 

  小說的啟示,直透人的內心,反思家庭價值,和青春叛逃的經歷。姊妹是悲慘少女,姊姊販毒濫交,卻是優異生;妹妹精神分裂,憧憬美好家園,卻噩夢連連。年青人的力量和對生存的追求,可以很強大;但沒有雙親的庇護,如何有明天?

 

  小說結構特別,三個主角夢囈式的敘事方式,充滿超現實的黑色劇場味道。作者麗莎‧歐達娜是出色的編劇,2000年獲新進編劇獎,這是她的小說處女作,卻先後獲2013年英國及美國的作家獎殊榮。

 

  她寫這小說,源於有次目睹一個女孩用手推車推著一個嬰兒,令她有感而發:「世上有些孩子,竟要照顧自己,或比自己更小的兄弟姊妹。」

 

  書中有姊姊曾受父親性侵的隱喻,暗示了這也是導致她濫交濫藥,妹妹發惡夢的原因。麥尼和奈莉的父母死後,倚靠鄰居藍尼老人。他是男同性戀者,因一宗官司被鄰居疏離,卻因姊妹的父母失蹤,而和她們像家人般和睦共處。可是,其他人對有人失蹤感到疑慮,開始有社工、債主,及久沒來往的外公也上門查探,為了掩飾真相,三人編造一個又一個的謊言,笑中有淚。

 

  小說叫人反思家庭價值外,還有人如何才活得有意義。三個主角都是弱者,被社會遺棄的邊緣人,卻有強大的力量,面對社會的不公,互相守護,逆境自強。

 

  他們以謊話自保,同時以個人意志對抗世俗的進逼和壓力,結局令人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反正,故事一開始已具有反傳統意味,結局是否回歸「正常」已不重要,每個人的掙扎求存才是人生在世的意義。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You May Also Like
#Reading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