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9/03/2013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夜行觀覽車》

   近月香港接連發生兩單殘酷家庭倫常慘案,令人震驚又唏噓,對於生長在幸福家庭的大部分人來說,「家」這個字等於是避風港、安居之處,任你想破了頭都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兇殺」竟然會由這個本應溫暖無比的地方產生? 到底要有多大的怨恨,才可以令人手刃至親?發生如此的慘劇,家庭成員中應該負責的又到底是誰?

 

 

 

  連串的問題,令我想起剛結束的冬季日劇《夜行觀覽車》,改篇自電影《告白》原作者湊佳苗的另一暢銷作品。描述於高尚住宅區內,看似一個又一個的幸福美滿家庭,卻存在著不為人知的黑暗面,最後更爆發出震驚社會的殺夫案! 當找出了誰是真兇,真相...卻又是令人難以判定對錯...

 

  一如湊佳苗的作品風格,整套影片的黑暗感覺由第一集已令觀眾感到壓迫,你以為住進夢想中的高級房子,有一個完整家庭,幸福便在掌握中嗎? 其實家中各人的私慾或是自尊心已開始四分五裂。

 

 快樂的家庭,卻因為互不理解而漸漸分裂崩壞

 

  劇中家庭關係的崩潰變化現實到令人心酸。一方面感慨人很多時候,把心情收藏於心而產生重重誤會,另一方面又憤怒劇中各角身為一家人,有甚麼是不能坦承相見,何不坐下互相好好溝通? 回想整個故事,只要大家於問題產生之初就好好說明自已所想,必不會把壓力累積至爆發,成為不可收拾的悲劇困局。

 

 主角鈴木京香初住進高尚住宅區,處處格格不入受人排擠

 

  而劇中另一大主題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女兒因為考不上母親心儀的高校,由自卑變成自大,每天在家大鬧大叫;兒子一直壓抑自己愛好,只求達到父母心中的標準,最後卻是情緒失控;孩子受到母親百般呵護,卻感到窒息只想逃離這個家的各種個案...縱使觀眾未必已為人父母,亦同樣感受到當中的痛苦。

 

鈴木京香把和女兒的一段病態關係演繹的令人心痛

 

  主角鈴木京香在劇末對白說到:「父母都不是完美的人,每天都會忙東忙西的,有時候亦會犯錯,把自己想法混進了子女生活中,其實只要女兒在身邊好好活著,已是我的幸福了」。劇中父母的錯,不是給予太多的愛,而是錯把自己理想的一套硬加於兒女身上,雖然理解父母的大前題是為了子女將來的路好走,但每人在世都為獨立個體,你想的未必就是他要的。好好互相溝通,不要把心內壓力積到無可挽回之境才後悔。

 

  一家人,其實還有甚麼是說不開、放不下的呢?

 

預告:

 

 

 

  有看過之前《高校入試》 劇評的朋友都知道,本人是湊佳苗的忠實粉絲,當時知悉《夜行觀覽車》會日劇化已是十分期待了! 看完之後要感謝劇組拍得如此接近原著氣氛 (相信大家都看過有些改篇作品是面目全非的...令讀者粉絲淚奔啊)。接下來的最新消息是2013年4月將會有改篇電影《往復書簡》上映,這故事懸疑感比前作都更高,喜歡這類的朋友留意囉。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You May Also Like
#Movie & Drama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