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4-15

白領返鄉

雜誌編輯提問:在中國最繁忙、最瘋狂的城市(北京、上海、香港……)生活的人們,開始想著離開,去一個二三線但幸福指數卻更高的城市生活。他們的理由也許是不堪大都市的高房價、超負荷的工作壓力,也許是為了實現“面朝大海,餵馬劈柴”的浪漫夢想,也許是離開白熱化的競爭漩渦中心,得到更好的職場發展,也許只是覺得:生活可以是另一種樣子……他們的選擇可能是:成都、青島、廈門、蘇州、無錫、大連、大理……網絡調查的回饋是,讀者很想知道像您這樣生活在香港、熱愛時尚的女性是否也會有同樣的“衝動”和嚮往?如果選擇去一個二三線城市開始新的生活,您會選擇哪裡,為什麼?



謝謝網絡的群眾對我的答案感到興趣。活在香港數十年,完全體會什麼是壓力煲裡的生活,但它的挑戰正正亦是它的救贖,如果能在瘋狂的城市一步一步的將瘋狂撥開,或免疫於瘋狂而保持自己的清醒——這是我早前到南美洲的最大體會。南美洲的秘魯與波利維亞,山明水秀,24小時全天候空氣清新,奇觀異景,絡繹不絕,叫我們這些城市人如獲大解放,在這種地方逗留一個月,完全充電。

 

 

家住香港這部分,建築物如插針般密

 

領導我們的人說:“你們來這裡不是要避世,而是要將你吸到的天地精華與歡恩帶回到你來的地方。”這個我十分同意,從前的人要找到自己、找到寧靜平和、或人生的意義,往往要遠離塵世,住在山上甚或出家,或潛修,或終日唸經。但這種出世態度於21世紀看來,是逃避多於一切;我們應致力將世界變成自己想住的地方。

 

但家裡也可有平和、安寧

 

也許我是個愛接受挑戰的人,出世的挑戰遠不及在雜亂、喧鬧、骯髒之中找到清靜、平和、安寧。在山水的擁抱下保持心平氣和,人人做得到。

 

香港有她瘋狂的一面,但也有她寧靜美麗的一面,端的看你的決心和選擇,就有朋友住到鹿頸那樣的地方,環山抱海種菜,也有朋友搬到南丫島的盡頭,只靠舢舨每天搖到香港仔再轉車到市區上班,這樣就可以實現在城市也做到還鄉的情況。

 

帶有詩意的空氣污染

 

至於我自己,是的,廈門、蘇州、大連都是可愛、有情調、有氣氛、有文化的城市,東西好吃,但是我知道我的人生,起碼在目前,不是休閒喫茶,或歸園田居,我知道此一刻要在香港做,就是用我自己從瘋狂中走出來的經驗跟其它被瘋狂煎熬的人分享,知道平和與清靜在香港這個城市是絕對可行的,因為安樂土其實是由我們心中出發,外在環境可能會成為干擾,但這也正好鍛煉你的能量與定力。

 

香港有她瘋狂的一面,也有她寧靜美麗的一面

 

避開競爭的確可享眼前的安逸,但這不是我的性格,也不是我的性情,只要在瘋狂中能有喘氣的空間,偶爾到這些城市或世外桃源靜休一下,充夠能量再上路,我絕對樂意繼續住在自己的地方,當然十年廿年後再問我,答案可能不一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京港滬港高鐵動臥首發運行,「夕發朝至」模式讓車程縮短近半,你會否考慮乘搭?► 立即投票

更多潮得起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