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10-28

子女是父母的最佳投資

  「方,多謝你,兒子說他完全明白了,知道要怎樣做了。」朋友打電話來致謝,是因為她的兒子較喜歡和我交談,又十分尊重我的看法。


  朋友說:「我說甚麼也不能說服他。」


  「其實我說的和你說的沒甚麼差別吧!」我說,其實我明白她兒子為何聽我的而不聽她的,是因為我和他交談時,我視他為朋友,而她和兒子討論時,仍然以媽媽身分說話。

  他生在小康之家,自小也不用憂柴憂米;自從爸媽離婚後,他反而變得成熟、變得生性,更惹人喜愛。他很生性,懂得媽媽辛苦。媽媽為了供他往外國讀書,幾年下來,甚麼地方也沒去過,盡可能讓他讀得安心讀得好。


  最近見股市暢旺,媽媽卻把錢放在銀行裏,讀金融財務的他,說服媽媽,拿出一筆錢,希望在股票市場上賺一筆。

  「方Uncle,我很渴望快點畢業,可以賺多些錢,讓媽媽享福。」他前一天晚上打長途電話來和我說。


  「你媽不是要享福,亦不是要你賺許多錢,而是希望你讀自己喜歡的書,做自己喜歡的事。」我沒有說你千萬不要把讀書的目的變成為了媽媽而讀,因這個男孩子很敏感,他可能誤會我的意思。


  他跟我說,自從希望幫媽媽投資股票後,他的壓力很大;他說這是媽媽的血汗錢,所以想快些賺到錢,但更怕是輸掉它。


  這些日子弄得他很緊張,透支了。他媽媽知道後,叫他不要做甚麼投資了,身體要緊,但他聽不下去,因為他感到自己長大了,想幫上一把。


  我跟他說:「縱使你在股票市場一年賺了一百萬,你媽媽也不開心,她反而希望你讀書用功一些,成績好一些。」

 
  最後我說了一句話,相信是打動了他:「你讀好書,大學畢業了,才是你媽的最佳投資,而不是你可以在股市上賺了多少錢。」


  「我明白了,方Uncle。」

  第二天,他給媽媽電話,說了一個大概,整件事圓滿結束了。


  我跟朋友說,可以給一些錢讓兒子學習投資,但數目應該很少,著眼點是學習過程,而不是目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遭遇欺凌該如何應對 教你兩個方法輕易彈走負面情緒► 即睇

更多怪獸父母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