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09-11-02

香港人不爭氣的地方

普通話至今還是香港人的一大難關。

雖然許多內地朋友說如今到香港,語言溝通已經比從前好得多了,尤其是購物的時候,售貨員都會努力地說普通話。我告訴他們,這是因為經濟的強勢,令人作出的改變。在八十年代日本經濟最強勁的時候,許多香港售貨員,還會說日語呢。

售貨員是先知春江水暖的鴨子,為了生計,他們找到了一個適應環境的方法。

但是大部分的香港人還不明白這個“大勢”,要他們說普通話,比要他們請吃飯難得多。

他們總以普通話難學為由,拒絕去學去講。廣東人總以“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廣東人說官話”來解釋學不好普通話。但是,為什麼廣州人個個都能說普通話而香港人不能呢?

說白了,還是心理上的抗拒因素。許多香港人不但抗拒學普通話,還抗拒了解中國。即使是一些每星期都要飛一兩次北京、上海公幹的“中環精英”,不但普通話說得像外國話,對於中國的了解,也近乎低能兒。以至到了內地,人家罵人不會聽,人家幽默不會笑。

這就是香港人不爭氣的地方,明知今時今日,要靠大陸吃飯,但還以為自己有過人的優勢,而不融入大勢。

我認識許多這樣的香港人,從草根階層到中環精英,連普通話粗話都聽不懂,更遑論國情發展。

這種人到了北京,無論他多“精英”,結果都成了被人看不起的“傻波依”(註),欲教無從。

註:“波依”是英語boy的音譯。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火速行動

更多飛越地球村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