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3-04

好像都是疑人

本來,中國人與人之間的戒心是沒有產生的。

 

我說的“本來”,是我們小時候,在三十年前吧。即使經過了“文化大革命”,比起今天,中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是很融洽的。

 

現在則不同了,現在好像一件事,比如我說一句話,或者詢問一下近況,都可能被對方猜疑你有甚麼。

 

我打算在春暖花開的時候搞旅行團去杭州看桃花,為此特地提前飛了一趟,為行程安排食宿。

 

這天我們在一間酒樓試菜,覺得環境和味道都還可以,於是找來經理,跟他說明事由,然後我拿著菜單點菜,請他記錄下來。

 

不一會,菜單寫好了,我指著我們一起踩線的杭州旅行社負責人,告訴酒樓經理說,等我們決定了行程,這位先生會跟你聯繫的。

 

經理唯唯諾諾,然後說,你們付訂金吧!

 

我說事情還沒有最後決定,人數都不知道,為甚麼訂?

 

經理就不出聲了。

 

接著我跟他說,請你把剛才的菜單拿給我一份(寫菜單的時候有複印紙,一式兩份)。他突然顯得很緊張,說菜單不能給你。我說為甚麼?他說我們還是先簽個協議書吧!

 

我說這是甚麼國家大事,訂個餐還要簽協議書?

 

經理還是唯唯諾諾,怒了,最後,又說了一句:不簽協議書,我不能給你菜單。

 

這不過是一份我點的菜單,他百般狐疑的模樣,真叫人光火。

 

我於是盯著他,喝一聲:拿。

 

他就乖乖把複印的一份菜單給我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飛越地球村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