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03-07

香港春花 玉蘭城內香 杜鵑紅峻嶺

  乍暖還寒的春天來了,正是行山一族在野外聞到撲鼻花香的日子。有「迎春花」美譽的玉蘭花此際正在港九新界的郊野與公園,甚至人行道旁盛放。到了3月中,代號為「映山紅」的多種杜鵑花,亦會紅染山嶺與灌木林邊,至於公園裏杜鵑花叢的繽紛色彩,亦招徠更多的遊人。


動植物園 玉蘭怒放


  要觀賞玉蘭花毋須到野外翻山越嶺,只要在郊野公園的休憩處,或較有規範的公園裏,甚至在新市鎮的行道旁與公眾庭園中,就可以輕易欣賞到了。而位於港島的香港動植物公園裏,更闢有「玉蘭園」,則成為傳統熱門的賞花處。每到初春,園內好幾個品種的玉蘭樹已紛紛落葉,在繁茂的禿枝上,長出密麻麻有如毛筆頭的花蕾來,如今正是花朵陸續開滿枝頭。每到假日,都引來了絡繹不絕的遊人與拍友。

 

白紫玉蘭 先後亮相

 

  這個園子裏育有白玉蘭(玉堂春)、黃玉蘭與最搶鏡的紫玉蘭。並排靠園邊而長的高大淺紫玉蘭樹,聯同園內一側的白玉蘭樹較早前首先吐艷;當到淺紫花花瓣落滿一地時,園中央的多株深紫玉蘭將接踵開花,此花的花冠巨大,呈鐘形,瓣外紫紅瓣內素白的色彩更形突出,還漫出陣陣幽香,可謂詩意綿綿,大可怡情養性。

 

  玉蘭花是木蘭科植物,乃中國特有品種,有2,000多年歷史,本港大量引入、悉心種植於公眾庭院與郊野道旁,惟罕見於深山野外。據聞此花正是中草藥裏的辛夷,在花蕾未開之前採集陰乾備用,主治鼻炎、鼻敏感、風寒鼻塞與降壓等,故此,常嗅嗅此乾花蕾之香氣,有益無害。紫玉蘭已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被評為「易危」級別,且不易移植和養護,因此是非常珍貴的花木。

 

野生杜鵑 隱逸疏林

 


鮮紅與粉紅的袖珍型小杜鵑,蕊頂格外明亮。


  本港約在3 - 4月間盛放的杜鵑花,無論在高山峻嶺、郊野及公園內,皆可縱情欣賞,最著名是每年一度的特首官邸杜鵑花開放日。杜鵑花科植物全球約有960種,於中國境內有570餘種,在本港被發現的野生杜鵑則有6種,包括香港杜鵑、紅杜鵑、華麗杜鵑、毛葉杜鵑、南華杜鵑和羊角杜鵑,而觀賞野杜鵑的聖地則在聶高信山、馬鞍山、大嶼山的山谷、水邊與疏林中。此外,人工培植的多個品種的杜鵑花,則可以在公園裏欣賞得到。

 

香港品種 特徵明顯


香港杜鵑:

  別稱白馬銀花 ,於1847 - 1850年間在港島首次發現,於1930年才正式以「香港杜鵑」命名,且成為中國境內的「易危」物種;為常綠灌木,花冠白色或帶粉紅色,花萼5裂,上部裂片內有紫藍色斑點。

 

紅杜鵑:

野生紅杜鵑花瓣紅如火焰。

 

  在野外常見,有「不似花叢似火堆」的形容,其花瓣上更以斑痕點點為特色,且花冠較同屬花朵略小


華麗杜鵑:


野生華麗杜鵑,花開時葉子脫落頗多。

 

  這種杜鵑的花由淡紫色漸變為深紫色,花冠漏斗形,花瓣有深紅色斑點;開花時往往有缺葉現象,正好成為辨識此品種的特徵 。

 

毛葉杜鵑:

 

  比之其他品種的數量稀少,此種樹幹較為高大,葉質粗糙,葉長有細毛,花朵白色或淡粉紅色,且較遲開放,要到4月初才發現它的芳蹤 。


南華杜鵑:

野生的南華杜鵑花聚生枝頭。

 

  枝幹蒼勁古茁,葉呈革質,鐘形花朵成群聚生枝頭,花瓣由緋紅漸轉為雪白;花期為野生杜鵑中最晚的一種,約於4月中才怒放 。


羊角杜鵑:

 

生長在動植物公園的羊角杜鵑,要到 4 月中才吐艷。

 

  至於一般人感到陌生的羊角杜鵑,其野生品種的數量更少,此種大有喬木的風範,花朵與毛葉杜鵑酷似,只是葉上沒有細毛。


為賞花顏 攀馬鞍山


  到深山賞花當然是樂事,擅長遠足的朋友為到馬鞍山的吊手岩及牛押山一帶欣賞野杜鵑,在沙田恆安邨巴士站起步,沿馬鞍山村路及良友路走上馬鞍山郊野公園,約45分鐘到達郊野公園的燒烤場,這裏的家樂徑正是上山賞花的起步點。若想省卻這段路,可在馬鞍山耀安邨乘84R邨巴直達燒烤場。惟上山的某些路段十分崎嶇,難免要用手攀爬,甚至要借助繩索攀登,這就並非一般遊人所能辦得到了。

 

  也許為慰藉眾多愛花人難賞野花之苦惱,康文署及漁護署在郊野、公園及市內休憩場地大量栽種園藝杜鵑品種,讓市民大眾輕鬆賞到這「映山紅」的美艷姿態,特別是大片大片紅花、紫花、白花與粉紅花的杜鵑園藝品種,為春日的園林染上生命的色彩,而毛葉杜鵑與羊角杜鵑這些野生稀少品種,在較具規範的公園裏亦種植成功。

 

撰文/圖片提供:黃潔玲

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火速行動

更多旅途中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