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11-24

每天看著銀行內1000萬,感覺奇妙

  不錯,恐懼和貪婪的心理是不應該同時出現的,是不合邏輯的。

 

  不過,當一個人擁有了他夢寐以求的東西時,他會否害怕失去呢?與此同時,他又會否期望得到更多呢?

 

  當得到人生第一桶金,而且在2007年股市最高峰時把所有股票賣出後,每天打開電腦,看著那1000萬的現金,那種感覺是奇妙的。

 

  避過了股災,卻沒有在2008年3月的低位入市,眼見一些曾經擁有的優質股票,如建行(939)、工行(1398)、中人壽(2628)等從低位強力反彈,心裏又滿是後悔。

 

  等待至2008年12月,認為是入市時機,便把所有資金買入股票。記得當時還在一份雜誌上寫了自己入市的文章。

 

  入市後人是貪婪的,希望在未來的超級大牛市中有2-3倍的回報。問題是當買入股票後,恐懼感油然而生。

 

  即使我經歷了金融風暴,避過了金融海嘯第一波,但每天股價變動總會掀動神經。這是人之本性。

 

  昨天,南北韓炮戰,股市下挫,我已提不起興趣看手上的股票是升是跌,因為已看透了,知道升升跌跌本是平常事。

 

  這是我總結了2008年底至2009年初的慘痛教訓後,而領悟到的心得。

 

  回想去年初的日子,股市上下波幅甚大,心情十分跌宕。畢竟投入全部資金於股票上,除房地產外,既無債券,亦無外幣。


  而且那不是小數目,是1000萬元啊!是我賺的第一桶金,是我做為退休的本錢啊!

 

  既想著由1000萬變2000萬、3000萬,又怕1000萬變900萬、800萬……

 

  或許有人可以貪婪而不恐懼,他們應該是職業賭徒,賭枱上的贏輸,他們面不改容。

 

  但一般小投資者,有賭性卻心裏充滿恐懼,所以才會那麼容易給超級大戶魚肉。

 

  貪婪和恐懼是一個銀幣的兩面,至於我為何不以分批買入的辦法去降低風險呢?下期續談。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金錢世界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