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08-14

只看股價升跌,賺不到大錢

  再寫此專欄時,是希望在港股A股大時代中創造財富,達至財務自由。沒料到這幾個月間股市像坐過山車般高低跌宕;28,000點入市已是高位,還是中途站?現在A股升,港股卻不跟,又遇上十年內人民幣第一次自我貶值,散戶投資者進退兩難,中央救市明明是好消息,股市卻拾級而下;美國加息應是壞消息,股價卻迎頭而上。

 

  在牛市狂升時,每隻股票都升,於是人人賺錢,所有人都變了股神。

 

  近兩年,和幾個同事偶有討論投資之道,其中一個只聽不買。曾笑說若在牛市中她也入貨,便預示大市見頂了,怎知她真的在 $7.2至 $7.3之間買了建行(939)。

 

  當她說時,整個股票市場的氣氛仍然暢旺,而我仍認為牛市未到,故對她的入市不以為然,而自己亦在 $7.6買入建行。好了,今日建行跌至 $6.2,從技術分析看,牛市應該結束了。但情況是否真的如此?

 

  當市井之徒也蜂擁入市,當大學生竟然借錢買股票時,牛市百分百見頂吧!但28,500點又怎可能是這個牛市的頂呢?

 

  我不是專家,只知道股市由大戶操控,背後是利益,即如政治的目的,也是經濟利益。

 

  80年代中,去三藩市探朋友,期間到Yosemeti遊玩幾天(中譯優山美地,音譯卻十分傳神)。她是加州一個國家公園,自然景觀宏偉,卻傳出日本人正出價購買。

 

  當時的日本如日中天,《華爾街日報》每天都說紐約哪一座大廈給日本人買了,連42街上所有店舖都差不多給日本人買了。許多荷里活電影中也有類似的情節,一大群日本人跟着繙譯和律師與美國大亨談判,把公司賣給他們,其中《風月俏佳人》李察基爾正想狙擊一間公司,然後把它拆骨賣給日本人。

 

  那時開日本車是時尚,朋友開Ford,而且沒有冷氣,開到拉斯維加斯時,室外氣溫高達43度,怎吃得消?朋友說,日本車的設備user friendly,又慳油,不像美國車又大又笨拙,而且設備毫不「就手」,很麻煩,但售價便宜。

 

  好了,80年代中以後的日本變得怎樣?整整二、三十年被經濟學家稱為「迷失的20年」,意謂日本完全失去上升的動力,出口不振,成本昂貴,競爭力下降。原因是日圓對美元年來不斷升值,後人才分析是美國政府強迫日本政府把日圓升值,以保美元國際貨幣的領導地位。

 

  日本人為何那麼聽話?我不知道,但事實是日圓不斷升值,日經指數亦由30,000多點下跌至10,000點,如日中天的日本失去了競爭力,韓國人才有機會上位。

 

  2008年北京奧運,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出席開幕禮,並乘機向國家主席胡錦濤說,中國的外匯儲備可以加重歐元,以平衡買美元的損失。當時的美國深受次按違的風險和金融海嘯重創,美元低處未算低,作為美國盟友的法國,竟然「落井下石」。

 

  現實是大家都對美元沒有信心,日圓低迷,歐元確是其中的出路,問題是歐元區國家多,又是新興貨幣,普通人買一些作分散投資,沒所謂;但中國在外匯市場上的一舉一動確是舉足輕重。

 

  好了,不到一年,先是傳出歐元區的冰島出事。冰島,一個毫不起眼的地方,當然引不起注意;之後是愛爾蘭、希臘,再有西、葡兩個,變成歐豬五國債務違約升級,拖垮歐洲,這兩年的希債危機更令全球投資者對歐元完全失去信心。

 

  歐元出事,真的全是經濟原因?

 

  再看看自2007-2008金融海嘯後,許多歐資銀行:滙豐和渣打等均被美國司法部以不同理由提檢,最終以天文數字罰款和解。為何只有歐資銀行被指在之前十幾年幫客戶洗黑錢,卻沒有一間是美國的銀行?

 

  美國的金融機構很正派?若是,又哪來垃圾債券?背後的理由是甚麼?

 

  過去30年,任何一種有機會威脅美元的貨幣均被狙擊;任何一個強勢衝擊美國的國家或地區均受到壓制。那麼,今日人民幣升值完全是中國的內部問題?今日的A股、H股的市況又是否正常?

 

  不要胡說甚麼「陰謀論」!別人不信沒所謂,我不幼稚,我要保護資產,要在風高浪急的投資市場上倖免於難,並可以有所進帳,又怎可胡信報章雜誌一般性的分析。

 

  所以,仍是那一句,不要看每日股價是高是低,看的是大勢向上還是向下。

 

  本文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金錢世界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