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3-03-20

捐農地建青年住宅

  恒基老闆「四叔」主動建議「捐出」部分他擁有的農地,興建2,000個單位,每個約三百多呎,以建築成本價100萬左右發售,幫助年輕人置業。

 

  有評論判斷這是地產商「搵笨之舉」,目的是為己謀取更大利益,但也有評論懷疑,如此好事怎會從天而降?政府的立場不清楚,似乎是對此建議抱著戒心。我則是樂觀其成,因為這有助香港樓市的發展,對年輕人亦顯然有利。

 

捐地建宅 動機何在?

 

  「四叔」是超級富豪,此建議的動機不外乎以下的其中一樣或兩者同時兼備:

 

  第一種動機簡單,便是對社會作出捐助貢獻。2,000個單位建築費20億左右,對超級富豪而言,並非大得不能負擔的數目,他對社會過去的捐助,早遠超此數,況且建成的樓宇可以賣出,建築成本可以收回,所付出的代價只是農地的機會成本而已。新界多處農地因補地價及需要基建等等問題而擱在那裏未能應用,價值暫時不高,捐點地出來以助社會和諧,富豪願意這樣做沒有甚麼奇怪。

 

  其實,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最好的模式便是做生意時按照市場規則,追求最大利潤賺到盡。若不如此,無法保證資源能作最高效率的配置,但成功的富豪賺到錢再主動將利潤捐出一部分,幫助有需要之人,則更是大大值得鼓勵之事。巴菲特、蓋茨與施永青等都計劃捐出大部分身家,十分值得讚揚。

 

  第二種動機是這個建造青年住屋的計劃經過小心精準的計算,地產商有利可圖。但就算如此,那又有何妨?恒基得到的好處,最大可能是政府要負責搞基建,使部分荒置農地變成「熟地」,有利於恒基開發未有捐出的土地,從而提供新的利潤來源。

 

發展農地 樓價降溫

 

  香港樓價高企的根本原因是供應不足,私人樓宇現在全港共佔地2,500公頃,但農地面積卻共5,000公頃。由此可知,發展農地實在是解決樓價高企的根本法門。補地價與基建之爭是需要解除的障礙,否則政府又如何達到「寸土必爭」的目標?

 

  其實,富豪捐地的動機何在根本無關宏旨,只要有更多人能夠負擔得起自置房屋,地產商就算多賺一些利潤,也只是造就雙贏局面,我們不用「憎人富貴」。

 

  按此邏輯,我並不認同政府目前高調打擊另一地產商分拆酒店用作住宅售賣的做法。住宅樓宇短缺價格高昂,把一些酒店單位改作住宅,正是合理的資源配置,有助樓價降溫,政府不但不應打擊,還應出招方便發展商行事!政府反其道而行,可能是認為發展商在剃其眼眉。但即使如此,把此事訴諸法庭,看看有無違法之舉便可(我不相信地產商沒有研究清楚法律),不用靠查找麻煩這種方法作阻撓。有新的,更廉價的樓宇推出市場政府不要,會使人覺得政府太重面子,並不願務實地「寸土必爭」。

 

轉載自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10項短期控煙措施,你是否支持?「火車頭」問題未有規管,你接唔接受?► 立即投票

更多雷鳴天下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