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12-29

只拿我應該拿的

  「今午會有些貨辦和出口的剩餘貨物,各位同事可於午飯時間到人事部索取。」果然,午飯時間還未到,許多同事已經去了,取了自己想要的,亦拿了不少有用的,又揹了更多不知有用與否的東西回來。

 

  人就是這樣,有免費東西,當然是拿了再算,管它有用與否,理它合用與否。

 

  北魏胡太后當政,經濟發達,財政充裕,庫房內堆滿絹帛,一天她忽發奇想,向所有貴族大臣和後宮妃嬪說:「明天你們去庫房,那裏的絹帛任你們拿,能拿多少便拿多少。」

 

  第二天,幾百人蜂擁而至,他們都想方設法去拿,把絹帛揹在身上。這也難怪,當年的絹帛等同貨幣。

 

  老尚書李崇已經六十多歲,揹了幾匹仍不肯罷休,最後把腰也弄傷了,跌倒在地上。貴族元融恃著年輕力壯,揹了十多匹,走不動了還想多拿兩匹,終導致扭傷了腿。侍中崔光左手一匹,右手一匹,挾在腋下便掉頭走了。胡太后問他為何拿那麼少,崔光說他只有兩隻手,況且他只取他應該取的。

 

  其他人聽了崔光的話都感到很慚愧。

 

  一個人要有多少錢才叫做足夠?要吃多少東西才叫飽?要得到怎樣的名利才滿足?這些答案似乎因人而異,但其實大家都有一個很明確的答案 —— 愈多愈好。

 

  錢沒有人嫌少,鮑參翅肚沒有人會說吃厭了,名利可以是一生的所求,於是大家都變得很忙。忙於追名逐利,忙於把一切都抓到手裏,不管它有用與否。

 

  面對庫房內堆積如山的絹帛,要忍得住手,只拿自己應該拿和自己拿得到的,這個人不只是不貪,還要有極大的克制、絕對的勇氣和非凡的睿智。

 

  仍是那一句:不捨不得啊!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辦公室政治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