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8-02-28

投資教育助增值

  今天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即將公布,「派錢」與「不派錢」也已塵埃落定,但我們仍希望政府可以抓緊未雨綢繆、投資未來的機會,在面對全球化激烈競爭下,投資於教育相信可進一步提升香港未來的競爭力。

 

  政府一直有投資教育,上年度財政預算就預留875億元教育開支,遠高於醫療衞生的700億元,但培育人才的成效並不明顯。即使連同去年36億元教育新資源,這筆逾900億元的開支是否用得其所,人才是否學有所長、「學」有所值,真是見仁見智。

 

  去年預算案在全人教育、持續進修及青年發展3個範疇著墨不少,如能真正落實,相信已可令上進、肯學的年輕人受惠。不過,正如上一份預算案結語部分指出︰「(年輕人)希望有空間、有機會去追夢,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我們便更應該照顧好他們選擇成長和發展的空間,並給予更多機會,讓他們獲得教育和培訓,從而掌握到日後需要的知識和技能。

 

  未來有著不可預知的本質,對於下一代實際需要甚麼知識及技能應付當時的需要,政府或這一代人都只能憑他們的今天的認知去推斷,從而為年輕人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但這並不足夠,政府更要勇於牽頭,推出先導培訓計劃,以測試市場、社會及年輕人對相關計劃的反應。過程中,政府在回應及優化上,反應也必須夠快、夠敏銳,而不要把它擱置3、5年再推出,屆時,那些計劃及政策即使都是10.0的優化版,恐怕也未必能真正符合下一代提升知識及技能的需要。

 

  談年輕人對未來知識技能的需要,不少人有如瞎子摸象,均有自己的局限︰文化人只看到文藝創意;IT人只看到資訊創科,有人就認為要增撥資源,讓所有中小學生學寫程式,理由是今時不少高增值工作或職位都與此有關!若此論成立,既然全世界醫療專業人才都吃香,那不如在基礎教育加入醫護科,實行全民皆「醫」,不還更直接?

 

  事實上,社會需要不同人才,無論醫生或考古學家,人盡其才,社會才可更進步,民眾生活才更好。因此,政府要有資源鼓勵市民進修提升,至於如何優化持續進修、資歷認可等內容及架構,仍須配套跟進。

 

  投資未來,無論是重點投資於醫療設施的硬件,抑或教育培訓的軟件,都勝過直接「派錢」。今天萬一民「緒」勝過理性,真要「派錢」,也應以消費券形式派發,鼓勵本地消費,一來肥水不流別人田,以提振本地經濟;二來有助扶持正在艱苦經營的小微企業。這樣還富於民,才會比只派可供境外消費的現金對港有益、有建設性。

 

  (預算案前瞻二之二)

 

轉載自: 晴報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更多為理發聲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財政預算案 #教育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