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x & Love

Fifty Shades of Love
14/01/2020

輸給柴米油鹽,相愛卻不能廝守:《婚姻故事》教會我們兩人相處的6件事

#Love Philosophy #兩性關係 #愛情 #婚姻 #離婚 #感情 #婚姻故事 #Marriage Story #Scarlet Johansson #Adam Driver #Movie & Drama #Her Secret #2020valentinesday #Loveis

  「我每天早上醒來都希望你死掉!如果我能保證兒子不受影響,我真希望你得絕症,然後出門被車撞死。」因為太了解,知道如何傷害對方最深。曾經如此親密,走到盡頭卻能說出最狠毒的話。

 

 

  在Netflix 平台上播出、獲得廣泛好評的電影《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由Scarlet Johansson 和Adam Driver 主演。男主角Charlie 是一名紐約的劇院導演,而Nicole 原先是一名知名電視演員,本有大好前程的她,在與Charlie一見鍾情後毅然決然加入他的劇團擔任女主角,成為Charlie 舞台上及舞台下的最佳女主角。

 

  多年過去,Nicole 漸漸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與不被重視,忍無可忍終於提出分居,曾經相愛的他們原想好聚好散,卻在爭取兒子監護權時,不知不覺透過律師對簿公堂,醜陋、猙獰,呈現雙方最黑暗與自私的一面。

 

 

#1一段感情中沒有任何一個問題,應該由一方單獨面對。

 

  Nicole 在洛杉磯的演藝世家長大,首經有過電影作品的她,在認識了Charlie 後,毅然決定搬到紐約,並加入丈夫的劇團。久而久之,Nicole 覺得自己變成了Charlie 的附庸,不被他重視。有日Nicole 突然接到洛杉磯一個酬勞可觀的電視劇角色時,Charlie 不但沒有替她高興,還取笑她、要求她把酬勞獻給劇團,這都令她決意離開,找回自己的價值。

 

  Nicole 過去幾年不斷跟Charlie 表達自己想回到家鄉發展,在婚姻中她不斷的遷就、容忍,總是隱藏自己的需求。當忍耐到極限時,另一半卻感到不解。

 

 

#2 婚姻像玩二人三足,想要走得遠,看前路別忘要配合另一半。

 

  一直醉心於劇團發展的Charlie,拿到Nicole 的離婚協議書時,才猛然發覺「離婚」這件事即將發生,使他需要放下劇團的工作暫時在洛杉磯定居,聘請律師進行協議。一切的改變來得突然,無助、又像是被逼到牆角,毫無選擇。被怒氣充斥頭腦的他,認為離婚的責任全在Nicole 身上,認為自己為這段婚姻犧牲許多,當初是對方急著結婚、生孩子,抹殺人生好多可能性。習慣由妻子配合自己的他,無法理解Nicole 提出的要求。

 

 

#3 吵架少不免,記緊3個底線:不牽扯家人、不詛咒、不輕易說分開。

 

  伴侶間總是能火力全開的攻擊對方,在激烈爭吵的一幕中,雙方失去理性忘記解決問題的初心,而是要鬧贏對方。其中Nicole 說:「你就是像你爸!」牽扯家人在內,數落對方並非解決問題的方法,反而令人反感,關係更為破裂。而當Charlie 再拿不出論據時,就詛咒對方,當初讓你墮入愛河的人從此消失世上,你會被現在好過嗎?最後就是說分手、離婚,說出的話收不回。

 

 

#4 自己不說,別妄想有人會猜透。

 

  Nicole 純熟地幫Charlie 點餐,開了一個只有他們兩人才懂的玩笑,相愛的夫妻不用言語,一個眼神就懂對方的意思。但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必然會有自己的想法,但有時卻因為覺得對方了解自己,覺得另一半應該知道這些事。沒有人懂得讀心,亦沒有人喜歡猜別人的心思,既然對著最親密的人,就直話直說。

 

 

#5 愛情裏沒有對錯,只有在不在乎對方感受。

 

  Nicole曾表示電視劇角色雖然不討好,但若Charlie 當時願意肯定她的事業,支持她的決定,或許會打消離婚的念頭。伴侶之間的爭吵,很多時並不是出自對與錯的問題,而是處理事情的態度和語氣。每個人內心都總有些原則,因為自己信奉又想要對方也跟著做,當他人不願時,卻因此苛責對方,築起高牆,讓兩人漸行漸遠。

 

 

#6 少了溝通,你們就只是兩個陌生人。

 

  一個家庭的互動與感情,並不能以三言兩語交代,更不是可由外人去評論。戲中開首的婚姻調解員、Nicole 的母親、雙方的律師等,都只能看到一部分,有些更是被二人情緒下扭曲的部分,沒有人會比他們更懂問題所在。夫妻間開誠布公,才能化解誤會,確認對方的真實感受。

 

12/06/2024

30出頭又怎樣?重新審視家庭、愛情、事業和人際關係,是30歲的重要課題

#Inner Beauty #30歲 #山本文緒 #單身 #etnet30週年特輯 #etnet30 #31歲又怎樣 #Love Philosophy

  稍早前,DIVA編輯小姐告訴我經濟通即將迎來30歲生辰。真的很巧,30這個歲數在我心裏有個非常特別的意義,身邊每有好友步入30歲,我也會給她們送上同一份小禮物。想一想,不如就趁經濟通的大日子,我們一同來分享這份心意!

 

  老實說,我的30歲並沒有很順遂,當時正因家父病逝,我辭掉了工作留在家裏陪伴母親;整整一年,我都在哀痛莫名和省吃省喝的低氣壓之中度過。可幸的是,我當時找到了這一本書——《31歲又怎樣》,作者是已故的直木獎得主山本文緒女士,吸引我的是這一句:「為了遇見31歲更好的妳而寫」。我問自己,來年真的可以變好嗎?

 

我,31歲。

還在猶豫自己究竟是「只有31歲」,還是「已經31歲」。

明明知道「該成熟一點」、「該找個穩定的工作」、「感情也該定下來了」。

可是我一點也不想做決定,31歲又怎樣?

 

  讀到這段簡介,也讓我原地呆住。的確,世界逼使我們成長,到某個歲數若沒有穩定的工作和戀情,人就不淡定了。書裏記載了31個發生於31歲的故事,當中包含了戀愛、工作、婚姻、外遇、家庭、人事,穿插於不同情緒和心理狀態,例如幸福、逃避、妒忌、害怕、無奈等等。當我們以為自己「只有31歲」,似乎尚有任性的資格,旁人卻提醒你「已經31歲」,做任何事情都不可再如此莽撞。

 

  我尤其喜歡書裏一個名為《孤僻》的故事。在大企業上班的31歲女子,每日逼不得己要跟同事打交道,但性格愈來愈孤僻的她寧願戴上耳塞工作,甚至推卻所有無謂的社交,決心斬斷與她無關的一切。

 

  「不喜歡就不喜歡,我從來不曾祈求別人的諒解,我也不是靠大家生活。我只在覺得好笑的時候發笑。想到這個世界這麼簡單,我笑得合不攏嘴。」

 

  是你的寫照嗎?小時候不敢離群,彷彿有同伴才有安全感;到某個年紀,我們竟然開始有了社交潔癖,漸漸想從不必要的人際關係之中抽離。話雖如此,到圈子愈縮愈小,我們心底裏還是有一點不安,反問自己是不是太過孤僻,這樣下去都怕要變成孤獨老人了。

 

  也許《孤僻》只想讓我們反思隨心做自己的可能性,不管你懂或不懂。

 

  《三十一歲》是非常貼題的一個故事。男生的爸爸於49歲時第三度結婚,與先前兩次同樣,娶的女人剛好都是31歲,他問老爸這是故意還是巧合?「你們不覺得三十出頭的女人很棒嗎?漸漸有了主見,做事也果斷,這個年紀既可以重新開始,也可以站在起點上。」老爸真有見地。

 

  人們總說「30歲後時間溜得特別快」,雖然偏離科學,但某程度上我也頗同意這個說法。當我們想做的事情特別多,自然覺得時間不夠用,連同累積而來的閱歷、自信也會讓人閃閃發亮。

 

  無論30歲過得順不順遂,我們也有權利去盼望遇見更好的自己。

 

  31個故事,難以逐一分享,所以我才喜歡把這本書作為朋友們30歲的小禮物,願經濟通和讀者們都能擁有充實難忘的一年。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