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8-01-24

10年前後 投資態度大不同

  10年前10年後,港股資金結構大不同,最來得顯著是,升市結構及韻律截然不同。以往大牛市,投資者因為高追回報,股票組合每下愈況,是否稍後再次出現,或者是個關鍵。

 

  10年前,接聽散戶來電,查詢的股票,十居其九是當炒細價股,惟近年來電發問涉及的股份,印象之中,半數以上都是50隻成分股的其中10隻左右而已。散戶投資者鍾情大價股,會否增加了市場持貨能力,這點反而更為有趣。

 

  10年前環球市場沒有那麼多錢、10年前沒有可量度的北水、10年前亦沒有新經濟股的冒起。下半年起,大批相關股份會進駐香港,它們很多有盈利、有概念,更重要是估值極高,如果市況沒有太大變化,新經濟股的愈受歡迎,就愈會拉高港股估值,現在說港股便宜,下半年情況可能是兩樣。

 

  港股從來是個橋樑角色而已,股市在香港,但話語權及資金,都不是我們作主。股市的確升了不少,誘惑亦愈來愈大,信息爆炸年代,意見愈接收得多,愈容易做錯決定。既然投資是個人行為,關乎本身的財富,入市或加碼,說到底關鍵是相信及忠於個人決定吧。

 

轉載自: 晴報

【6月限時優惠】 送價值$175維柏健明目藍莓精華36:1► 火速行動

更多留給囝囝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