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04-16

對內地朋友投資港股的忠告

  近期港股火熱,吸引了不少內地股市新手進場。不過,朋友們,你們知道港股離奇古怪的一面嗎?

 

  前幾天,筆者與一位內地朋友聊天,特別是談到近日追高港股的投資者,在4月14日吃了一記悶棍。香港股指連漲8個交易日後終現回調,雖然不少人認為,這是暴升後的正常調整。但是,電視台宣佈於下周重播劇集《大時代》,令到「秋官效應」陰霾在市場上再次不脛而走,翌日港股就出現大跌,中小型股跌得更厲害。

 

  「秋官效應」對剛剛涉足港股的投資者而言可謂是「黑天鵝」事件,除了「秋官效應」以外,港股的中小型股還會面臨著哪些風險? 由於香港沽空比較便利,不少香港中小型股都曾成為了沽空機構的目標,與此同時,這類型港股上市企業更常陷入「財務造假」的風波。上市公司遭遇「黑天鵝」事件之後,跌幅遠比A股上市公司嚴重。

 

  首先談談「秋官效應」,1992年10月,香港播放由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大時代》,他扮演的角色名為「丁蟹」,丁蟹經常在證券市場的熊市中借著拋空恒生指數期貨而獲取暴利。播映期間,碰巧港股暴跌,投資者損失慘重。自此,「秋官效應」(又稱為「丁蟹效應」)成為香港證券市場的一個奇特現象。

 

  有券商早於11年前發佈研究報告稱,由1992至2003年間,9套鄭少秋有演出的劇集播出期間,港股的確是普遍下行。劇集由播出至完結,其間恒指平均下跌4.1%,而劇集播出期間,恒指最大的跌幅,平均可達12.2%,其中最經典的《大時代》播出期間,恒生指數最多曾跌20%。

 

  不過,也有人說在「秋官效應」中發現機會。「秋官效應」在劇集播映至中段或2/3,其效應已減少,至結束時效力幾乎消失,恒指在見底後3個月內,會回升15%,即在低位入市可獲不俗回報。

 

  「秋官效應」是屬於「自我應驗預言」的一種,由於部分投資者相信這特殊股壇現象,深怕相關效應必定靈驗,從而導致他們手中的證券投資將會下挫,於是部分投資者便進行非理性的減倉,使證券市場出現暴跌。

 

  由於不少人認為「秋官效應」確有其事,或許也就有一些用心不良的投機分子利用市場弱點,在相關期間中以「秋官效應」作為引爆點而人為推倒大市。從科學分析,當今社會財經理論並無客觀的證據顯示「秋官效應」能左右到主流投資界的選擇或偏好。

 

  談完「秋官」,我們就談談沽空。對於港股中小型股而言,更大的風險在於公司被沽空機構盯上。A股一些公司遭遇到負面消息,短時間就可以反彈,港股市場對負面消息甚為敏感,股價甚至會被「腰斬」。

 

  香港不少上市公司遭遇沽空機構發表報告「唱空」後,或者遭遇媒體曝光產品或者財務數據問題,儘管都會馬上發出公告逐條反擊,但股價多數都一蹶不振,之後屢創新低,有部分公司甚至最終退市。

 

  相比之下,內地上市企業「扇貝不見了」的獐子島經歷過三天短暫下跌後,股價迅速反彈,遭遇這種意外事件,A股的投資者要幸運得多了。香港不少上市公司對沽空機構的反擊往往不足以讓投資者信服,加上在香港沽空比A股更加容易,股份若被這些機構盯上,簡直會成爲災難的開始。

 

  這些都是內地投資者新手需要關注的香港市場特徵。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火速行動

更多中環人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