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6-03-10

大宗商品迴光返照?還是徹底反彈?

  近幾年,筆者有不少朋友炒賣大宗商品導致傾家蕩產,大宗商品市場在過去幾年傷透投資者的心,早前筆者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訪問,談到商品價格,其後幾篇報導,內容還是挺有意思的。

 

  2016年第一季度,儘管大市依然比較弱勢,但大宗商品終於神氣了起來,3月7日有色板塊再次領漲A股,對大宗商品而言這到底是迴光返照還是徹底的反轉?2014年到2015年的大牛市當中,因為缺乏實體經濟基本面的支援,大宗商品相關企業並沒有沾上太多光,不過到了2016年第一季度,儘管大盤依然比較弱勢,但大宗商品終於神氣了起來,在本周初內地有色板塊再次領漲A股,對大宗商品而言這到底是迴光返照還是徹底的反轉?

 

  關於第一季度商品價格上升的原因,不少朋友認為是年初補庫存因素導致,基本面需求因素方面並未有改變,多數賣方分析師取態也比較謹慎,3月以後對週期股來說將進入一個「去偽存真」的階段。

 

  近日大宗商品有比較明顯上升,全球資本市場相對穩定,這有3月底季度結算的問題,目前原油價格沒到趨勢性復甦的階段,要到下半年才比較明確,中國經濟有很多不明朗因素;未來對大宗商品而言,資金流的影響、美國利率影響、市場需求復並沒有看到,不要太指望這次上升有持續性可言,未來能否等到真正的需求拉動復甦,可能需要一兩個季度的觀察。

 

  A股市場的機構投資者,資金總是傾向於去尋找阻力最小,最具彈性的方向,這種方向可能會由於市場的賺錢效應而階段性進一步強化。綜合考慮早前配置比例低、供給側改革預期催化、業績與估值彈性大等因素,強週期品無疑是阻力最小、彈性最大的品種。

 

  在去產能方面,其實產能並沒有真正的被消滅,一旦價格漲到生產者心動的程度,那供給再次恢復到「過剩狀態」的時間會非常短。3月以後很多週期品將陸續進入正常旺季,一方面需求端會有回升,但另一方面供給端也會開始復工,接下來供應回升的速度也越快,大宗商品繼續漲價的動力也將愈來弱。只有那些供給端真正面臨擴張瓶頸的週期品,才能在進入旺季之後,繼續享受持續的提價,故此3月以後對週期股來說將進入一個去偽存真的階段。

 

  不過,市場總是在一片瘋狂之後沉寂下來,這對近期有色、煤炭、鋼鐵等供給側概念板塊尤其如此。昨日A股開盤,受到隔夜外盤商品價格集體大跌影響,煤炭、有色等資源類股遭受重挫,在上述板塊領跌拖累下,A股也大幅下挫。

 

  到底商品價格和供給側概念未來走勢如何,去產能的供給側改革進程是關鍵所在,也要視乎全球央行政策。短期內大宗商品漲幅較大,面臨了回吐壓力。

 

  商品價格重挫,中國出口資料不理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使得外資趁機做空商品,未來也要關注全球經濟和央行政策。從去產能的情況來看,市場預期中國去產能使得價格上升,在之前資金提前炒作,市場也期待小企業逐步停產,大企業逐步合併重組的確使得大宗商品有比較明顯的上升,長遠來說,去產能對上述板塊是利好;但現在市場期望有所退潮,到底去產能和供給側改革執行的如何,也要繼續觀察。

 

  大宗商品短期受補庫存需求和中國穩增長預期反彈,但缺乏基本面支撐。前兩個月出口增速大幅低於預期,外部經濟環境的復甦程度可能並不如預期中強,值得警惕。進口增速降幅收窄,商品價格企穩是主因。2月PMI數據顯示,企業原材料庫存去化速度有所放緩,但採購量卻加速下滑,結合新訂單和生產指數也在下降,說明原材料庫存改善的主因還是需求不振導致生產低迷,內需並沒有實質性改善,企業庫存週期還遠沒到進入補庫存的程度。在此背景下,2月部分大宗商品的進口量和價格出現邊際改善,使進口增速降幅出現收窄,更多是一種基於預期的、由投機主導的反彈,未來會出現反復。

 

  目前煤炭等行業尚未出現讓人興奮的去產能,產能過剩行業的大型優質國企沒有主動去產能訴求,更多是期望政府主動關停一些不規範的中小企業。故此,大宗商品市場未來依然存在動盪。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中環人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