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12-04

勇於辭職才能體現民主精神

  台灣今屆的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別稱「九合一選舉」,於11月29日舉行。這是馬英九在2012年連任總統後的首場地方選舉,可作為其日後政治發展的指標。今屆選舉更是台灣政治史上最大規模的地方選舉,所選出的公職超過一萬一千多人。

 

  選舉結果,國民黨長期執政的台北、桃園和台中等3個直轄市,以及基隆、新竹、嘉義、彰化、澎湖和金門等6個縣市皆宣告失守; 另一方面,民進黨則一舉囊括桃園和中2個直轄市,以及基隆、嘉義、新竹、彰化和澎湖等5個縣市。泛藍陣營和泛綠陣營的版圖大調換,可說是對馬英九政府投下反對票,有媒體甚至形容這是國民黨「徐蚌會戰」式的大敗。

 

  開票結束後,行政院院長江宜樺隨即宣布辭職,要負起政治責任,而翌日跟著有81名政務官請辭。至於兼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總統,則於12月3日的國民黨中常會上宣布辭去黨主席一職。

 

  馬英九曾是國民黨的政治明星,他在1981年踏入政壇,90年代台灣賄選風氣猖獗,他出任法務部部長,為端正選風,強力查賄,查察對象不分藍綠。1998年他參加台北市長選舉,以51.13%的得票率當選 (陳水扁得票率只得45.91%)。2002年馬英九以64.11%得票率連任,是迄今得票率最高的台北市長。2008年他以58.45%的得票率當選為台灣第十二任總統,2012年成功連任。

 

  今次「九合一」選舉,可說是對馬英九的「中期考」,相信會影響台灣2016年的總統大選。選舉結果如同政治地震,令國民黨遭受「滑鐵盧」,同時也反映馬英九的施政不得人心。事實上,選前民調已顯示,國民黨會面臨不利的選舉結果。選舉何故令國民黨大敗?這其中有不同的揣測。

 

  最普遍的分析,是國民黨敗選要歸因於台灣的經濟成長緩慢及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另一種分析,則涉及兩岸關係。在民進黨眼中,馬英九的施政是過度親中,而國民黨則認為,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台灣需要與大陸有良好關係來振興台灣疲弱的經濟。

 

  2010年馬英九從中台的大三通簽訂的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目的欲強化兩岸間的經濟整合與人文交流,但同時也造成台灣的GDP有40%依靠中國。到了今年2月舉行的兩岸分裂65年來首次的政府官員會談,也令馬英九被懷疑想凖備搞兩岸統一。 

 

  今年3月,台灣學生為反對政府片面促進兩岸服貿協議的制定,攻佔立法院並展開長達20多天的靜坐示威;而半年後香港的青年學生也在要求「真普選」香港特首的旗幟下走上街頭抗爭之路,而中國當局對香港學生「公民抗命」的絲毫不讓,會否令灣民眾有「今日香港,明日灣」的擔憂,因而不再支持有親中傾向的國民黨?

 

  無論如何,這些揣測的真真假假,已不重要。灣已是一個有民主選舉的社會,執政黨和在野的反對黨相互角力,而作為一個民選的政府,要向選民問責,選舉時的選票多寡,正好說明執政的政府是否獲得民心。不得民心,問責失敗的政府及其領導人,理應辭職。勇於辭職,才能體現民主精神,若是戀棧權位而不擇手段,就變成一個獨裁政體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本港水費近30年不變,水務署表示有需要調整,以改善經營狀況,你認為加水費可否接受?► 立即投票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