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6-20

iOS 7大變身 背後的意圖

  由初代iPhone進化到iPhone 5,手機的外形設計已經歷多次變革,惟其作業系統iOS介面風格始終如一。不過,在上周舉行的蘋果開發者年會,卻忽然宣布《iOS 7》介面風格會作出180度的轉變:由原本的「擬物化」,變為「扁平化(Flatten)」。引來不少果粉疾呼:「太醜樣了!」到底蘋果今次葫蘆裏賣甚麼藥呢?

 

蘋果總裁庫克推出iOS 7,被指似足Android。

 

  「擬物化」即是介面的背景及圖示設計,仿照現實生活中相關物件的外形和質感,非常注重細節,力求精巧。譬如《iOS 6》的《備忘錄》,介面背景是仿羊皮紙,字體則是模擬墨水筆在羊皮紙上的書寫效果。至於「扁平化」設計取向卻完全相反,講求簡約,徹底摒棄漸變、陰影、高光等模擬真實世界的視覺效果,務求營造一個看上去非常「平面」的介面。因此,《iOS 7》的《備忘錄》,仿羊皮紙質感的介面背景被完全去掉了,變作簡單的背景顏色;字體亦由仿人手的書寫效果,變換為機械輸入的打字效果。

 

新設計師新作風 為iPhone 6部署

 

  正因為《iOS 7》介面去掉精巧細節,所以果粉認為此舉推低了介面品質感,令整體觀感比以前差得多。究竟蘋果為何如此大膽?表面主要原因是,iOS的總設計師換了人:原本iOS負責人Scott Fostall正是「擬物化」風格支持者,他離職後走馬上任的Jonathan Ive,則是「扁平化」設計擁護者。新人事新作風,推翻前朝經營多年來的設計布局,打造全新風格的產品,也屬人之常情。

 

  不過,事情或有更深層動機。在手機平台,扁平化設計的最大好處是能讓圖示做得更大,方便配搭畫面尺寸更大、解像度更高的屏幕。因此,蘋果將《iOS 7》介面推向扁平化,或是要配合之後推出、將裝配4.8吋屏幕的iPhone 6,以收窄跟對手的規格差距(Samsung Galaxy S4具備五吋屏幕)。事實上,簡約而扁平化的介面設計,就算將屏幕尺寸加大,看上去也不易見到有瑕疵;日後廠方如要推出更大屏幕機種,OS介面的改動或修補可省去不少工夫。故《Android OS》及《Windows Phone 8》的介面早已採用扁平化設計。

 

  iPhone和iOS昔日是智能手機的潮流領導者,及手機廠及App開發者的頭號參考對象;如今他們卻是跟隨者,只懂得追隨市場主流趨勢。這或者就是前任總裁喬布斯與接班人庫克的高低之別。

 

轉載自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IT戰國誌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