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6-29

曾梵志《面具系列 No. 3》

 

曾梵志《面具系列 No. 3》
油彩 畫布
1997年作
估價:500-700萬港元
成交價:2026萬港元
拍賣機構:香港佳士得
2011年5月28日


  在中國的畫家群體中,很少人能如曾梵志一樣以其藝術經歷的廣闊和豐富為傲。曾梵志從早期創作開始便以率真的情緒表現直觀的心理內涵,以及精到的表現主義技巧而聞名。曾梵志自九十年代初遷居到北京這個大都會之後,浸淫和感悟於浮躁的環境中,藝術風格迅速轉型。具有開創性的「面具」系列作品表達的,是藝術家主體存在的焦慮.和他以冷嘲性的手法處理現代都市生活的浮誇和故作姿態。

 

  曾梵志的表現主義手法有別於傳統的用途。他對那些粗獷、展露的肌體,以至不成比例的大手,並非為了純粹表達情緒,而是與其人物的膚淺外表唱反調,以反諷暗喻失落的自我和受壓抑的自我實現。

 

  隨著時間推移,這個系列的主題和風格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早期的面具系列繪畫僅僅關注受抑制的焦慮感,或者是因無法跨越人際鴻溝而倍受折磨的人們。在這幅作品中,曾梵志塑造一個年輕人的形象,他衣冠楚楚,似乎身處成功之巔。他手持玫瑰,面向觀者,懇切哀求。衣著光鮮的他,容貌被一張神秘莫測的面具遮蔽。畫家對面具周邊或是大手的肌膚細節處理,都加上了心理活動的注解。肌膚是粗糙,震顫並且腫脹的,仿若一道宣洩的出口,把壓抑的情感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釋放。

 

  作品的背景是刻意地營造為人工化,海邊的場景是平板的,並配上明顯人工化色調,讓人想起作為供拍攝旅遊照片用的虛假背景。花花公子般的裝束和壯觀的地平線突出了畫作的幻想成分。就此而言,這是一種渴望自我表達的幻象,突出了畫家對於矛盾理解的轉變和身處那個年代的困苦。這個面具雖然阻礙了我們接觸人物的真實面容,卻恰好隱喻了人物的心理狀態:冷漠,疏遠。嘴巴被塗成鮮紅,而那早已不是心靈窗戶的眼睛,已經成了空洞莫測的小黑珠子。

 

  藝術家的早期作品強調在愈來愈膚淺的社會世界裏,溝通變得愈發艱難,而這裏卻無情地指向一人。藝術家似乎已經全然摒棄談及人際關係的危機,而是在描繪一個成功光輝的都市人所面臨的挑戰。在曾梵志的手中靈感自生自滅,為畫中人提供了永恆的抗爭空間,去跨越主觀臆想的、理想化的自身,與周遭感知之間的鴻溝。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京港滬港高鐵動臥首發運行,「夕發朝至」模式讓車程縮短近半,你會否考慮乘搭?► 立即投票

更多藝術投資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