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6-20

曾梵志《自畫像》

 

 曾梵志《自畫像》
油彩畫布1996年作
估價:2500-3000萬港元
成交價:3762萬港元
拍賣機構:香港佳士得
2011年5月28日

 

  曾梵志繪畫了全身的自畫像,除去面具,五官一覽無遺。他輕鬆地站著,身穿藍色寬鬆汗衫、紅圍巾、打開了的長身風衣,一隻手放在一邊,另一隻手的拇指插在褲子口袋裏。曾梵志的紅圍巾有多種意義。他早期創作深受貝克曼影響,而紅圍巾亦出現於 貝克曼1917著名的自畫像;與此同時,文化大革命時代裏(1966-1976年),紅圍巾代表精英分子紅衛兵的成員。就曾梵志而言,紅圍巾暗示內心深處被排擠於外的感覺。

 
  曾梵志的自畫像不單呈現其藝術觀與前人的相似之處,哲學上亦與前人相同。他在創作生涯所探討的,就是巨大而快速的社會及文化轉變帶給他的焦慮。自畫像創作於「面具」系列的盛期,其中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為了表現自我,而除去了面具。

 

  面具具有實質與比喻的意義,象徵個人失去對其他人表現自我的能力,除去面具不一定影響他所揭示的性格。反之,此自畫像與概念攝影師雪曼的作品相似,她利用自己的形象同時去表現內在與外在 的自我,觀者看到的並非她內在的心理,或者她「真正的自己」,而是她利用衣飾、構圖選擇、象徵與表面的特質與關聯,所構成的身分。

 

  畫中的曾梵志面無表情, 嘴唇閉緊,眉頭緊縮,充滿疑問的樣子,警惕地定睛看著地平線。他的頭髮梳理整齊,這幅畫作裏的他就像是都市浪人,時尚的藍色汗衫配以紅圍巾,輕鬆的姿勢,表示他帶諷刺意味的抽離。過大的手部及頭部則暗示他因為顯露自己的情感,而感到惶恐不安,但這並非背景上日記體題字所帶出的意思。與任熊不同,曾梵志的題字模糊不清,並非用以描述其想法。曾梵志表現內在的方法,自我了解的幻像,甚至是他的自我表現,實為表現疏離孤獨的另一種手法。

 

  東西方的畫像及自畫像歷史悠久,變化多樣,曾梵志這幅出色的自畫像作品,充分表現他是一位自我意識強烈的藝術家。此畫風格獨特,富於諷刺味道。以技巧、用色、象徵去表現,可見曾梵志的藝術創作成熟,了解自己脆弱及英雄的特質,清楚自己的出身、歷史中的位置、藝術史,以及他該世代人的時代精神。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藝術投資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