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6-03

美國夢在中國

  這一段時間,筆者的微博不斷被兩部電影洗版,這兩部電影可謂近來最熱門的話題,其中一部是趙薇導演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部是陳可辛導演的《中國合伙人》。


  這兩部電影引起大家熱議,是因其激發不少人的共鳴,不論70後、80後甚至90後,都能在電影裏找到自己的影子。有的感慨青春小鳥一去不復返,有的想起校園青澀初戀,有的曬出當年宿舍合照……青春、愛情、友情就是永不過時的話題。


  筆者也湊熱鬧一口氣看了這兩部與青春有關的電影,說實話,《致青春》裏的愛情太肆意,倒是陳可辛的《中國合伙人》更能打動我心。

 

 


  《合伙人》以內地著名教育培訓機構「新東方」的故事為藍本,講述三個人的兄弟情和創業史。成東青(原型是俞敏洪),經歷一次次高考失敗終考入燕京大學(北大),雖懷有美國夢,卻被拒簽n次,又因私自授課被學校開除教職。走投無路之際,他無意中發現自己講笑話的授課方式深得學生喜歡,決定自開補習班教授英語。

 

  創業初期,他甚麼方法都試過,提著小桶滿街刷小廣告招生、為省租金在廢棄工廠辦班,為一批批的中國學生補習英語,成功將他們送到美國。但諷刺的是,他自己一次美國都沒去過。小有名氣後,成東青更邀請兩個鐵哥們,也就是當年讓他這個農村小子萌發出國念頭的兄弟合夥,組成三劍客,一拳一腳將「新夢想」(新東方)打造成中國第一教育股,在納斯達克上了市,將中國夢變成美國夢。


  電影片名叫American dream in China,即「美國夢在中國」,恰如其分,新東方之所以能成功,不僅是教英語,更靠賣夢想。以新東方在內地的影響力略略推算,恐怕內地高校有出國夢的學生,幾乎都參加過新東方培訓班,筆者也是其中之一。當年新東方還沒有現在如此大的規模,分校也尚無遍佈全國,為了攻克IELTS、TOFEL、GRE、GMAT等出國必備考試,全國各地的學生們在寒暑假期間或單槍匹馬,或結伴同行地前往北京,在高校附近居民樓內租一個床位,朝八晚五返工一樣地去聽500多人的大課,一聽就是十幾天。


  參加新東方的培訓,感觸最深的便是自嘲式幽默教學法,這點倒頗得英美人真傳。不論參加甚麼班,總有一節課,創始人俞敏洪會帶著新東方三劍客中的另外兩人(王強,徐小平)親自來到教室,講他那一段連草稿都不用打的failure故事。背單詞背到頭暈時,聽著失敗者講夢想、聽「土鱉」校長講出國,真是特別受用,似乎再難啃的單詞都不是問題。


  新東方的其他老師,也常在課堂上「以下犯上」,拿俞敏洪的故事調侃。初次接觸,深感新鮮,內地教育系統論資排輩風氣十足,有哪個老師敢拿校長開涮,只爲博學生一笑呢?而在新東方,校長不僅不介意,還非常鼓勵大家唱反調。雖然聽了幾次之後,筆者差不多都能把那幾個經典段子倒背如流,但那個「從絕望中尋找希望」的故事,竟百聽不厭,而且每次聽後心中都有一團火,或許這個就是夢想的力量吧。

 

  現在回想起來,曾經那段背單詞啃「紅寶書」的日子,仍是富有激情的一段時光。雖說筆者沒有去美國,美國夢也變成在香港打拼,但看這部鹹魚翻身的電影又將夢想和青春溫習了一遍,也是某種紀念吧。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火速行動

更多羅湖橋兩邊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